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述评

2016-04-04 19:17赵光辉郭德章陈躬国郑英姿吴汉琼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
食药用菌 2016年2期
关键词:草菇

林 原 赵光辉 陈 剑 郭德章 陈躬国 郑英姿 吴汉琼(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8)



草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述评

林原赵光辉*陈剑郭德章陈躬国郑英姿吴汉琼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8)

摘要简明介绍各地现行的7种草菇栽培方法,包括畦式栽培法,压块栽培法,小草把堆草栽培法,室内床架式栽培法,熟料栽培法,港式栽培法,设施化筐式栽培法,进而对这些栽培法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草菇;不同栽培法;分析讨论

草菇又名兰花菇、中国蘑菇等,是一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科、苞脚菇属[1~3],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4]。草菇发源于中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目前少数几个适于高温环境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从播种到采收一般只要15天左右。草菇的栽培技术发展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室内到室外。栽培原料由早先以稻草、牛粪为主,发展到后来以废棉、菌渣、玉米芯等为原料。现就草菇几种不同的栽培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1 畦式栽培法[5]

选择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按东西向做畦。一般畦宽1米,两侧各开排水沟,沟深20厘米,上口宽30厘米,下口宽20厘米,挖出的土用于垫高畦面,中部略高,四周稍低,把畦面整理成龟背状。畦床间距为70厘米。播种前2~3天,畦床灌足水,防止畦底土壤干燥。播种前1~2天,在畦床及畦边四周撒施生石灰粉灭菌驱虫,每平方米用量250克。

待发酵好的培养料温度降至35 ℃时,在畦床内铺波浪形的料垄,垄高15~20厘米,垄沟料厚10厘米,随后把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菌种用量为干料重的10%。继之覆盖一层较薄的培养料,再用木板将料面稍加压实,以利菌丝萌发吃料。铺料厚度应根据栽培季节和栽培原料种类酌情增减。气温较低时,为利于保温,铺料适当厚些;气温较高时,铺料薄些,厚度以刚盖住菌种块为准,以防高温烧菌。棉籽料薄些,麦秸料厚些。播种后,畦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这种栽培方式适用于棉籽壳、废棉、麦秸和稻草等多种原料。方法简单,便于管理,省工,成本低,产量稳定,出菇整齐,菇质好。缺点是场地利用率低。

2 压块栽培法

草菇压块栽培技术[7,8],适用于棉籽壳、废棉等原料,其栽培床建造、消毒处理类同畦式栽培法,采用分层铺料,分层播种。栽培时,将长50~70厘米,宽35~40厘米,高约15厘米的活动木模放在畦床上,先在木模框内铺一层经发酵的培养料,用料量约为一半,适当整平稍压后,以菌种总用量的1/3,沿木框四周撒一圈,接着再铺另一半料,稍整平后将余下的2/3菌种均匀撒播在整个料面上,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发酵料,用木板稍压实料面,菌种用量为干料重的10%,适当增加菌种用量,有助于控制杂菌。铺料厚度根据气温条件和栽培料种类确定,气温低时料块适当厚些、大些,气温高时料块可薄小。棉籽壳及废棉的料块以每块干料重3~4千克为宜,麦秸料块5千克左右。在压制麦秸料块时,要用力压实,用脚踩踏,使料内空隙缩小,利于草菇菌丝萌发吃料、蔓延和扭结。

播种后,在料面盖一层约1厘米厚的经消毒的细砂壤土,再盖薄膜,可提高产量。铺好的培养料去掉木模,便成为四边整齐的长方形或梯形料块。每个料块间应有15厘米左右间隔,以利于通风、透光和子实体生长。畦埂支架上需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帘保温保湿及遮光。

3 小草把堆草栽培法

小草把堆草栽培法[1,6]的优点是省草、简便,堆草紧实整齐,产量高。栽培前,要先把用石灰水浸泡后的稻草扭成麻花状,做成小草把,每把约用0.5千克干稻草。堆草时,将草把弯头朝外,一捆捆紧排在畦床上,中间填入浸湿的乱稻草,用脚踩实,堆心稍高。摆好第一层草把后,在离外沿10~12厘米处,撒上一圈麸皮或圈肥等其他营养辅料,然后在其外圈播一圈菌种。第二层稻草把的外沿向内缩进5厘米左右,弯头依然向外排列,用乱稻草填满中间空隙,踩实,同第一层一样播种。第三层堆制方法同前两层,而播种则要在整个表层撒上辅料和菌种。第四层堆法相同,但不再播种。

堆成的草堆成为上窄下宽的长条梯形。一般堆高约0.5米,草堆两侧留有15~20厘米的床面,以利生长地脚菇。一般草堆中上层的温湿度和通气条件好,草菇菌丝生长好,出菇多;而下层因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不适于草菇生长。因此,草堆中上层菌种应多播些。播种完,立即进行压实和淋水,使草堆含水量达70%~75%。含水量太高会影响草堆通气,不利于草菇菌丝生长;含水量太低则草堆温度低,会影响菇蕾形成。最后,草堆上加盖厚约20厘米的乱稻草,使草堆呈龟背状,并覆膜保温。有的地方在播种当天或播种后3天内,料面覆盖一层细土。覆土不但能改善料面的物理性状,稳定料面的含水量,减少蒸发量,而且能起到一定的补肥作用,提高产量。

4 室内床架式栽培法[9]

利用蘑菇房床架栽培,菇房要求有足够的散射光(300~500勒克斯),每个走道设有上、中、下通风窗,通风窗大小为0.4×0.6(米),底层床架离地0.5~0.8米,顶层离屋顶1米以上,层架距0.6米,床架宽0.7~1.2米。采用干打垒土墙房(或砖瓦房),具有冬暖夏凉、吸水性较好、能够维持较稳定的空气相对湿度的特点。

采用棉籽壳制备原种,采购稻草、牛粪等原辅材料,进行建堆、喷水、室外发酵等预处理,间隔3~4天进行翻堆。根据氨气发生情况和稻草腐熟程度,翻堆3~4次,10~15天后待培养料无明显氨气且呈现棕褐色,翻开料面可见大量白色放线菌时,将培养料送进菇房,让其自然发酵一天,次日通入热蒸汽进行巴氏消毒。采用长探头式温度计插入菇房,加大火燃烧通气,控制菇房内温度在60~65 ℃,保持10~12小时后使其自然冷却。隔日,打开菇房前门通入新鲜空气,至夜晚关门,打开顶窗排废气。次日即可安排播种。面积较大的菇房,温度上升较慢,消毒时间可适当延长。

播种后进入生产管理阶段,前3天关闭门窗,随着草菇菌丝的萌发生长,菇房可自然升温。

5 熟料栽培法

草菇熟料栽培模式[1,10]即为草菇袋栽,包括浸草、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

将稻草放入预先备好的石灰水池中,用重物加压浸没,石灰水浓度约为4%,一般浸泡6~10小时。浸好的稻草捞起沥干,含水量控制在70%~75%,用手紧握稻草,手缝间有一两滴水,即为适宜含水量。然后将稻草切成长度15~20厘米的短稻草。将各种辅料搅拌均匀后撒入切好的稻草中,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采用对折径为22~24厘米、长55厘米、质量较好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边装料边压紧,在离袋口2~3厘米处结活扣扎紧。一般每袋装干料0.6千克。装好的料袋进行常压灭菌,灭菌2~3小时内使温度升到100 ℃,继续保持5~6小时。灭菌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培养料酸化。

待料温降到38 ℃以下时进行接种,采用两头接种法。此法是将已经接种的菌包搬入培养室,保持室温28~32 ℃、料温33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待袋内两端菌丝长至3~5厘米时,开口松袋,一般10天左右菌丝可走满袋。满袋后,待袋两端开始出现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先脱袋,摆放在菇房地上,波浪形垄式堆叠3~4层,行间距约40厘米,随后盖上薄膜,几天后打开薄膜,加强室内通风透光,每天通风3~4次,每次10~20分钟。

6 港式栽培法

港式栽培法[11]是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草菇大面积栽培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广泛使用,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搭建室外泡沫板菇房,成本较低,保温保湿效果良好;二是模仿蘑菇栽培方法,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堆制草菇栽培料,使培养料中的养分更适合草菇吸收利用,并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菇房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嵌在木制菇房框架上,内外覆盖塑料薄膜。房顶为弧形,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通风和避免冷凝水滴到床面。栽培床架位于两侧,但不靠墙,中间留过道。床架分4~5层,床面采用尼龙网,上下均可出菇,扩大出菇面积。墙上每隔一段距离竖装一个日光灯,以满足子实体对光线的需要。菇房两端各设置0.3~0.4平方米对流通风窗3个,下通风窗2个。

培养料主料有棉籽壳、稻草、废棉、菌渣,辅料为碳酸钙、米糠、石灰。主辅料充分混匀后,预湿发酵。露天发酵3天后进行翻堆,再发酵3天后即可上床。关闭门窗、通入蒸汽,使温度上升至55~60 ℃,维持5~8小时,之后通风降温至50 ℃,维持3~4天。料床应铺成约15厘米厚,当料温降至35~40 ℃时趁热播种,一般采用―棉籽壳+麸皮‖菌种,菌龄以18天为宜。可采用混播或穴播,播后轻轻拍打料面。室温控制在32~35 ℃,料温控制在40 ℃以下,防止烧菌。播种后7~10天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原基,此时不可直接喷水。出菇期间控制料床温度底层为28 ℃,顶层32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7 设施化筐式栽培法

草菇设施化筐式栽培技术[12,13]选择彩钢夹芯板保温菇房,采用离心机式风机过滤进风进行通风换气,采用高压喷雾机组进行保湿、增湿。

栽培筐为高约10厘米四周透气的耐高温塑料筐。原料为新鲜无霉变、杂质少、含棉绒量高的废棉等。原料要预湿至含水量70%~75%,pH约为10。预湿好的废棉均匀装入塑料筐,料高10~12厘米。将塑料筐置于灭菌推车上,推入灭菌房,通入高温蒸汽灭菌,使料温迅速升到60 ℃,保持8~10小时,然后关闭蒸汽,待料温自然降到50 ℃左右时,将培养料移入栽培房,排列在栽培床架上。

整理料面,料温降至36 ℃时播种。选择菌龄在20天左右、菌丝浓密、灰白色、有厚垣孢子、无污染的菌种进行播种,去除菌种表层的菌皮和厚垣孢子块后放入消毒的容器中搓碎,均匀撒在料面上。播种6小时后菌种即可萌发,控制料温在35~37 ℃,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料温低于30 ℃或高于42 ℃,均对菌丝萌发不利。发菌期间不需要光照。播种5~6天后,菌丝长到床料底时可进入出菇管理。床面喷水,开窗通风1~2天,继续培养,每天通风1~2次,一般播种10天左右,床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时应控制菇房内的温湿度,一般通过高压微喷雾、日光灯或LED灯、离心风机调控菇房内环境。

8 分析与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模式(床栽、袋栽、套种)逐步向规模化、周年化、工厂化栽培模式发展,目前金针菇、杏鲍菇等已实现工厂化栽培。2010年江苏丹阳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第一条草菇自动化生产线,为草菇工厂化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黄建春针对草菇设施化栽培,从菌丝萌发、菌丝疏密、出菇产量等方面进行菌株筛选,筛选出适宜的草菇菌株[13]。

张瑜琴针对北方地区草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能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4]。杨小兵对草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出配合工厂化操作的培养基灭菌和人工气候调控方法,创新获得草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自动机械化操作,周年稳定产菇,不使用农药,生产周期缩短,为草菇的周年化、工厂化栽培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条件[15]。赵风云等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的生长环境,探索适宜的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16]。

参考文献

[1] 黄毅. 食用菌栽培[M].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2008.

[2] 张树庭. 草菇[M].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

[3] 郭成金. 草菇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4] 罗贵伦. 草菇的营养价值[J]. 四川食品工业科技, 1995(3): 49-53.

[5] 郑福来, 李远军, 廖菊梅. 草菇室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4): 179-183.

[6] 殷发, 杜远风, 何建明. 南方室外稻草栽培草菇技术[J]. 食用菌, 2014(2): 53.

[7] 钟文林. 坯块式草菇栽培方法[J]. 农家之友, 2010(7): 45.

[8] 王穿才. 压块式稻草栽培草菇技术[J]. 中国水果与蔬菜, 2009, 1: 8.

[9] 蔡海雁. 简易床架稻草栽培草菇技术[J]. 蔬菜栽培, 2013(4): 28.

[10] 贾亚妮, 应国华, 吕明亮. 草菇棒式熟料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06, 6: 47-48.

[11] 吕作舟. 港式草菇栽培法[J]. 农村新技术, 2010(9): 14.

[12] 邱华峰, 陆引娟, 章超. 设施化草菇框式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4(3): 55-56.

[13] 黄建春, 孙育红. 设施化草菇栽培菌株出菇试验[J]. 食用菌, 2002(5): 12.

[14] 张瑜琴. 北方寒冷地区草菇工厂化栽培全年能耗模拟分析[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8.

[15] 杨小兵. 草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5, 3(1): 20-25.

[16] 赵风云, 林俊芳, 等.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索[J]. 中国食用菌, 2010, 2(2): 26-27.

*通讯作者:赵光辉(1985—),男,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食用菌,E-mail:1150832936@qq.com

作者简介:林原(1962—),男,中专,农艺师,研究方向:食用菌病虫害

基金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N-52),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FJZZZY-1542),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N-101)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2-082-04

猜你喜欢
草菇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取得突破
TPA质构分析栽培料水分对草菇子实体采后质地变化的影响*
草菇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草菇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