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法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6-03-28 20:08汤晓燕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章节原理

汤晓燕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目标管理法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汤晓燕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合理的课程教学模式保证《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目标管理法引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轮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即确立目标阶段、实施目标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将目标的实施过程进行分解、细化,形成一个“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验证评估-处理问题”不断循环优化的实践过程。

通信原理;目标管理;PDCA循环模式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通信原理》作为电子信息类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的设置与实施有其相对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对象是应用型本科学生,大部分同学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需要加强的能力侧重于工程实践应用;而一小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则希望加强理论功底,为即将面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因而,学生对于知识的难易程度、广泛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像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实验实践条件等之间的一些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的合理设置与实施增加了难度。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合理的课程教学模式来保证课程教与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的概念是由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目标管理是一种由组织制定一段时期的总目标,然后各部门和所有成员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制定各自分目标,并积极主动实现其目标的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体系的确立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成果评价的完成意味着目标管理的一个周期结束,但目标管理是一个不间断的、反复的循环过程,每一新的循环周期的目标体系都是在前一个循环周期的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评价成果阶段之后,组织即可按照上述步骤确定新的目标体系,实施新一轮的目标管理[1]。

二、课程教学中的目标管理

将目标管理思想应用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各种零散的思路、方法、措施整合起来,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序地展开教学实践。

(一)确立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通信原理》课程也不例外,这是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作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对象——教师和学生,若单一地从主体或客体角度来考虑,可能会降低两者在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平等”的地位,即将两者对于实现总体目标的作用视作相等,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一级分目标:教师的“教好”和学生的“学好”。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学习能力有差异,学习目标自然也因人而异。因此,学生“学好”这个一级分目标还可以具体分解为每个学生的二级分目标,即学生的个人目标,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而各层次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具体的指标,如教师的“教好”可以具体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班级的课程平均成绩达到良好,无学生补考”,学生的个人目标可以具体为“课程成绩达到优秀”或“认真上好每一课,无迟到早退,课程成绩良好以上”等。

(二)实施目标

实施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具体的、长期的过程,若仅凭经验,或是盲目地革新,很难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借鉴文献[2]中所采用的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将目标的实施过程进行分解、细化,在课程教学管理中融入现代化科学管理思维。

1.制定计划(P):针对开设课程的专业及学生的特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选择适用的教材及教辅、制定教学进度表,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方法等。

2.实施计划(D):总体目标和计划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实施过程,日常的教学过程体现了计划的可行程度,同时也折射出目标的可实现程度。在这一阶段,可采用5W1H(Why-What-Who-Where-When-How)的方法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明确各自的要求。

(1)教师的5W1H方法

Why——为什么教?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首先明确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再针对具体的每一授课章节,明确各个章节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个教学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为什么”,教师就能对课程内容有个完整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明确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后续问题。

What——教什么?《通信原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需要具备的先修知识也比较多。面对众多的知识点、有限的学时数以及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掌握:是指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熟练应用的那些知识点;②理解:是指需要清楚地明白其来龙去脉的那些知识点;③了解:是指那些只需要简单知道的那些知识点。在课程开始之初,先将课程主要内容做简要介绍、梳理,明确各章节之间的关联。而在每一章节的讲授中,则可以首先介绍该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使学生对章节有个整体的印象。

Who——谁来教?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实施者。如:对于那些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必须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对于一些只需了解的知识点,既可以由教师进行简单讲解,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

Where——在哪里教?对于大部分课程知识点,教师在教室里面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即可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一些与实验或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则可以选择在实验室结合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When——何时教?对课程章节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课时,选定适当的教学顺序,明确各知识点的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How——怎么教?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对于那些重要知识点,需要进行详细讲解,反复强调,并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进行简要讲解;对于一些相似的知识点,可引导学生进行自己推导、归纳;而对于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后查找资料完成。

(2)学生的5W1H方法

Why——为什么学?每个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初便需要明确学习该课程的意义,了解从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收获哪些知识以及提高哪些能力。

What——学什么?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先修课程、主要参考教材、课程主要内容、核心章节等信息需要学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逐步细化,对于每一章节,明确自己需要分别掌握、理解、了解哪些知识点,其中的重点及难点是什么,自己的薄弱点是什么。

Who——向谁学?对于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有些基础知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学习吸收,而有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能需要借助教师的详细讲解甚至反复强调才能消化吸收。

Where——在哪里学?合理利用好课堂学习时间,对于课程学习而言总是最有效的。因此,学生需要调整好课堂学习状态,尽可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再辅以一部分课余时间完成课后作业等。

When——何时学?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外,下课之后及时抽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相关的课程内容、完成相应的作业等,往往能极大地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How——怎么学?学习方法通常都是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过,对于《通信原理》课程而言,从通信系统模块框图整体出发,逐个模块分解细化,再从课程的总脉络——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一对矛盾入手进行综合比较,采用这样的“整体—局部—整体”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课程内容。

3.验证评估(C):完成一个阶段(如一个章节)的教学,需要及时评估教与学的效果。评估的具体形式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学生小结、操作考核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验证评估,找出本阶段中教与学分别存在的问题。

4.处理问题(A):针对验证评估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与学提供参考,防止类似问题的再现。

(三)成果评价

在上述不断循环的目标实施过程之后,最后通过课程考核来综合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成果评价意味着目标管理的一个周期结束,但同时也为下一个新的目标管理周期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总结经验、完善方法,按照上述步骤确定新的目标管理体系,便可实施新一轮的课程目标管理实践。

三、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上述的目标管理法对我校开设《通信原理》课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部分学生进行了教学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目标管理法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考核成绩与教师的预定目标比较接近,基本上达到了教师的预定目标。而考核成绩与学生的预定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出现这种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目标预期偏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一部分学生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没有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完成计划。不过,这种差异也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来缩小这种差异可以作为教师实施下一轮课程目标管理实践的重点考虑问题之一。当然,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其优越性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评估和不断的循环优化来体现。

[1]朱雪芹.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72-174.

[2]佘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2(4):159-160.

[3]罗涛,桑林,杨鸿文.“通信原理”国际化教学方法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1):107-108.

[4]于艳鑫,孙荣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129-130.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arget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TANG Xiaoyan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mode to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the target managemen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The teaching practi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stage of determining the target,the stage of implementing the tar⁃get and the stage of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target,the PDCA circulation mode is adopted to decompose and refine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target.Thus,a cyclic optimization pro⁃cess of“making plans-implementing plans-validation evaluation-handling problems”is formed.

communication principle;target management;PDCA circulation mode

G642.3

A

1008-2794(2016)06-0109-03

2015-11-17

汤晓燕(1979—),女,江苏太仓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章节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