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6-03-28 16:54:40代绍庆钱燕婷蒙维洋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

代绍庆 钱燕婷 蒙维洋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6)



以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

代绍庆钱燕婷蒙维洋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36)

摘要: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细化与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以及学生专业课程不对口、学习被动问题,提出以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想,压缩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占比,形成了通识素质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四层架构的课程体系。这使课程选修方向更加开阔,学生兴趣爱好得到一定的满足,教学资源利用充分。大平台选修课程为分类分层教学打下基础,有利于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关键词:产业需求; 大平台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

1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提出

1.1专业课程设置的细化与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

专业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架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平台。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需接受的训练而设置的。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展现出技术之间的交融,这必然强调专业之间的融合,要求专业集群式发展,但当前由于专业分割过细,按专业设置的选修课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基础学科素养狭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选择,不能满足“宽口径、厚基础,着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面向若干专业大类的平台课程是指每个学科专业内核心的课程。

1.2专业课程不对口使得学生学习被动

受传统的中国教育及家庭教育影响,孩子自主性差,难以有自己的喜好,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喜好,难以形成自己的职业偏好,在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蒙氛围。

2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2.1高职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量科学技术的涌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并逐渐向新的领域发展,这就对高职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需求。

2.2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高职院校大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建设,将相似职业技术或岗位的专业组建成专业群后,可以拓宽学生志愿的选择面,通过学校专业平台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可以提高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匹配率。

2.3有利于教学资源整合

专业群平台课程,作为专业群内所有专业的共同课程,可以实现各专业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实训实践基地、校外专家等诸多教学资源共享。开展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可将学校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惠及更多的专业。这可有效化解各专业因竞相争取学校投入而造成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学校的投入与产出效率。

2.4有利于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专业群建设来源于课程建设。专业群平台中的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具有师资多的特征。专业课程群中的师资来源广泛、覆盖面广,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参与,而教师的学科背景是不一样的[1]。作为同一平台下的师资团队,不会因不同分支课程而形成竞争,教师在平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共同合作,因此,平台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教学师资团队建设[2]。

2.5有利于培养宽口径技能人才

专业群平台中的课程包括各专业建设所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各专业技能的前提和基础。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建立,可以克服因专业细分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狭窄问题。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中,通过不同学科的交互融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克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差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

3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1类专业的确定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因此在建立大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前,应先确立类专业,或者说是专业群。鉴于此,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行业特有工种,以及教育部下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确立类专业。我院结合信息产业技术的分工需要和信息相关的一级学科目录,确立信息类专业的具体专业,它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电子商务四个专业。

3.2提炼平台选修课程

信息技术类专业所需技能根据职业鉴定等级不同,要求也可不同,主要以初中级工职业技能作为研究对象。在参考信息技术类专业群技能鉴定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和各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基础上,经课题组成员讨论及专业建议,确定各专业初中级工所需基本技能。不同专业所需技能有的会出现重复,可以将其合并[4]。整合后,列出信息技术类专业群所需的核心专业技术能力。然后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所需技能,开发出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平台选修课程,大范围压缩专业必修课程,大幅度地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占比,各类选修课的比例超过总学时的40%。从而形成了“大平台、大选修”的课程模式。

3.3建立大平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采取“少量的专业核心课程+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建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是毕业生宽口径就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按照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形成了通识素质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四层架构课程体系,体现人才培养具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提升的需求,保证了学生可持续发展[5]。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向选修课程倾斜,加大了选修的范围和力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体现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指导思想。

4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成效

我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15年开始实施,首次开设8门任选课程,面向2014级8个自然班,300多名学生自由选修。每个学生至少任选2门,经二级学院动员,学生自由选择,最终组成16个教学班进行授课。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运行,教学情况平稳,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本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大选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给了其尝试学习其他专业类课程的机会。

4.1课程选修方向更加开阔,学生兴趣爱好得到一定的满足

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选修课程,但仅限于专业内部,课程也是专业课的补充或延伸,视角也是以本专业为主,专业与专业之间相互独立。新方案打破了专业的界限,形成二级学院层面的大平台课程,把以往各专业相对独立的选修课程统一提升到二级学院层面上来,这样学生选修的课程数量大大增加,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新方案中,开设了20多门平台选修课程,涵盖二级学院全部4个专业。平均每个学期6~8门课程,学生选修其中的2~3门。比如,软件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电商类的课程网络营销,电商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网络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组建,学生有机会接触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4.2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更集中精力上好核心课程

以往各专业自行开设选修课程,互不相通。每学期都是二选一,总共开设8门课程,学生选择余地少,但总课程数量并没有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减轻,课头多、人数少,一般都有两门课程,光备课都要花很多的精力。实施新方案以后,同样开设8门课程,却向全院开放,学生8选2,选择的余地大很多,但总课程数量并没有增加,而且还相对集中,大多数课程选修人数都在120人以上,基本上都要开设3个自然班,其中网页设计还开设了5个班,3个教师上同一门课,师资也是由学院统盘解决,教师的精力更加集中。实验室利用情况也大致差不多。

4.3大平台选修课程为分类分层教学打下基础

由于采用大平台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人数较多,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比如网页设计课程选修的学生近250人,网络专业的学生仅需要学习网页设计的架构就可以了,而软件专业的学生则需要更加深入学习网页设计中的代码编写,这样就可以按需分成若干类别。电子商务沙盘实战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很快,效果也明显,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操练,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分层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选修人数作为基础,有了较多学生选修共同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在教师、学生讲座谈话中都充分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5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形成共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避免盲从和跟风,还要合理调配师资、实验实训设施等教学资源,对开放课程的门数、选修人数的限定等都要有充分测算,确保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吴雪琴.专业群视角下教学团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探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6-8.

[2]胡英,夏晓静,崔山风.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23):116-117.

[3]王礼红.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构建与开发——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4(3):87.

[4]孙璐.高职院校通用平台课程建设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2):56-59.

收稿日期:2016-04-15

基金项目:2015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题(JG201510);2014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4N033)

作者简介:代绍庆(1972-),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 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3-0034-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 Training Plan Based on Large Platform of Course System

DAI ShaoqingQIAN YantingMENG Weiyang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31403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ecification of specialty curriculum desig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demands for talents, the mismatch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passive lear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based on large platform of course system, which is to offer fewer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s and increase professional selective courses. The course system includes liberal courses,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s, professional limited optional courses, and optional courses. This may create mor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select courses and meet their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teaching resource is fully used. The large platform optional course system can lay the foundation of teaching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is beneficial tin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industries.

Key words:industry demand; large platform course system; talent training plan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通过“双训”带出“双证”学生
青年时代(2016年31期)2017-01-20 01:28:27
新时期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0:09:22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6:42:57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19:59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5:20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与启发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30期)2016-05-28 0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