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2016-03-25 09:26曹将栋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1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职业倦怠

陈 燕,曹将栋(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10)



社会心理学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陈 燕,曹将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10)

摘 要: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从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动机纠偏、认知改良、心理防御、人际关系拓展、行为合理把控等缓解策略。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费顿伯格提出,是指专门从事助人行业的人们因从事某项工作时间过长、量过大、强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不堪、情绪低迷消沉的状态。职业倦怠一般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组成。情绪衰竭,是指个体易怒、暴躁,容忍度低下,工作生活中缺乏热情,有一种悲观甚至无助的感觉;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对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对象用消极、否定乃至麻木不仁的态度去面对,完全缺失了个性彰显;低成就感,是指个体降低了自我评价和效能感,让自己处于一种消极、片面和狭隘的空间内[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此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教师长期面对比本科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出现激情减弱、兴趣不高的状态也在所难免。有资料表明,目前已有超过50%的高职院校教师出现了工作热情降低、工作责任感淡化、工作能动性不足的情况,且至少有30%的教师具有了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这不得不引起重视。笔者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引发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从而为有效控制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家长、所在学校、相关机构、社交圈子等长时间接触后产生对本职工作的一种情绪上的厌倦、心理上的挫伤和认知上的偏差。通俗地讲,高职院校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存在多种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的纷繁复杂和错综交汇,将制约和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的正常工作。久而久之,在不同社会心理的重压下,高职院校教师就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

1.1社会动机的偏差和内在情感的跌宕是最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它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内在情感是行为人个体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放在心里而不表露出来。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是其社会动机的最重要部分,而当前许多教师受高职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自认为现有的学识、能力足以应对目前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高职学生,从而导致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缺乏。没有有效驱动,就产生不了专业发展动机,于是其社会动机也就出现了偏差,就体会不到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和内在激情,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3]。除此之外,内在情感的跌宕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诱因。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呈现出年龄青年化、专业理论化、期待理想化的特征,部分教师社会角色转换缓慢,始终以学生时代的情感体验感知现实,容易感情受挫。另外,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偏重理论的灌输,疏于技能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高职教育的要求,在面对来自学生和学校的批评时,又往往将不良情绪藏在心里,缺乏必要的宣泄途径。他们还对职业期待过于理想化,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敞亮无瑕”,当在职称评聘中遇到挫折时,只会归咎于高职教育的体制和学校的评聘政策。这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的最根本原因。

1.2社会认知的偏颇和社会心理的从众是间接原因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学校要求不断提高、家长期待值逐渐攀升、学生个性化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社会认知的偏颇,往往将不顺利、不如意归罪于他人。他们认为社会环境“乌烟瘴气”、学校的制度“苛刻刁难”、学生家长都是“异想天开”、学生更是“无理取闹”等,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认知已经出现了严重偏移。不仅如此,当看到周围的老师整天“埋怨诉苦”“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时,自己也产生了同样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是典型的社会从众心理,它是行为人个体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下,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更为准确的,而少数服从多数,基本也是对的。但是若缺乏必要的分析,不作独立的思考,只是一味地服从多数跟随大流,则往往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必将使更多高职院校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沼[4]。

1.3社会行为的偏离和社会影响的辐射是外在原因

所谓社会行为,其实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一种行为。高职院校教师理应正常地进行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等,让高职院校学生能从中受益,让高职教育能有新的发展。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师中已有不少在外从事社会兼职,有的甚至利用学校资源为自己创收,把教师的本职工作置之不顾,而将工作重心移至其他方面。可想而知,这样的行为已经是偏离了本职工作的一种社会行为,在个人精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必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另外,社会影响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看到那些非本职工作的社会行为在身边时常出现时,便会受到辐射影响,自己不知不觉也深陷其中,并将其接受到的辐射继续扩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思想的转变,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差别”;对原有工作情感的淡化,认为教师职业“永无翻身之日,早六晚九的日子没有尽头”;工作行为变得越来越滞后和缓慢,能拖则拖,能躲则躲。这些现实存在的社会行为和辐射影响都将加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1.4人际互动的偏少与社交网络的局限是内在原因

随着21世纪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互动逐渐被人与网络的互动所取代。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和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一个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对于专任教师,一般实行的是非坐班制的管理模式,老师们在不上课的时间里可以不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对办公地点的选择有较强的自主性。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使高职院校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很多事务的处理采用“电话遥控”的方式,电话多了、遥控累了,便出现烦躁、焦虑的症状。正是由于人际互动的偏少,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交网络变得越来越局限和狭窄,有的甚至出现了中断和终止。人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社交网络就是俗称的“朋友圈子”,没有了这个圈子,高职院校教师在前行的路上就会孤军奋战、举步维艰。在一次次的困难和阻碍面前,高职院校教师中的大部分人会丧失最初的昂扬斗志,时间一长,意志被彻底瓦解了,对教师职业的敬仰也慢慢消逝,职业倦怠自然就出现了[5]。

2 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缓解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隐形的职业伤害,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会关联到教师本人的心理健康,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环境造成了污染。笔者基于社会心理学视阈提出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策略。

2.1社会动机和社会认知方面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动机中专业发展动机是核心,只有其专业发展动机强烈,才能投入较多的专业发展热情,从而付出更多的努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会因此提高。当前,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动机不强的现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有必要采用一些优化措施来唤醒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如: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外部奖励来进行。外部奖励不应当片面地理解为只要有了行为就有奖励,而是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结果时才可以享有奖励[3]。另外,高职院校要从教师的社会认知角度入手,让教师们真正去理解教师职业“平凡而又伟大”的实质内涵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层次意义,对职业地位和威信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尽全力争取,从而进一步强化教师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情感,促使他们形成较高的内部动机。只有在正确认知的前提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师才会产生正确的动机,有了正确的动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2.2心理防御和群体心理方面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中国教师自古以来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安贫乐道、重义轻利。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出现了很大转变。这让高职院校教师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较强的冲突,致使一些教师的不良心理油然而生,如感到孤独、无助、焦虑、困惑、抑郁、乃至绝望等[6]。那么,进行有效的心理防御和盲目从众心理的及时纠偏,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蔓延,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防御和纠偏应当主要从教师自身、院校管理和社会支持几方面进行,需要齐头并进、同抓共管。高职院校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够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问题,在知道了它是一种“病症”后,绝不能听之任之,需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高职院校也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及时对教师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访谈、科学诊断和必要干预;社会支持同样必不可少,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关注和充分认可,这不仅可以使他们有愉快工作的心境,也会促进其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从而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倦怠产生的概率[7]。

2.3社会行为和人际互动方面

当前教师的社会行为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献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而是受多元化社会的影响,不断地往外延伸,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开始从事非本职工作的社会行为,希望通过该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声望和经济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和待遇低下,使其在社会比较中出现心理上的失衡,这最终导致了职业倦怠的出现。因此,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是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国家应制订更为合理的薪酬办法,使教师在经济方面更加宽裕,这样才能稳定他们的工作状态。当然,仅仅依靠待遇的提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还应配套高职院校本位建设发展应有的政策法规,保障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教师们看到行业希望以及感受到他们这一群体被社会所重视和尊重。而作为高职院校本身,也要立足于教师发展,在给予平台提供、智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8]。不仅要让他们在教学技能上有突飞猛进的提高,还要唤醒他们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通过不断增强人际交往互动,让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切磋、探讨和交流,从而在处理与上级、同事、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时更加的镇定自若,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教师才能安心、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职业倦怠才可能避免。

2.4社会影响和社交网络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疏远且复杂。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免出现消极、倦怠情绪。若周围的其他教师群体不能正确看待此现象,随之效仿、学习,则职业倦怠的辐射面会越来越广,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教师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这是一个有效的支持网络,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必不可少的社交网络。通过构建社交网络,高职院校教师在面对和承受压力时可以自觉寻求帮助,同时也让他们在物质或精神上感受到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关爱、支撑和帮助。实践表明,当教师处于重大压力或突发变故时,如有亲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帮助、理解和支持,则能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其紧张程度,提高安全感和归属感,并能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广交朋友,积极构筑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努力搭建有效应对心理压力和冲突的平台,降低刺激影响,减轻负面作用,从而逐渐减缓职业倦怠的程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中存在的一种不良状况,而且这种不良状况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尝试通过社会心理学知识来对其进行根源剖析和策略研究,让教师、高校和社会群体等都能正确认知和审视这一问题,探索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139.

[2]李朝旭,姜璐璐,刘佳,等.中国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初探——基于54本教材的内容分析[J].心理科学,2010(3):765-767.

[3]万中范.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动机激发策略[J].管理学刊,2009(6):85-87.

[4]李君亮.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2.

[5]韩园林.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以某高职院校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6]李翠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7]郝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8]陆晓燕,刘要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成因及干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9):23-24.

[9]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A Study on the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CHEN Yan,CAO Jiang-dong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Jiangsu 226010,P.R.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possible causes of the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aspects of social motives,cognition,psychology,behaviors and impact.In addi-tion,it presents relevant solutions to its relief like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deviations of their motives,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gnition,the mental defense,the expansion of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ir be-haviors.

Key words:social psychology;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job burnout

作者简介:陈 燕(1982-),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HYJY/2014C08)

收稿日期:2015-05-21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32(2016)01-0031-04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职业倦怠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