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2016-03-27 08:08汪文来刘珍洪安致君赵红霞MichaelXiZhu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辛味经脉激动剂

杨 桢,汪文来,刘珍洪,高 蔚,杨 阳,安致君,赵红霞△,Michael Xi Zhu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3.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4.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综合生物学及药理学系,休斯顿)

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杨 桢1,汪文来2,刘珍洪1,高 蔚1,杨 阳3,安致君1,赵红霞2△,Michael Xi Zhu4△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3.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4.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综合生物学及药理学系,休斯顿)

表证是外感病邪引发的一类初期综合表现,以恶寒、发热、苔薄、脉浮为主,常常伴随疼痛、咳嗽或腹泻。恶寒、寒战是对外邪初期的抵抗,其本质是诱导产热,从而诱发骨骼肌的颤抖高效产热,为发热做动员。发热不利于病邪(病原微生物)的生存,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增强,但高热会危及生命,人体有相应机制应对。辛味中药中的TRPV1激动剂在早期使用,可以成功抑制寒战,阻止产热;在发热期使用可以迅速使得腠理开泄,汗出热退且不易反弹。此外,这些激动剂也有优良的止痛、止咳作用,对外感证有全面的疗效。辛味中药在解表时优先考虑其辛散作用,至于其温凉之分的分子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热敏通道激动剂的消炎作用并非杀菌或病毒,而是阻止其病理产物不良信号的传递。由于感染的复杂多样性,应将解表法与其他治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热敏通道;TRPV1;表证;辛味中药

表证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证,从《伤寒论》伊始,古人就开创了使用汗法系统性治疗表证的先河,一直到明代,汗吐下三法在中医治疗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汗法的运用更是首屈一指。

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对汗法的认识不断深入。如汗法不一定都能导致出汗,故已逐渐使用解表法取代汗法的称谓。关于表证的定义、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存在大量疑问和争论。本文将大致回顾这些争议的焦点与核心,再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辛味中药的认知作一结合性探讨,期待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以促进该领域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

1 表证、解表法及其争议

辛温解表法被张仲景列为六经病治法之冠,后世列为八法之首,实在于它能因势利导、透邪外出,控制、治愈疾病于萌芽阶段,以达到阻断病邪深入、防病截变、早期治愈的目的,此即“善治者,治皮毛”之意[1]。

自明清之际温病学兴起以来,表证分为“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治法亦变成“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这2种证型的病机不同、用药迥异,风寒宜辛温解表,风热宜辛凉解表[2]。此后多方面争议开始出现。

辨证施治的规则看似简单,但在临床运用中却存在诸多疑点与盲点,在表证辨识不清的同时,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温少寒”甚至“有温无寒”观念的影响,医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辛凉解表药”,反将辛温发散之药视若虎狼,认为误用凉药比误用热药更加安全[2]。

首先,争议体现在表证的含义、主要症状、分型、病因病机方面[3]。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但其分水岭并不清晰[4],初期似乎不是表证[5]。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分类,辛凉解表剂的理论表述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6]。尽管定义恶寒、发热为表证的主要表现,但是它们并不是同时或必然会发生的[7⁃10]。更有人否定表证的客观性,认为恶寒发热是自觉症状[11]。也有学者认为,表证的病位定位模糊不清,同中有异[12]。学者致力于从理论和现代实验手段探讨表证相关的概念,并试图将其标准化[13⁃16]。

其次,争议出现在治法和临床实践上。有学者坚持认为温病初期应该使用辛温解表[17],辛温解表法用于伤寒高温[18],也用于温病高热[19],并认为近代以来这种用法已经少了。辛凉解表带来的质疑不断,认为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不利[20],辛凉解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表法[21],其使用不能与辛温解表并列而论[22]。在治法上,正本清源,将寒温之说搁置,坚持“辛以解表”“辛散解表”,返回古义,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3,23]。 所谓正本清源是回到《内经》所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不远热,无犯温凉”。

最后,对辛味中药的现代研究推动了争论的走向,对辛味中药功效的认识有助于正本清源[24⁃26]。有研究认为,辛味中药中的挥发油是发挥解表作用的关键[27⁃28],还有人在研究TRPV1通道与辛味中药的关系[29]。

2 热敏通道与体温调节

热敏通道的发现和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体温调节的一些观点[30]。许多热敏通道的激动剂是辛味的,如生姜、大蒜、葱、白芷、羌活、藿香、薄荷、辣椒、桂枝等[31⁃32],这些辛味中药有解表功效,发挥散寒解热作用。但它们究竟如何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发挥作用,这层神秘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开。

2.1 温度调节

人体温度分为2个部分,核心温度(含中枢神经和胸腹内脏)和体表温度(其他部分包括皮肤),核心温度相对稳定。目前关于体温调节的共识是,体温调节由一个多传感器、多效应器的系统完成[30⁃33]。体温调节系统发挥整体功效,由相互独立的多个效应器环相互协调完成,它没有单一的控制开关和单一的调定点。

每一个热效应器环都是由1个惟一的传入神经通路和受其支配的感受器构成[34]。该环有2个反馈机制,一个是从所在部位到主变量⁃核心体温(core Tb)的反馈,另一个是辅变量⁃皮肤温度(skin temperature,Tsk)的反馈。辅变量有一个控制范围,它感受环境温度在预期范围内的变化,从而维持核心温度稳定。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热效应器对特定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的组合敏感,因此它们针对不同的体温进行不同水平的调整[35]。

因为每个热效应器的活化都会影响核心体温,不同热效应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实际上,通过总控变量可以充分解释这个过程,如为响应体温变化而协调性地募集热效应器。这个概念与以前的体温调节概念不一样,它不是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内,有神经对体温进行综合计算,再与体温调定点进行比对,最终实现体温控制。

2.2 TRPV1的散热作用

当热敏神经上热效应器的某个结构活化时,所在组织温度(不管皮肤温度还是核心温度)能够改变该神经的活性,接着使得热效应器与整个通路的神经元紧密连接。热敏神经并不将感知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枢控制网络[36]。相反,当所在组织温度达到这个结构的阈值时,它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神经通路传递给传感器进而发生响应。该结构强调热敏神经元上热效应器结构的重要性。它是第一关,决定热效应器是否响应和启动。而这个热效应器结构可能就是热敏通道[33]。

由于TRPV3、TRPV4、TRPM8在正常体温内感受,对体温调节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TRPV1和TRPA1。尽管热敏通道非常多,但是在维持体温稳定方面,TRPV1发挥主导作用[37]。

以具有代表性的热敏通道TRPV1为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两群表达TRPV1的细胞与控制自主热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有关。一个是支配腹腔内脏的初级感觉(多形态)谷氨酸能背根神经节(也可能包括结状)神经,一个是位于MnPO上的高级(可能是第四级)感觉谷氨酸能神经元。如果假设二群细胞的行为可以解释各种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温度调节行为。

大量实验证明,TRPV1的激动剂可以引起迅速降温,而其部分拮抗剂可以引起高热。TRPV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都能作用于这2个表达TRPV1的细胞群。激动剂效应主要是由MnPO神经介导,而拮抗剂效应主要是由背根神经元介导。现在众多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的影响可以概括为:(1)TRPV1激动剂全身给药可以引起迅速的体温下降;(2)以脱敏剂量全身给药可以引起几天的核心体温上升;(3)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动物慢性不耐热;(4)激动剂大剂量动物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慢性不耐寒,并降低中枢的热敏感性;(5)拮抗剂全身给药可以诱发短期高热[33⁃38]。

退热是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舒张,以及出汗来实现的。

2.3 TRPV1的散寒作用

发热和产热在某些生理病理下是必需的。恶寒是一种警戒,达到一定阈值会产生寒战,而寒战的本质是激热作用和诱导发热[39]。激热作用产生的热量有助于发热,体温升高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存活并刺激免疫细胞的反应。产热主要依赖3种组织,即褐色脂肪组织(BAT,特别是肩胛骨之间的)、心脏和骨骼肌。骨骼肌快速、重复地颤抖和收缩,伴随心率加快[40]。相对于线粒体ATP释放热量的低效,寒战是一种高效的产热方式,这种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做功产热的效率达到68%[41]。寒战产热的热能来自于糖酵解,而糖酵解的速率依赖于肌肉激活颤抖的频率[42]。

许多降温法会诱发寒战进而产热,使得降温无效,而辛味中药的降温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辛味中药对寒战有特殊作用,一是辛味中药可以在发热之前消除寒战,直接对抗环境寒冷或感染引发的寒战,使得发热的能量不足。二是发热时采用TRPV1激动剂降温,会生理性地引发后续的产热反应,以对抗体温的下降。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数天,非常温和,是一种生理补偿性反馈。如果这个过程过于迅速将会使其退热作用削弱。而TRPV1激动剂又可以抑制降温过程中迅速出现的寒战[43],使得降温稳定性好,且降温后身体会产生令人愉快的温和感。

2.4 凉冷通道TRPM8和TRPA1的温热作用

凉通道TRPM8的激动剂薄荷醇可以引起体温轻度升高,冷通道TRPA1的激动剂桂皮醛也能引起更明显的温热感,而人工合成的icilin同时可以激活这2个通道,有更强的增热效应[44]。以上说明一个事实,热通道TRPV1的激动剂产生温热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下降,而后有一个缓慢的代偿性升温。而寒通道的激动剂产生寒凉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上升。这种感觉在中医对肉桂(含桂皮醛)的功效体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既清热又温热效应[45]。

由此可见,辛味中药对外感引发的恶寒、发热在分子水平有清晰的药理效应。辛味中药的辛温与辛凉之分,是对中药个性的细致区别,实验也证明这些差异[46]。但这种感觉常常是一种综合体验,而且每种产生相似效应的激动剂似乎都有不一样的上下游路径,使得相应认知变得非常复杂。辛温与辛凉中药是否完全对应外感的寒证和热证,在实验层面上现有证据并不强,相反搁置寒温之分也许更加有效。至于由辛味中药为主组成的解表剂,其复杂性可能复杂得多。此外,辛味中药还可通过相似途径发挥优秀的止痛[47]、止咳[48]作用。 这些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有关争议和认识。

3 对表证和解表法的再认识

现代中医学对于表证的症状总结是发热、恶寒、舌苔薄、脉浮,其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现在我们认识到大多发热源是病毒感染,但有时也可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骨髓炎、尿路感染、肺炎和肠炎等[49]。对儿童来说,寒战高热更加可能是严重的细菌感染[50],这些感染因素符合外感病的病因。实验数据表明,某些感染如脓毒症患者的体温升高,可能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强宿主的免疫应答,但发热高耗能可能会加剧危及生命的情况[51⁃52]。

人体核心体温通常是通过严格有效的体温调节系统调节维持的,体温调节控制有时因大病受损,但通常保持不变。防热的主要自主调节是出汗和积极的前毛细血管扩张,而对寒冷的主要自主防御是动静脉分流样的血管收缩和寒战[39],可见恶寒和寒战是为了警戒和产热。

感染性疾病可以产生发热、恶寒、咳嗽、头身疼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也许不会一起出现,这一时期是表证。脉浮应该反映的是产热时强劲有力且略快的心脏搏动。在啮齿动物,证明肩胛骨之间的BAT棕色脂肪组织是主要产热来源,人类的也是重要热源来源,此处是太阳经的分布范围。至于病在太阳,颈项部的发热有利于解表。

辛味中药能发挥散热、散寒、止咳、止痛的作用,解除表证带来的主要不适。

表证的寒热之分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困惑与争论,以《伤寒论》本义,表证是不分寒热的[53]。回归古义,辛温解表法应该早期使用,是有决定性意义[54],现代研究更加支持这个观点。

从现代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出,辛味中药有非常复杂的药理作用。对于轻证外感可以一汗而解,对于以持续顽固发热为特征的疾病,其后续产热现象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可能是温病学派的慧眼。

温病学派还注意到一个问题,并且成功解决了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用药问题。由于TRPV1激动剂的致敏效应,咽痛外感使用生姜之类的热通道强激动剂,会使得咽痛加剧,病情加重。避免口感过于辛辣的药物,而使用少量凉通道的激动剂薄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桑菊饮、银翘散的贡献。这大概也是辛温辛凉解表法异源之肇始。

外感疾病对人体的破坏程度依赖其本身不同的侵袭特点、毒力毒量、机体状况等因素。六经均有表证,表证可传于六经[55],表证的转归差异巨大[56],解表法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可能无法在外感初期的时候判定疾病的结局,现代应该根据更新的手段,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进展来调整立法与用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恰当地使用解表法。

4 总结

表证是外感病邪引发一类初期综合表现,以恶寒、发热、脉浮为主,常常伴随疼痛、咳嗽或腹泻。恶寒寒战是对外邪初期的抵抗,其本质是诱导产热,它能诱发骨骼肌的颤抖为发热做动员;体温升高不利于病邪生存,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增强;但是高热会危及生命,必须处理[34,57]。辛味中药而且主要是TRPV1激动剂,如生姜、干姜、葱白等,在早期使用可以成功抑制寒战,阻止发热;在发热期使用可以迅速使得腠理开泄,汗出热退,且不易反弹。此外,热敏通道的激动剂也有优秀的止痛、止咳作用,对外感证有全面的疗效。

辛散解表是辛味中药最主要的功效。解表的主要中药如生姜、葱白、薄荷、白芷、菊花等都是天然的辛香之品,也都是热敏通道激动剂。辛能开能散能行,辛入肺,能宣肺达表。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由外因所致的表证,治疗以祛邪为务,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历代医家对辛散解表法的认识,是促使腠理开泄以使邪有外达之机,所谓汗出而解。

热敏通道在药理上均有二重性,即敏化与脱敏、促炎与消炎。在感觉与药理效果上的矛盾性为感热生寒、感寒生热。辛味中药在解表时应该首先运用其辛散原理。寒温感是一种综合感觉,其复杂的药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辛温辛凉对部分症状是重要的,如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该以TRPM8的激动剂薄荷辛凉止痛为主,而其他激动剂几乎在早期都有敏化促进疼痛、加重病情的作用,应予避免,这是银翘散以咽喉疼痛作为辨证要点的原因。

重视辛温发表坏病的出现[58],重视表证的传变,从太阳传少阳甚至直中厥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已超出了解表法范畴。TRPV1激动剂的消炎作用并非杀菌,而是阻止其产物的病理信号传递,这决定了解表法的局限性。解表法的使用时间极其有限,其治标之特点也极其显著。对于复杂多样的感染,指望解表法发挥全部作用是不切实际的。

[1] 郑惠仁.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的分析对辛温解表法的理论研究[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6.

[2] 李佩.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辛凉解表药的探究 [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8.

[3] 宋玉洁.“表证”缕析[J].甘肃中医,2010,23(9):5⁃6.

[4] 李长秦,郑旭锐.温病恶寒辨证旨要[J].四川中医,2004,22(7):7⁃8.

[5] 肖相如.温病初期不是表证[J].河南中医,2010,30(7):625⁃627.

[6] 董正平,严哲琳,肖相如.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94⁃395.

[7] 李心机.发热恶寒与往来寒热厘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1⁃12.

[8] 唐亚平,侯恩存,赵旭斌,等.表证与恶寒发热关系的观察和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85.

[9] 王鲁芬.关于表证恶寒发热的探析[J].中医药学报,1999,4:5⁃6.

[10] 杨淑慧.恶寒发热刍议[J].中医药学报,2012,40(5):9⁃11.

[11] 马国教.“恶寒发热”之我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4.

[12] 王凤仪,赵党生,王小荣,等.表证及病位之我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2⁃32.

[13] 田长江,包·照日格图,庄馨瑛,等.基于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浅论辛温解表[J].四川中医,2014,32(9):20⁃22.

[14] 王洪琦,梁乃津,沈炎南,等.从体温调节角度研究阳虚恶寒阴虚发热的机理[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6(3):160⁃163.

[15] 吴斌,刘英锋,黄波.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方证列举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422⁃2429.

[16] 刘英锋,吴科,黄波.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理论问难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093⁃2096.

[17] 柴中元.浅谈《时病论》辛温解表法治温病之合理性[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9,3:27⁃30.

[18] 屈德民.辛温解表法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中医药,1986,1:14⁃15.

[19] 顾群.温病辛温解表法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1991,3:8.

[20] 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J].中医杂志,1993,4:248.

[21] 石玥.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22] 李桂春,郭晶晶.辛凉解表的理论误区[J].中国医疗前沿,2013,8(3):23.

[23] 沈映君.中药“辛”味、挥发油、表证与炎症的关系[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4):163.

[24] 郭建生,曾贵荣,王蔷.中药药性理论辛味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初析[C].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2009:40⁃43.

[25] 郭建生,盛展能,李钟文.中药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3:69⁃81.

[26] 傅睿.中药药性理论辛味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55⁃56.

[27] 李振坤,刘玫琦,杨洪军.伞形科辛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对离体血管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1):38⁃40.

[28] 罗永明,李诒光,李斌.几种辛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33⁃34.

[29] 王星,张燕玲,王耘,等.TRPV1离子通道与中药辛味药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22⁃2427.

[30] Romanovsky A A. Thermoregulation: some concepts have changed.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thermoregulatory system.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J].Regulatory,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7,292(1):R37⁃46.

[31] 杨桢,高琳,赵红霞,等.热敏通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358⁃1361.

[32] 高琳,赵红霞,杨桢.热敏通道与中药的四气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87⁃1690.

[33] Romanovsky AA,Almeida MC,Garami A,et al.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 channel in thermoregulation: a thermosensor it is not[J].Pharmacological reviews,2009,61(3):228⁃261.

[34] Morrison SF,Nakamura K,Madden CJ.Central control of thermogenesis in mammals[J].Experimental physiology,2008,93(7):773⁃797.

[35] Ootsuka Y, McAllen RM. Comparison between two rat sympathetic pathways activated in cold defens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6,291(3):R589⁃595.

[36] Okazawa M,Takao K,Hori A,Shiraki T,Matsumura K,Kobayashi S.Ionic basis of cold receptors acting as thermostats[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2002,22(10):3994⁃4001.

[37] Gavva NR.Body⁃temperature maintenance as the predominant function of the vanilloid receptor TRPV1[J].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08,29(11):550⁃557.

[38] Caterina MJ.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ion channelsas participants in thermosensation and thermoreg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J].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7,292(1):R64⁃76.

[39] Sessler DI.Thermoregulatory defense mechanisms[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9,37(7):S203⁃210.

[40] Morrison SF,Madden CJ,Tupone D.Central control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thermogenesis[J].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2012,3(5):1⁃17.

[41] Jubrias SA, Vollestad NK, Gronka RK, Kushmerick MJ.Contraction coupling efficiency of human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s muscle[J].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2008,586(7):1993⁃2002.

[42] Conley KE,Blei ML,Richards TL,Kushmerick MJ,Jubrias SA.Activation of glycolysis in human muscle in vivo[J].Th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1997,273(1):C306⁃315.

[43] Feketa VV, Balasubramanian A, Flores CM, Player MR,Marrelli SP.Shivering and tachycardic responses to external cooling in mice are substantially suppressed by TRPV1 activation but not by TRPM8 inhibi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J].Regulatory,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13,305(9):R1040⁃1050.

[44] Ding Z,Gomez T,Werkheiser JL,Cowan A,Rawls SM.Icilin induces a hyperthermia in rats that is dependent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and NMDA receptor activ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8,578(2⁃3):201⁃208.

[45] 赵红霞,高琳,杨桢.热敏通道理论与引火归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507⁃1509.

[46] Klein AH,Joe CL,Davoodi A,Takechi K,Carstens MI,Carstens E.Eugenol and carvacrol excite first⁃and second⁃order trigeminal neurons and enhance their heat⁃evoked responses[J].Neuroscience,2014,271:45⁃55.

[47] 林大勇,李斌,曲道炜,等.辣椒素与辛味中药止痛作用的相关性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30(1):66⁃67.

[48] Bessac BF,Jordt SE.Breathtaking TRP channels:TRPA1 and TRPV1 in airway chemosensation and reflex control[J].Physiology,2008,23:360⁃370.

[49] Kevalas R.[Febrile infant and small child:what solution could be rational[J].Medicina,2005,41(11):974⁃987.

[50] Lumsden DE,de la Morandiere KP.Best evidence topic report.Rigors in febrile childre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EMJ,2007,24(9):663.

[51] Schortgen F.Fever in sepsis[J].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12,78(11):1254⁃1264.

[52] Young PJ,Bellomo R.Fever in sepsis:is it cool to be hot[J].Critical care,2014,18(1):109.

[53] 肖相如.《伤寒论》表证的相关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河南中医,2007,27(6):1⁃3.

[54] 陈津生.感冒初起应首选辛温解表法[J].中医杂志,2002,42(2):155⁃156.

[55] 黄建波.六经表证临床症状规范化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465⁃466.

[56] 阚湘苓.浅议六经表证的辨证论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42⁃144.

[57] Morrison S F, Nakamura K.Central neural pathways for thermoregulation[J].Frontiers in bioscience,2011,16:74⁃104.

[58] 曹东义,王文智,贾春生.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4):9⁃12.

表2 各文献文物中手厥阴心包经循行方向

人体经气的运行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经脉之气在全身循环流注,《经脉》中脉遍布全身,并且“如环无端……终而复始”[8],可见在发展完整的过程中,由于全身经气环状流注需要,后世医籍对手厥阴经脉的循行也都继承《灵枢·经脉》中远心性之说。

2.2.2 命名演变 在马王堆帛书中未提及手厥阴心包经命名,有称手三阳为耳脉、齿脉、肩脉,手太阴和手少阴为臂泰阴脉、臂少阴脉等,这主要是依据经脉循行经过的部位而命名。对于双包山漆人经脉的命名,依据古代文献对漆人经脉的名称作些推论为手厥阴脉[1]。老官山漆人对手厥阴心包经命名主要根据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中有关经脉记载命名为心主之脉。《灵枢·经脉》对经脉的命名则依据经脉的循行部位(手足、阴阳)和所联属的脏腑,称之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从脏腑、手足、阴阳3个方面体现了经脉名称的完整性,后世经脉记载也沿用此名。从手厥阴脉⁃心主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其体现的是人们对经脉认识的逐步深入。

3 结语

人们对于五脏六腑等的认识较对心包的认识早,其经脉循行以《内经》为节点,在《内经》时代发展成熟,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体现经脉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清晰、从部分到完整的特点。从帛书、老官山漆人、双包山漆人与《内经》相关记载的比较可基本探明其演变过程,随着后世针灸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完善了对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认识。当然,在经络理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因传抄错误、不同流派而出现的差别,其中的尚不能解释的矛盾和细节有待更多的相关出土文物文献来还原。

参考文献:

[1] 梁繁荣,曾芳,周兴兰,等.成都老官山出土经穴髹漆人像初探[J].中国针灸,2015,35(1):91⁃93.

[2] 何志国.西汉人体经脉漆雕考—兼谈经脉学起源的相关问题[J].大自然探索,1995,14(3):116⁃120.

[3] 马继兴.针灸学通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9.

[4] 李瑞超,李岩,焦召华,等.手厥阴心包经刍议[J].山西中医,2013,29(6):37⁃45.

[5] 李岩,王燕.试谈手厥阴心包经的沿革与完善[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1):38⁃39.

[6] 马继兴.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J].文物,1996,47(4):55⁃65.

[7] 杨仁英.《灵枢》经脉循行方向不一致性问题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4):153⁃154.

[8] 林海,黄雪琪.从三部古文献看经络循行的共同点及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12,30(5):6⁃9.

收稿日期:2016⁃04⁃13

R222.19

:A

:1006⁃3250(2016)10⁃1386⁃05

2016⁃02⁃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847)⁃基于热敏通道的交叉脱敏探讨理中丸、小建中汤和吴茱萸温中散寒功效的共同作用机制;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YZ⁃1316)⁃补肾化痰散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证的机理探讨;北京市“3+3”李庆业名老中医工作站(2009⁃JC⁃31)

杨 桢(1964⁃),男,副教授,从事中医处方法、辛味中药药效的临床与研究。

:赵红霞,女,副研究员,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疑难病的临床与研究,Tel:010⁃64089007,E⁃mail:zhaohongxia7000@163.com;Michael Xi Zhu,男,教授,从事细胞信号与离子通道研究,E⁃mail:Michael.x.zhu@uth.tmc.edu。

猜你喜欢
辛味经脉激动剂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2型糖尿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效果探讨
夏吃辛 养肺金
辛味开散宜适当
浅谈辛味药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戒断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