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杨德志
简评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共同特点及备考建议
江苏 杨德志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Ⅱ、Ⅲ卷历史试题从宏观上看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障碍少,阅读量适中,难度各异,风格朴实,命题者对《考试大纲》精神贯彻得中规中矩,缺点是创新不足,似乎突出“稳”字。但从微观上看,试题考查内容和学科能力与素养要求方面还是突出了“基础性、学术性、时代性、人文性”等共同特点,具体评析如下:
1.基础性
基础性是指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以《考试大纲》为根本指导,呈现出对历史学科素养各个方面考查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和学科能力要求的基础性。
(1)考查内容的基础性
我们知道《考试大纲》中具体规定的考点范围是历年试题命题的切入点,但由于试题的数量和考试时间的明确限制,就决定了不可能把每一个具体考点都作为试题命题的切入点,往往只能考查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与本质特征并且能够起到统领全局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试题所涉及的考查内容也不例外,如以中国古代史考点为例,Ⅰ卷涉及:宋代君主专制、明代地方政治制度、汉代农业经济、汉代儒学等考点。Ⅱ卷涉及:宗法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宋代农业发展、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等考点。Ⅲ卷涉及:汉代政治、周代青铜器、王羲之书法、明代江南农业发展等考点。又如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Ⅰ卷涉及: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等考点。Ⅱ卷涉及: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建设等考点。Ⅲ卷涉及: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晚清教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时期农村改革等考点。再如以世界古代史考点为例,Ⅰ卷涉及罗马法考点,Ⅱ卷涉及雅典民主政治考点,Ⅲ卷涉及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考点。还有世界近现代史涉及的考点就不一一归纳了。总之,以上列举的这些考点都是主干知识中的核心考点,是我们平时高考教学备考的重点知识,显然试题呈现的内容体现了考点范围的基础性。
(2)学科能力要求的基础性
《考试大纲》中的指导思想规定:“试题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里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掌握、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定个性心理特征,从高到低由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能力、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其中基础性的能力要求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方面的能力,它体现在“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等三个具体方面,是一切历史认识的基础。综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考查能力要求方面特别注重基础性,三卷问题设置几乎无一例外,如选择题方面:Ⅰ卷有8题,Ⅱ卷有7题,Ⅲ卷有7题,这些试题的题眼明显出现了“反映”“表明”“说明”“对此理解”等关键词语,即直接要求考生对题干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正确答案就来源于材料内容。又如主观题方面,Ⅲ卷第40题最为典型:(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问题的关键词语“根据材料概括”,显然问题的答案基本源于材料反映的信息。总之,整个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试题在学科能力考查方面注重基础性的要求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2.学术性
学术性是指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呈现出历史研究的程式和范式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试题载体的学术性 、试题问题范式的学术性、试题答案的学术性。
(1)试题载体的学术性
历史研究是以史料为抓手,是历史工作者进行史实考据、史事理解与解释、历史规律概括、历史意义评价等方面的基础,所以有人说“史学即史料学”“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它在表象体现为“档案材料、古代文献、史家的历史著作、史学论文、一幅画、统计数据、民间歌谣等”,在价值意义通常分为“原始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种文本。综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为了更好地贯彻《考试大纲》中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所以试题内容呈现形式都是以史料文本方式进行的,问题的设计也是以史料为依托的,如以典型“原始史料”为依托的方式有:Ⅰ卷的《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社会契约论》《康有为全集》,Ⅱ卷的《三体石经》《中国移民史》《世界人口》,Ⅲ卷的《论衡》《奏定学堂章程》《中国救荒史》《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等有价值史料。当然,其他试题都是运用“间接史料”。总之,在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中无论是选择题型还是非选择题型、无论是必做题还是选做题,试题的内容呈现都是以史料文本为媒介的,这是试题的一大特色。
(2)试题问题范式的学术性
众所周知,史学范式是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认知和诠释的不同视角和方式,有利于多角度地、全面地、科学地揭示与恢复历史发展的真相,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意义的评价,弥补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当前历史研究有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范式,而历年高考试题命制都非常关注历史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综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也涉及这方面内容,如运用比较史学的方法最为典型的试题是Ⅲ卷第40题,这道题主题涉及“福利制度”问题,问题角度纵横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比较,其二是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之间的比较,显然解决其问题首先要明确比较的对象,然后以有关史料为抓手,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二者进行多角度全面地分析、理解与比较,然后归纳出彼此的共性与差异。总之,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问题解答涉及前沿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科学能力和素养。
(3)试题答案的学术性
历史研究成果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同时历史结论还要受到史料的检验,专业学术论文是历史研究的结晶,是历史学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体现,综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为高校选拔出最优秀的历史学科专业人才。如Ⅰ卷第41题要求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Ⅱ卷第41题要求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Ⅲ卷第41题要求提取一个有关清政府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其实它们的答案就是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显然就是历史专业学术论文要求。
3.时代性
由于《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规定:“在学习内容选择上,要坚持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又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即“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 。因此,历年高考试题有的直接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切入点,也有以相关历史问题作为切入点,一方面考查考生用历史的眼光正确分析现实焦点、热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以相关的史料为抓手,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对历史问题进行构建与认识。当然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考查内容不回避现实的焦点、热点问题,它是以间接方式作为切入点,如Ⅰ卷第40题“清朝人口问题”,第41题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民主问题,Ⅱ卷第40题人口移民问题,第41题中日文化交流问题,Ⅲ卷第40题涉及福利制度问题,第41题清政府对外自开商埠问题,显然它们可以与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日关系、当前关注民生问题和深化对外开放等热点焦点问题相联系。
4.人文性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历史的人,就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发展”,因此,历史学的主题就是人,在历史认识过程中,要有历史人文性,不能仅仅关注人类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的杰出历史人物,更应该关注历史进程中社会普通历史人物日常生活的困苦和艰辛,同情他们人生命运的多舛与不济,理解他们内心思想的困惑与彷徨,他们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2016年新课标全国历史Ⅰ、Ⅱ、Ⅲ卷的考查内容也突出体现了历史的人文性,如以主观题为例,Ⅰ卷第40题“清朝人口问题”,第41题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民主问题,Ⅱ卷第40题人口移民问题,Ⅲ卷第40题涉及福利制度问题等。
1.突出主干知识,做到抓大放小
以《考试说明》规定的具体考点范围为底线,再以近三年高考试题涉及的主干考点知识为抓手, 对考点知识进行研究,依据试题涉及的频率大小排列分类,知道哪些专题考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重要考点,知道哪些专题考点是从来没有涉及的,坚持抓大放小原则,大胆删减那些考题从来没有涉及过的专题考点,突出关注历年涉及的重点主干考点知识,然后再对那些重点主干考点知识进行全面的“深挖取”,力争达到“理解透”的程度,实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的效果。
2.强化研读史料,培养学科能力和素养
《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指出:“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近三年试题呈现上确实也体现了新材料的功效,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不妨运用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也可以筛选经典一手史料,以此为依托,对史料进行抽象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研读,一方面来归纳考点史实的真实内涵,分析历史发展原因、准确评价历史事物。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论据意识,形成论从史出的观念。
3.关注前沿理论和方法,进行多角度认识历史事实
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范式在新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成为新高考一大亮点,不同的史学范式就是研究史学的不同角度,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多棱镜,可以五光十色,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可以从不同的史学范式角度来理解、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冲破传统历史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4.关注时代热点、焦点,研究命题切入点
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高考试卷命题内容现实化的表现,是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反映,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要尽量能把考点知识的内容能更多地联系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密切与现实社会的历史联系,用汲取来的历史智慧正确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培养现实意识。
5.加大对试题结构研究,提高应试技巧
试题结构研究是备考复习的重要环节,往往被许多师生忽视,只有切实加大对《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部分和近三年高考试题命制结构的研究,才能发现试题命制的规律,把握命题的方向,形成科学的解题技巧,才能在实践备考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