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2016-03-28 19:53:33李继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考试作弊归因大学生

李 阔,李继利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李阔,李继利

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日益严峻,不断呈现出数量递增、形式多样、手段信息化的特点,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教师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考试制度与考试方式的缺陷、学生个体认知失调等是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重要原因。对此,本文从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和培养公民意识、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诚信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力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大学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社会学视角;归因

李阔/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讲师,硕士(甘肃兰州730070);李继利/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江苏淮安223001)。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违反了学术伦理,丧失了人格品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作弊不仅毁坏个人德性,而且欺亲师,违校章,辱国体,害子孙。作弊成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学分析

(一)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表面上,学生考试作弊看似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但实质上这些都是社会不正之风和错误的价值观念在校风、学风上的集中反映。

1.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在政治领域,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十八大以来,打老虎和拍苍蝇成为社会生活的新常态;在经济领域,存在虚假广告,商家以坑、蒙、拐、骗等方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38元的天价虾和3.8万元天价理发事件接连出现;在学术领域,同行吹捧、学术垄断、剽窃和伪造学术论文、霸占他人劳动成果等违背学术伦理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各类社会考试中,群体性作弊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不断地侵蚀着青年人的灵魂,使他们的价值观扭曲、变形,行为越轨、失范。

2.教育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价值导向的影响。读书人相信的至理名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早已面目全非,逐渐被“明星梦”“生意梦”“股票梦”所取代。大学生群体中朋辈的模仿和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楚地解释了学习行为的自律问题。大学生朋辈之间有着相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自然隔阂小、防御性低、互动性高,当他们发现朋辈中有人的越轨行为可以带来“报酬”却没有受到惩罚时,就很可能会模仿学习。

(二)教师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1.教师育人观念淡薄。今天,我们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称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赋予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1]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只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认为教师工作和打工挣钱并没什么两样,完全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教化作用,放弃了教师作为言传身教的教育者、社会规范的引导者和示范者、青年学生人生指路人的重要角色。

2.教师教学过程敷衍。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语言的灵活运用、课堂氛围的积极调动和寓教于乐的丰富智慧,表现在学生课堂听讲的专注程度、对学习内容的反应程度、课堂师生的互动过程以及课后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反思与评价。在现实教学当中,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导致所教内容陈旧枯燥、观念落后,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教师担心自己所教课程会在考核过程中垫底,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会有意识地划定考试、考查范围和内容,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监考教师监督缺位。监考人员责任心不强,在考前没有认真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不能做好考前清场工作,没有努力排查隐患;在考试过程中玩手机、看新闻、批改试卷或作业、聊天,无视学生的作弊举动。监考责任重大,一旦学生被认定作弊,后续处理程序特别烦琐,监考老师会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不愿去承担责任。[2]

(三)考试制度与考试方式存在缺陷

1.考试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特别是社会科学相关科目的考试考查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应用技能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与社会现实脱节,从实用价值角度考虑,学生学习和记忆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太多的价值。如各学科的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的考题,尤其是一些高深的哲学理论,对大多数不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来讲,上课无疑是在听天书,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2.考试考查方法有限,形式相对单一。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每门课程的考试考查形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依然存在统一试卷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知识考查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成败多,综合考试评价少。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助长了学生忽视平时学习、期末围绕教师划定的重点范围突击复习的现象。

3.对考试作弊惩处力度不够。“严格考试纪律,严肃考场秩序,严禁考试作弊”是各高校一贯宣传的口号,但是在对考试作弊学生的处理上,各高校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可谓千差万别,个别高校相对严格和严厉,大多数高校担心学生受到相应处分无法毕业,抱着同情心从轻处理,结果助长了学生作弊的风气,形成恶性循环。

4.多次补考与毕业清理考试的弊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学制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学习任务,达到考核标准,顺利拿到学历和学位证书,各高校在考试上可谓是用心良苦,允许学生在学制范围内进行多次补考和毕业时清考。但这并没有换来学生的理解与认同,反而认为考试机会很多,不在乎一次考试的失误,平时学习动力不足,补考复习的意愿也不强烈,当只有最后一次考试机会时,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作弊。

(四)大学生个人认知的失调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社会环境和人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社会环境因素,人的认知活动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1.大学生社会认知失调。考试作弊行为的产生是一个人对考试的态度问题,而影响态度的关键因素是对考试作弊的认知。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有调查数据表明,承认自己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占21%,而考试被发现受到处分的仅占1%。当他们发现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非常流行而且风险小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引起他们心理上达到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自己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协调一致,具体做法就是自己也去作弊。[3]

2.最小代价原则。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总是遵循着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报酬;或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原则。对于大学考试来说,大学生也会选择以最少的努力和付出获得最好的成绩。由于学校惩处力度不够,就为平时不认真听讲、不愿意付出努力复习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策略

大学生考试作弊不单纯是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关心和努力,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改革和完善教育考试制度,切实为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创新型人才。

(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培养公民意识

民主法治不只是领导干部、管理者单纯地行善举、办好事,也不单是好人掌权实行的人治,而是要把这种善良的愿望、合理的决策、行之有效的办法变成科学的制度安排,变成体制机制,变成不因为人事更迭而变化、能够长期保持的工作机制,这才叫民主法治。[4]

良好的公民社会是以公民遵守社会规则和担当社会公益为前提,否则,只是图一己私利的“私”民,与公民要求大相径庭。培养公民意识就是树立人权与公民权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宪政意识和纳税人意识,使个人价值趋于回归,社会风气得到净化,逐步化解社会矛盾,公民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意识显著增强,社会不良行为减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5]

(二)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必须具有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教育意识、学生意识和家庭意识;要有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培养人才的崇高理念,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要有舍我其谁的满怀热情,要有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备课时兢兢业业,讲课时聚精会神,改作业时一丝不苟,监考时高度负责,讨论时求真务实,生活中严于律己。

要提高教师的诚信意识,教师是社会的良知,他们坚守诚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标杆。只有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信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学术垄断和学术腐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防止浮躁学风,避免急功近利;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6]

(三)改革和完善大学考试制度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评价体系。高校各级各类考试应把重点从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逐渐转移到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上来,加大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考查的比例。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堂问答、课外作业、口试、实验实习、模拟考试等,以等级评价来替代百分制,降低以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权重,注重过程评价。同时,教师要以更加开放、学用结合的考试模式代替传统考试方式,打破全国、全校、全年级、全班一套题的局面,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大胆实行个性化考试或分卷考试,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发挥考试对不同人才的甄别和选拔,防止人为抹杀学生天性。[7]

2.强化考试管理,加大对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大学考试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容易出现麻痹大意、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考试管理环节:一要召开考前动员会,加强学生考风考纪教育;二要进行监考教师的考前培训,树立责任意识;三要严格考场纪律,杜绝考试作弊;四要加强考试巡视,落实各方责任。同时,要加大对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对于作弊的学生应排除一切干扰,从速、从严处理,绝不姑息。只有让利剑高悬,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学生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

(四)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要不断改革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引入翻转课堂、微格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其从厌学到勤学的转变,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自信,从而减少考试作弊行为。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和价值认同。

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考试作弊归根结底是诚信问题。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真正做到自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弊问题。[9]

参考文献:

[1]刘川生.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培养“四有”老师[N].人民日报,2015-1-7(7).

[2]王林,李奇等.教学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探析——以北京某高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4):73.

[3]李国珍.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学生作弊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03(4):75.

[4]黄奇帆.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EB/ OL].http://politics.caijing.com.cn//111549334. html.2011-12-22.

[5]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EB/ OL].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94156/ 105719/105723/106451/6676037.html.2007-12-20.

[6]刘川生.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10-8(1).

[7]刘玉威,贺芳,卢霖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2(26):4-5.

[8]于英明.关于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31-32.

[9]马亚萍,马一超,刘倩倩等.浅析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 (12):145-147.

责任编辑:姚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3-0071-04

猜你喜欢
考试作弊归因大学生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3:23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21:51:16
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分析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10期)2016-04-26 20:54:29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19:47:08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