文 / 陶西平
引领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
文 / 陶西平
开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全面发展的人”。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指出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必须承认和确立人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性,即自主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另一内涵,即人的社会性。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和实践活动的理解出发,强调文化所具有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并将其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这揭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又一内涵,即人的文化性。因此,基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内涵与本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在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凝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自主发展主要是指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文化基础指的是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承接了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整合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这三个方面虽有差异,但相辅相成、密切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其指向是全面发展的人。这三者构成的系统,细致地解读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了落实的具体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科学方法、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遴选出的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和期待,其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优秀成果。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具体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彰显了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相比,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把国家认同作为基本要点,突出了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中国特色鲜明的素养。二是体现了时代特征。提出了具有工程思维,适应“互联网+”趋势,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时代特色鲜明、反映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素养。三是强调了整体要求。系统体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素养内涵界定坚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有机统一,每种素养既具有品格属性,也具有能力特征。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以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有利于系统全面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刻理解“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引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创新,必将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细化,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面向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育人目标,必须具备鲜明的实践品格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确保核心素养易于被教育工作者理解,研究团队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如,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而国家认同这一基本要点的主要表现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等。需要指出的是,对核心素养基本要点和主要表现进行描述,并不是将核心素养固化为封闭的体系。一线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对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丰富和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框架构建、素养遴选和表现描述中坚持创新,尝试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做出深入回答,切实增强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性,是引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创新。核心素养的发布,将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