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的统一
——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赏析

2016-04-09 12:45重庆庞友海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史观史学史料

重庆 庞友海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的统一
——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赏析

重庆 庞友海

历史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在高考卷中分值最高(25分),是最能反映历史学科特点,检测学生思维层次、学科素养及创新潜质的试题之一。因此,此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命题人员命题水准的检验。2016年全国卷三套题中的第40题,不管考试结果怎样,单从命题技巧来看,是一次值得称道的开创性探索, 即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有机统一的典范。

近十年来,自史观引入高考试题的命制后,拓宽了命题思路,命制出不少经典试题,受到广大师生的较高评价,对中学历史教学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但近两年,命题人员对史观好像有所“疏远”,对史学研究方法表现出特别的偏爱,我正思索是否要改变命题思路,2016年全国卷第40题给人眼前一亮,让人感觉既“大气”又“接地气”、朴实中不乏青春的活力。卷Ⅰ第40题的清代和近代人口问题、卷Ⅱ第40题的世界人口迁移和中国历代移民问题、卷Ⅲ第40题的中外社会救济和福利制度问题等,突出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大气。同时,又都是反映普通百姓的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人感到“接地气”。综观三道题的材料,都属于朴实无华的“大路货”,我问过不少考生,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存在无从下手,可一对答案则产生失落感,只有优秀的学生能考虑较全面,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思维层次和学科素养。从命题技巧看,是社会史观引入高考试题的杰作。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的历史,更是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即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去认识历史。卷Ⅰ的清代中期和近代人口问题,折射出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及人口红利这一热点;卷Ⅱ的全球人口迁移和中国海外移民,属于人口流动史,折射出当今人口流动频繁及各国加大对优秀人才争夺这一世界性现象;卷Ⅲ的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直接体现了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世界性难题。这些内容都彰显时代特点,引领考生把握时代脉搏,让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所特有的“以史为鉴”的功能。

注重史学研究方法的渗透是全国卷第40题又一亮点,下面做简要分析。卷Ⅰ第40题(题略)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原因及其影响。材料提供了从清初到鸦片战争前夕人口膨胀的具体数据,要对膨胀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这涉及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计量史学方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六七十年代扩展到西欧、拉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计量史学方法在中国当代经济史、人口史、社会史、军事史及政治史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它的长处在于“描述性的定性说明变成严格的、定量的精确证明,从而使历史研究大大严格化、科学化和精确化”。材料一提供了人口膨胀的相关史料,要求考生利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涉及因果分析法的运用。从清中期人口膨胀现象推断其影响,涉及历史推论法的运用。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材料二提供了康有为、严复及民国时期缓解人口压力主张的史料,需要考生对史料信息进行准确提炼和概括,涉及历史概述法和历史解释法的综合运用。对近代缓解人口压力主张的简要评价,涉及历史评价法的运用。卷Ⅱ第40题(题略)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材料一提供了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具体数据(史料),需要考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基本趋势),涉及计量史学法和比较法的运用,同时,此问浓缩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属于“做历史”法。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材料一提供了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情况的史料,材料二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移民的方向及具体数据(史料),需要对二则材料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其特点,涉及计量史学法、比较法、历史概述法的综合运用。形成原因的分析需要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论,涉及因果分析法、历史推论法的综合运用。华侨华人在近代史上的贡献,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合理处理和利用,然后根据一定的观点进行评析,涉及历史评价法、历史解释法和历史论证法的综合运用。卷Ⅲ(题略)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材料一摘引了明代法律及清代法律关于社会救济方面规定的史料,材料二摘引了英国“济贫法”的相关内容,要得出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需要对两则材料信息进行比较、鉴别、分析和概括,涉及历史比较法、史料选择法、历史推论法和历史概述法的综合运用。其救济方式的异同,在对材料(史料)全面比较的基础上,要对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提炼、概括,涉及历史比较法、历史推论法、历史解释法的综合运用。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材料二只提供了英国济贫法的史料,没有提供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方面的内容,要准确回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则需考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假设”,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小心地求证”,涉及历史论证法、历史解释法、历史比较法的综合运用。

方法类试题不仅在主观题中呈现,在近年全国卷的客观题中也大量出现,冯一下教授进行过较详细的统计。为什么史学研究方法会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冯教授认为:“方法类试题大量涌现是历史课程和历史高考的方法目标决定的。其次,这是史学界的‘方法热’在高考历史命题中的反映。再次,这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命题者‘反猜题’的战术需要。”大纲明确指出:(高考)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恢复高考30多年来,经历了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近年的素养立意,具体到历史学科,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研究方法是历史素养的具体体现。如何应对目前的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刘芃同志讲过:“高考重视发掘历史的人文和学科功能,与其不遗余力地揣摩考试的东西,不如脚踏实地地搞好历史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给学生以历史学科的根本培养。”我认为这应该成为高三历史教师指导教学的座右铭。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猜你喜欢
史观史学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