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退缩的亚型、特征与干预

2016-04-20 07:25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分法认知行为疗法

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儿童社会退缩的亚型、特征与干预

左恩玲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儿童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是该领域的薄弱环节,尤其针对不同亚型社会退缩儿童的干预方案非常匮乏。本文梳理了儿童社会退缩的亚型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亚型社会退缩的特征,进而为社会退缩儿童的教育和干预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社会退缩;三分法;社会信息加工;系统脱敏法;认知行为疗法

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不与他人交往、游戏,独自一个人打发时间的行为[1]。大量研究表明,社会退缩是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这种行为不仅与童年期的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学校适应不良及消极情绪密切相关,也是青春初期甚至成年早期社会适应不良、社会情感匮乏、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消极情绪及自我评价较低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儿童社会退缩逐渐成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那么,儿童社会退缩有哪些亚型?每种亚型有什么特征?如何针对儿童社会退缩的不同亚型及其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这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儿童社会退缩的亚型

早期学者把儿童的社会退缩视作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即单纯从交往频率较低来界定这种行为。但在随后的社会退缩适应性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这种单一维度的界定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导致研究结果非常混乱。近年来,很多学者指出,社会退缩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现象,根据不同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亚型,亚型划分对于该行为群体特征、发生发展机制、影响因素和教育干预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细化至关重要。

(一)二分法

Rubin等人通过观察儿童在非社交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发现,非社交性活动和装扮游戏与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社会认知能力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具有明显的消极意义;而社交性的建构游戏与这三种能力都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并不具有消极意义。因此,他们提出,儿童社会退缩包括消极的和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两种亚型[2]。Rubin等人的工作是对儿童社会退缩亚型划分的最初探索,虽然比较简单笼统,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二)三分法

Asendorpf根据一项追踪研究的数据资料提出儿童在社会参与时存在“趋近”和“回避”两种相反的动机趋向,这两种动机趋向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社会退缩的三种亚型:害羞(Shyness)、不善交往(Unsociability)和同伴回避(Peer Avoidance)。害羞型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存在“趋近—回避”动机冲突,通常表现为旁观和无所事事。不善交往型儿童的社交趋近动机较弱,但并非回避动机较强,他们对物体比对人更感兴趣,在社交情境中经常表现为单独的探索或者建构游戏。同伴回避型儿童具有低趋近、高回避的动机倾向,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攻击性,同时又比较害羞[3]。Asendorpf的类型划分仍停留在理论及概念层面,未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也未提出可操作的分类方法。

随后,Coplan等在Asendorpf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内在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把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退缩划分为三种类型:沉默寡言(Reticence)、安静独处(Solitary-passive)和活跃独处(Solitary-active)。沉默寡言型儿童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无所事事或者旁观行为,他们看着同伴玩耍而自己不参与,经常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这种行为反映了儿童内心的趋避冲突,在自由游戏中约占10-20%。安静独处型儿童在社交情境中不喜欢与人交往,更喜欢单独进行探索或建构游戏,例如搭积木、拼图或阅读等。这种行为说明儿童社交趋近动机水平较低,在自由游戏中约占20—30%。活跃独处型儿童的表现为在同伴群体之外进行频繁的喧闹、夸张的表演,行为举止不成熟、冲动,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这种行为表明儿童可能并不缺乏交往动机,但是社交技能较差,在自由游戏中约占3%[4]。

(三)四分法

1997年,Harrist等人采用自然观察法,从567名幼儿中挑选出独处行为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儿童(150名),将之界定为社会退缩组,并且按照教师评价的七种心理特征(自我孤立、羞怯、焦虑、不成熟、伤心/抑郁、缺乏控制和愤怒/防御),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这150名社会退缩幼儿划分为不善社交(unsociable)、焦虑退缩(passive-anxious)、活跃退缩(active-isolate)和悲伤/抑郁(sad/depressed)四种亚型。不善社交型儿童96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64%。这类儿童具备社交能力,只是社交频率较低,经常被同伴忽视。焦虑退缩型儿童23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15%。该组儿童既没有受到同伴的忽视,也没有受到同伴的拒绝,在羞怯和焦虑评价上显著高于其他组。活跃退缩型儿童19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13%。该组幼儿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在不成熟、缺乏控制和愤怒/防御项目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悲伤/抑郁型儿童12人,占所有社会退缩儿童的8%。该组幼儿经常遭受同伴拒绝,在悲伤/抑郁项目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在自我孤立项目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善社交型和活跃退缩型[5]。

综上所述,虽然每个理论对儿童社会退缩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式不同,但是通过分析各种类型的具体含义,可以发现Asendorpf、Coplan和Harrist的分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Asendorpf提出的“害羞”型、Coplan提出的“沉默寡言”型和Harrist提出的“焦虑退缩”型都是以害羞和焦虑为明显特征的,可以统称为“焦虑退缩”型;Asendorpf和Harrist提出的“不善社交”型与Coplan提出的“安静独处”型都反映了儿童“物体偏好”而非“人际偏好”的倾向,可以统称为“安静退缩”型;Asendorpf提出的“同伴回避”型、Coplan提出的“活跃独处”型和Harrist提出的“活跃退缩”型均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可以统称为“活跃退缩”型。这三种类型的社会退缩均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Harrist提出的“悲伤/抑郁”型与其他三种类型没有实质性差别,也未得到任何实证研究的验证。因此,多数研究对儿童社会退缩作如下分类:安静退缩型、焦虑退缩型和活跃退缩型。本文也以这种分类方式为依据,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二、儿童社会退缩的特征

对不同亚型社会退缩特征的探究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儿童社会退缩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帮助研究者们深入把握各种亚型退缩行为的联系和区别,这将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和干预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梳理了近30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不同亚型社会退缩儿童在行为、情绪、动机和社会信息加工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如表1)。

表1 儿童社会退缩的特征

(一)安静退缩型

这些儿童不喜欢社交活动,喜欢独处,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反映出低社交趋近动机。在同伴环境中喜欢独自进行建构游戏或探索活动,情绪较为平静。安静退缩儿童在所有亚型退缩儿童中信息加工能力最强,与正常儿童相似,几乎不存在社会信息加工偏差,具备基本的社交技能,也不存在社交障碍[5-6]。

关于安静退缩是否对儿童身心发展存在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的安静退缩不是问题行为,这些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虽然较少,但是他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会信息加工水平良好,不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5,7-8]。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却发现安静退缩儿童不愿意参加同伴活动,经常被同伴忽视,日后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也很大,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产生起到重要的预测作用;安静退缩中的结构游戏是这些儿童日后社会情感功能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儿童独处行为的开始[5,9]。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安静退缩儿童不存在行为、情绪和认知问题,但这种亚型也不容忽视。

(二)焦虑退缩型

这些儿童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得拘谨、约束、谨小慎微,经常表现出无所事事或者旁观行为。一些焦虑退缩儿童从主观上喜欢参与同伴互动或社交活动,但他们在社交情境中产生的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和尴尬等不良情绪大大削减了他们的社交趋近动机,进而导致较强的社交回避动机[10]。因此,这些儿童存在趋避动机冲突。此外,焦虑退缩儿童对所面临的社会情景信息编码精确性较差,编码错误较多[5]。而在社会退缩的其他环节如线索解释、目标澄清、反应产生或形成、反应决定、行为表现环节与正常儿童差异不显著。

焦虑退缩儿童所表现出的信息编码能力较差很有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焦虑退缩儿童具有的“抑制性”气质特征使其大脑功能异常,难以对社会线索或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加工。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根(Kagan)开辟了气质研究的新取向,采用“抑制性—非抑制性”描述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物体时表现出来的气质特征,把气质类型划分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两种。“抑制性”气质类型的儿童在遇到陌生情境、陌生人或陌生物体时,表现得非常紧张、不安,盯着陌生人或陌生物体,但几乎不去主动接近;而“非抑制性”气质类型的儿童在相似情况下则没有任何害羞拘谨的表现,继续从事自己的活动,愿意主动接近陌生人或陌生物体[11]。有实证研究表明,“焦虑退缩”儿童与“抑制性”气质类型儿童在生理上均表现出杏仁核和恐惧回路活动的增强、右额叶脑电不对称、较低的心脏迷走神经张力、皮质醇水平升高等特点[12-15]。另一方面,焦虑退缩儿童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使其注意广度变窄,严重影响其社会认知能力的发挥,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信息或线索,进而导致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编码错误较多。

(三)活跃退缩型

这些儿童在社交情境中经常表现出喧闹、多动和攻击等行为,有时还表现出频繁、夸张的独自游戏,甚至夸张、不成熟的戏剧性表演。一般认为,这些儿童具有较高的社交趋近动机水平,即他们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但是由于社交技能水平较差,往往在同伴互动中表现出不适宜或不受欢迎的行为,经常遭受同伴的拒绝,不得已选择退缩,常常伴随着失落、愤怒、自卑等情绪。此外,在这三类退缩儿童中,活跃退缩型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多,几乎在每个加工阶段都存在偏差:线索编码阶段错误最多;线索解释阶段敌意归因水平最高;反应产生或形成阶段胜任反应最少;反应决定阶段采取的攻击策略最多。

由此可见,活跃退缩型是问题最多的社会退缩亚型。因此,这一亚型退缩儿童在教育及干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方案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三、儿童社会退缩的干预

(一)游戏疗法——安静退缩儿童的干预

安静退缩儿童不存在行为、认知和情绪障碍,他们的突出问题是缺乏交往动机和互动兴趣,可以采取游戏疗法对其进行干预。

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用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16]。角色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它所具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安静退缩儿童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Jupp和Griffiths曾将30名社会孤独青少年随机分配到三组:社会技能训练组、心理动力倾向的角色游戏组和控制组。通过13周的干预发现,两个干预组都能有效提高社会孤独儿童的社会技能,且差异不显著;角色游戏组儿童的自尊水平提高程度显著高于社会技能组儿童[17]。

角色游戏的实施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讨论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表演主题、设计剧本内容、确定角色扮演者等;在实施阶段,教育者组织儿童围绕主题进行角色游戏,教育者要注意调动参与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因势利导,使所有参加儿童都能投入角色游戏中来,并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总结讨论阶段,教育者在角色游戏结束后应该设计一些问题,让参加角色扮演和充当观众的儿童一起讨论,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18]。

(二)行为疗法——焦虑退缩儿童的干预

焦虑退缩儿童的突出问题是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较多的恐惧、焦虑情绪。因此,采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干预焦虑退缩儿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19]。该方法适用于条件反射建立起来的过敏性情绪和行为。Lowenstein的研究将“强迫”同伴互动与脱敏训练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实验组11名6~19岁被教师评价为“害羞”的儿童青少年的社交退缩状况,且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在干预训练结束后6个月依然存在[20]。

采用系统脱敏法对社会退缩儿童进行干预,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第一步,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找出使焦虑退缩儿童感到恐怖或焦虑的社交情境,并将这些情境按照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二步,放松训练。每天1-2次,每次约30分钟,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宜,共需6-10次。第三步,系统脱敏训练。让焦虑退缩儿童逐渐暴露在恐怖或焦虑等级程度由弱到强的一系列社交情境中,逐渐训练其心理承受力和行为适应力。在每一社交情境中,如果儿童仍然表现出恐惧紧张情绪,可以重复该步骤多次,直至儿童不再惧怕为止;如果儿童不再对该社交情境担忧恐惧,则可以进行下一步。

(三)认知行为疗法——活跃退缩儿童的干预

活跃退缩儿童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社会信息加工偏差较多,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这类儿童的最佳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思想、信念等不良认知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21]。该方法是对行为疗法的一种扩展,是在行为疗法上加上认知成分,以达到行为、认知双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矫治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尤其在同伴或父母参与时效果更好[22-23]。

认知行为疗法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埃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贝壳(Beck)的认知疗法和梅晨保(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法。其中,自我指导训练法最适用于儿童社会退缩的干预和治疗。自我指导训练法主要是教会活跃退缩儿童自我指导(即告诉自己在不同情景下干什么),面对产生焦虑和应激的情境采取适宜的对策,其重点是对付消极的情绪而不是彻底消灭,它包括三个步骤:其一,训练活跃退缩儿童能确认不适当的想法(包括内在的自我声明);其二,由治疗者示范适当的行为,并口头说明有效的活动方式及策略。这些口头说明包括对指定作业的评价,让活跃退缩儿童自行宣称自己能胜任并打消受挫念头,以及在想象中对成功的作业进行自我强化;其三,活跃退缩儿童配合口头说明,先自导自演几次,然后再经过想象,在内心重复演练几次。这时,治疗者要适时给予反馈[24]。

[参考文献]

[1]Rubin K H,Asendorpf J B.Social withdrawal,inhibition,and shyness in childhood: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issues[A].J B Asendorpf,K H Rubin.Social withdrawal,inhibition,and shyness in childhood[M].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3-17.

[2]Rubin K H,Watson K S,Jambor T W.Free play behaviors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78,49(2):534-536.

[3]Asendorpf J B.Beyond Social Withdrawal:Shyness,Unsociability,and Peer Avoidance[J].Human Development, 1990,33(4-5):250-259.

[4]Coplan R J,Rubin K H,Fox N A,et al.Being alone, playing alone, and acting alone: Distinguishing among reticence and passive and active solitude in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94,65(1):129-137.

[5]Harrist A W,Zaia A F,Bates J,et al.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of early childhood: Sociometric status and social cognitive differences across four years[J].Child Development,1997,68(2):278-294.

[6]于增艳,刘爱书.儿童中期社交退缩亚类型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41-443.

[7]Rubin K H. Non-social play in preschoolers: Necessary evil[J].Child Development,1982,53(3),651-657.

[8]Rubin K H,Coplan R J,Fox N A,et al.Emotionality,emotion regulation,and preschoolers’ social adaptation[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5,7(1):49-62.

[9]Spinrad T L,Eisenberg N,Harris E,et al.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everyday nonsocial peer play behavior to their emotionality, 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1):67-80.

[10]Coplan R J,Prakash K, O’Neil K,et al.Do you “want” to pla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onflicted shyness and social disinterest in early childhood[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2):244-258.

[11]Kagan J.Temper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behavior[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4):668-674.

[12]Degnan K A, Fox N A.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multiple levels of a resilience process[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19(3):729-746.

[13]Fox N A, Henderson H A, Marshall P J, et al. Behavioral inhibition: linking biology and behavior within a developmental framework[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56(1):235-262.

[14]Rubin K H,Hastings P D,Stewart S L,et al.The consistency and concomitants of inhibition:some of the children all of the time[J].Child Dev,1997,68(3):467-483.

[15]Spangler G,Schieche M.Emotional and adrenocortical responses of infants to the strange situation: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98,22(4):681-706.

[1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

[17]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8.

[18]董会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31.

[19]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2002年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2.

[20]Lowenstein L F.Treatment of extreme shyness:By implosive,counselling and conditioning approaches[J].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1983,6(2):64-69.

[21]董会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47.

[22]Silverman W K, Kurtines W M,Ginsburg G S,et al.Contingency management,self-control,and education support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phobic disorder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5):675-687.

[23]Spence S H, Donavan C,Brechman-Toussaint M.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The effectiveness of a social skills trainting-based,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with and without parental involvement[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0,41(6):713-726.

[24]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90-191.

Subtyp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vention of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ldren

ZUO En-Ling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Faculty of Education,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bstract:The intervention study of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ldren is a weak link in the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the children’s social withdraw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olutions for the 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Key words:social withdrawal; three points metho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3-0022-05

[作者简介]左恩玲(1981- ),女,讲师,从事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与教育干预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30号)。

[收稿日期]2015-12-06

猜你喜欢
三分法认知行为疗法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行为矫正视角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策略研究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生命伦理学的中道寻求
论素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