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姝瑜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研究
光姝瑜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目前对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入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致力于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领域的一些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论”等观念横行。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传输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很大程度上,“由于模仿西方文明(包括器物和制度、文化)而产生的对于自身固有文明的理智和情感的冲突,构成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观念世界发展的主旋律”[1]。
多元化的文化带来的是多元化的价值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些意志薄弱的年轻人因此怀疑或者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外化为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不仅对学生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文化源流久远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记录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自然也与水土有关。产生于海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力量”,这与他们需要与恶劣的环境搏斗分不开。这一点在西方文化方法论上表现为还原论,在自然观上表现为天人分离,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由贸易,在政治上则表现为崇尚民主思想的外向型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内陆,需要靠天吃饭,是一种农业型文化,与环境和谐共存是其发展的根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价值,强调天人合一,在方法论上强调整体论,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给自足,在政治上表现为“家天下”的内向型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言传身教思想为后人所称道。
中国传统文化有利有弊,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收了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不可否认,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包含着封建的糟粕。习近平同志曾说过:“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2]面对新形势,我们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当成是过时的东西抛弃掉,也不能将它们全盘肯定。真正的做法应该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将有用的文化加以改革创新,让传统文化散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
(一)有利于应对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要以宽容与勇敢的态度与不同的文化开展真诚的对话。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西方国家不断地进行文化殖民,实现“霸权文化”,而信息技术的兴起更是加速了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年轻人具有好奇心和猎奇性,容易被新鲜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因此,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国人意识到“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二)有利于解决年轻人存在的不良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于美德的教育,强调自我完善的修养观念。现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美德的行为,甚至有些行为与美德相去甚远。“和”文化一直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孔子解决人际关系的做法,即承认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同时坚持自己的观点。排除异己、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有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重视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3]。因此,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天人合一”思想奠定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并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与西方所强调的战胜自然有很大的区别。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儒家强调“仁”,仁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天人合一”所体现出的是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尊重。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保障。《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深入人心。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生活上,还体现在个人生活上。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中国和文化的发展。可以运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使他们不断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道德意识为中国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方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忠报国”“为民请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体现出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正是由于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古自今才有那么多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祖国奉献。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塑造和完善人格,形成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四)有利于改良教育方法
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值得我们重视。孔子强调的“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一日三省吾身”等都值得我们借鉴,进而改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待提高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较少涉及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这些课程理论性、概括性和意识形态性都比较强,导致学生有厌学情绪。此外,许多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难以将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在讲课时大多按照学校统一发放的教材进行讲解,没有将课本中的案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只是提出宽泛的要求和规范,很少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1.过于依赖课堂教育
课堂讲授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体,这种填鸭式教育并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多的是关于道德的教育,这需要教师进行言传身教。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选修课未能普及。
2.活动教育不足
学校举办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屈指可数。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偶尔举行,并未形成常态化。
3.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目前,许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和理解不如人意,这从侧面反映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问题。
五、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转变教育模式,进行人性化教育,即对话式教育,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课余文化活动,营造出学习中国优秀文化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人格品质。武汉大学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专项策划、科学引进,推动传统文化活动向精品化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周”“楚风杯”大学生书画大赛、“红楼论坛”“京剧艺术界”和“中华武术交流表演会”等影响力较大、教育效果较好的品牌活动项目,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采用新型的媒体手段
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99年就将在网上公开教材课程,目前已有1550个课程的教材任由公众自由浏览。普林斯顿大学设立了“大学频道”网站,发挥了网络积极、正面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方式尤为重要。通过飞信、微博、微信、博客等各种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提高可读性、互动性、趣味性,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教育革命’可以说是起始于‘教员革命’,教员不好,学生就不会好”[4]。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更要有教师的良心。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个人修养,使他们将课本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接受知识。
六、结语
习近平同志讲过: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思想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睁开眼睛看世界,和其他文化兼容并蓄,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更有精神支持力和知识启迪力。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00.
[3]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76.
[4]陈峰,高桥强.中外学者论《展望二十一世纪》[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3-0153-03
[作者简介]光姝瑜(1986-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