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斌
★教育研究★
教研员指导集体备课活动的措施初探
熊斌
备课的质量决定着授课的质量。备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单个行为,更应是一个群体的行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提升备课的质量,为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研组是重要平台,教研组长是引领者,组内各教师是关键。教研员作为新课程问题的研究者、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教研的合作者和校本教研的引领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好教研组长搞好教研组的组织和建设工作,以充分发挥教研组研、教功能,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推动教研工作积极、有效开展。本文主要就政治教研员如何指导高中教研组长有效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的原则、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探。
政治教研员;高中教研组长;集体备课活动;措施初探
【Abstract】The quality of lesson preparation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quality. Lesson preparation is not an individual action but a collective action, so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is advantageou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sson prepa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the chief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who is a researcher of new problems as well as a guide of lesson preparation. The paper endeavors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how chief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guides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Key words】Instructor of Politics; chief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measures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备课”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和因素。备课的质量决定着授课的质量。它是一个教师对一堂课的设计蓝图,彰显着这名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个性特质、综合素质及对课堂的掌控力。现行我们教师的备课多数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备课时教师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与合作。这样禁锢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影响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其实,备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单个行为,更应是一个群体的行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提升备课的质量,为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研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研组是同学科教师共同教研、沟通交流、相互切磋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备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领头羊”,在教研组的管理与建设,活动的组织与实现上起着关键作用。其思想观念、组织能力、领导水平、教研技能等对本学科发展的维度、学科教研的深度和广度、新课改践行的力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程度等方面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1]因此,如何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有效组织教研组活动,构建好这一教研、交流的重要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研员作为新课程问题的研究者、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教研的合作者和校本教研的引领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好教研组长搞好教研组的组织和建设工作,以充分发挥教研组研、教功能,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推动教研工作积极、有效开展。[2]
鉴于此,我们进行政治教研员指导高中教研组长有效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的措施初探,目的在于五个方面:其一,充分发挥政治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增强其对本学科教研教学工作的指导能力。其二,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策略,以顺利开展备课活动。其三,进一步发展政治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学术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个人能力,以有效组织教研组工作。其五,提升政治教研组整体教研、教育教学水平,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其六,强化政治教师教研意识和文化素养,以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组织要以教师的具体实际为前提,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
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实际,了解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矛盾,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学校的客观情况、组内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等,寻求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之策,进而促使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升教学水平。
(二)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计划,最终都要付诸于实践。这些实践不仅是指对理论和计划的执行和落实,同时包括了对各种行为方案的调整转变、更新改善。因此,教研组活动不能是“纸上谈兵”,更应落到实处。
(三)反思性
课堂是灵活的,教师是有差异的,学生是个性化的。这就意味着,教研组长要注重对各种行为实践进行反思。而这里的反思主体不仅包括了教研组长个人,也包括了整个教研组的所有教师。不同的是,前者更多的是处于指导者的地位。至于反思的内容,可以涉及到教育教学及教研组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思想、理念、方法、技巧等。
(四)针对性
教研组长根据教师群体中个体的教学层次水平、年龄特征、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发展。
(五)制度性
要促使教研组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推动教研活动稳定高效地进行,就需要制度的支撑与保障。教研组应建立科学的集体备课机制。
(一)指导教研组长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教研组是教师发展的阵地,是教师锻造教学能力的平台,作为教研组的领导者,其思想观念、组织能力、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等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研组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程度,影响到组内各个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程度,甚至还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发展轨迹。因此,教研员应敦促教研组长注意自身素养的提升,帮助其:第一,树立责任意识。能尽心尽责做好“领头羊”,积极主动地开展教研组活动;第二,提升学术力。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准确解答教师生成性问题,科学总结教师不同见解;第三,增强凝聚力。能以伙伴的身份深入组内成员之间,倾听他们的困惑和苦恼,与他们共鸣、共思、共进步,在团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建设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优秀团队;第四,锻造组织力。能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做好本学科内不同教学实践的协调工作,从而促使教研组活动有序进行;第五,具有亲和力。能够加深组内成员对自己的信赖和情感,从而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实施。[3]
(二)指导教研组建立并完善集体备课机制
为了加强同组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教研员应指导教研组长在组内建立并完善共同备课机制。机制建立应适时与学校各部门沟通、配合,应与学校的鼓励、评价机制相一致,符合本学科、本组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能对组内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量化管理。
(三)指导教研组制定规范完善的备课流程
教研组长可以通过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制定并完善备课流程。实践证明,“个体分备——集体研讨——修正改进——重点跟踪——反思完善”的备课流程是一套高效的备课程序。[4]在该流程中,每一个具体步骤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体说明如下:
1.个体分备
个体分备是指教师个人在教研组长预先制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充足的钻研和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熟练驾驭教材,对教材进行主干——点——面的深入研究。熟练掌握知识的结构脉络,考点、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及知识的内部关联性。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设计出具有独到之处的教学方案,以便与其他教师进行学习交流、资源共享。
2.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指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围绕某个既定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以“说课”的方式对自己的备课方案进行阐述,同时将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讨。取他人所长,补己身所短,借以制定更科学、完善、有效的备课方案。
3.修正方案
这一步骤依然是在集体研讨阶段进行的。要求通过交流商榷,实现教学目标、重难点、进度、作业的统一。期间,每一位组内成员应依据集体讨论所达到的共识及时修正自己的具体教学方案。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在集体研讨中,当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时,其余教师不能只听不思,只思不言,而是应在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畅所欲言,及时进行观点补充,以进一步充实、改善教学方案。同时在做到相应统一时,还应注意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重点跟踪
一般而言,教学方案通过教研组的共同研讨就已经被设计出来了,然而,其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因此,组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跟踪听课的方式实施检验,这对于教学方案的落实、完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要检验教学方案的可行性,还可以通过组内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来进行,而相互听课正是一种绝佳的途径。通过相互听课,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案的不足和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从而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5.反思完善
该阶段的实施主要是在授课之后,要求组内每位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施教情况出发,对教学中的优缺点作出认真而深刻的反思,并在教学后写出授课后札记,以供在下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共同分享。
(四)指导教研组学习,促进本组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教研员应时常指导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有目的、有规划地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组长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譬如:可以引导教师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进行自学,也可以向教师推荐一些优秀教学视频让其自主学习,还可以组织组内教师观摩一些教师的优质课并集体评课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们能够学习到一些与时俱进的现代教学理念,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技巧,从而使其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等都得到革新和发展,这对提高其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要求组内老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五)指导教研组长在备课方法上进行专业恰当的引导
要想顺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效实现教学活动,听了几节课、反思了多少字等并不能产生多大积极的影响,反而是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研员应指导教研组长注重在备课方法上对本组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如果教研组长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自己指导。第二,请组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指导。第三,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指导时可以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策略、程序、技巧、薄弱点等方面展开,当然,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追求实效性和规范性。
(六)指导教研组长组织课题研究,形成教研成果,加强教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因而教研员应积极指导教研组长注意针对某一个或多个教学课题展开研究。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式进行:其一,向教研组长推荐教研部门拟定的课题。其二,交换应用不同学校的课题成果,并对其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完善。其三,自主开发课题,自主实施课题研究。
此外,还应指导教研组长对日常教研组活动的组织经验积极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组内各成员共同将其完善并汇编成资料,形成教研结果。
(七)指导教研组长注重对新教师的培养和对“薄弱”教师的帮助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在组内实行“集体诊断”、“师徒结对”的活动,帮助、指引新教师学习、吸取其他老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帮助其快速融入自己的岗位角色。同时,对组内那些相对“薄弱”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扶,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以促进整个政治教研组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八)指导教研组长重视“组风”建设
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并非是一致的,其中会存在一些缺乏上进心、做事有耐心却能力不足、经验丰富却行为懒散等情况,这对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若要使集体备课工作顺利开展,组长应当注重“组风”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注重纪律性、计划性。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纪律的约束,教研组长应创新管理方法,激发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其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组活动。另外,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作出合理的安排,决不能事到临头,匆匆应付。
其二,正确定位,以身作则,学会沟通。教研组长应给予自己正确定位,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同组教师的同伴,大家沟通的桥梁。因而,每一次教研组活动组长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经常和组内成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以更好有效地引领教研组工作。
其三,积极反思,追求研究思路的正确性。教研组长要明白反思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善于反思、积极反思是把握各种备课活动的正确思路,研究备课活动实现有效策略的重要途径。
其四,勤于观察,及时总结。教研组长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对自己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及时给予记录。同时,在此基础上细心研究、总结,以便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其五,保持平稳的心态。这有助于教研组长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失败,有助于其尊重、关注组内每一位教师并对其发展给予真诚的帮助。
[1]王惠英. 思考3:教研组长在教研组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J].现代教学, 2007年第7期,p26-26
[2]闫霞. 直面挑战,明确定位,积极转变——新时期对教研员工作的新思考[C].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2013年
[3]姬惠光. 地理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 2015年第5期,p71-73
[4]张小皖、张冬霞、武宇清等. 相关讨论:如何将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J]. 现代教学, 2008年第Z2期,p94-96
[责任编辑:王鹤艳]
On How Chief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Guides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XIONG Bing
熊斌,凉山州教科所。(四川凉山,邮编:615000)
G632.0
A
1674-8824(2016)04-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