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种新型美育观的确立

2016-03-24 11:33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美育

陶 莉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30 )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种新型美育观的确立

陶莉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30 )

摘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美育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中国美育的发展一方面要突破原有的西方古典美学立场,告别启蒙美学范式,另一方面重建与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世界。美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彰显了当代审美的本质,拓展了美育教育的领域,改变了美育活动的方式。审美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打通,预示着一种新型的美育观的到来。

关键词:生活世界; 美育; 多元与终身

21世纪中国美育语境正发生着的巨大的变化。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原本跟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密不可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脑体分工的定型化和社会阶级对立形势的产生,审美开始从日常世界里分化出来,以各自独立的艺术样式展现自身,这种分化不是彻底地分离,由于古代社会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活动不那么具备纯粹的自律性,从而与人的实际生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化”使审美走向纯粹的“自律”。由于现代社会促成了工具理性的盛行,一个独立于生活世界之外的审美世界坚固地树立起来,在这个专业审美艺术活动场域,人们从事着专业的艺术活动,审美教育,要想获得其他的生活内容就得跨出这个领域,审美与人的现实生活被分离了。

近代以来,这一脱离生活世界的审美“自律”有了转变。“后现代”不但向“现代性”提出了质疑,更是向“审美自律性”发出了挑战。审美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人们的审美范围不断在扩大,这就为审美回归生活世界创造了前提,而近代中国教育以美育为先声,推动了社会的启蒙教育,而在今天如何又一次把握有力契机,促使审美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健康回归,告别旧的启蒙范式美育观,建立“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新美育观的时代心声。

1“向生活世界回归”:告别启蒙,重建生活

“美育”一词由王国维于1903 年时率先提出, 他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①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吸纳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后,在中国第一个提出 “人本主义” 美育理念。人本主义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完全之人”。“完全之人”是健全的身体能力和完善的心理能力的完美融合。“完全之人”的教育正是今天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四大要素的教育诉求,此诉求盛行整个近代,并延续至今。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谈美育的重要性的。此后作为中国美育事业真正的领航者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教育理念。“完全人格”教育是人之能力的内、外结合、协调、平衡发展教育,它以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新人为目的,其中以“意”也就是德育为中心,以“知”和“情”即智育和美育为手段,五育并重和谐发展至此,美育被赋予一种社会启蒙的意义。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源于康德的“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观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美与崇高的关系视为纯粹美向道德高尚升华的思想进程。早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就已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的思想。蔡元培在融合中外思想之精华后授予美育以积极的启蒙功能,并将它运用到教育方针的制订中,为其著名的“美育代宗教”奠定了理论的合理性及社会变革的合法性。

在西方,“美育”概念首次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在继承康德的审美无功利的情感判断理念后,提出审美教育可以弥合由工业社会带来的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分离,进而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由于深受康德无功利审美观的影响,尽管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进行了分析,将审美确立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但是他的审美教育理想使其美育思想最终走向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虚幻的发展路径。

中国现当代的美育思想直接受这种无功利美育观的影响,后果便是美育在学校教育及现实生活中常常是缺场或是无力。艺术、审美和人们的世俗生活是有距离的。美育除了在欧美美学体系中没有任何地位外,在学校教育中也是一种在满足科学求知之后可有可无的闲暇教育。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多数学者认为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它主要研究审美情感的发展,这些都属于艺术研究的范畴,是为艺术教育服务。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通常以追求技巧的发展为目的,而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方面是缺失的。进入21世纪,西方学者在美学发展方向上开始尝试以超越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将自然美学逐步纳入研究范畴,试图告别以“分析美学”为主流的传统,研究不再聚焦于“艺术层面”开始回到“生活层面”。与此同时,中国美学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告别“启蒙美学”范式,将美学的“社会价值”功能逐渐回归到“生活世界”领域。针对这种趋向,当代中国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美育观,建构审美与生活的联系,提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审美口号。

2“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梳理与审美意味

“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现代审美发展自康德以来的“审美无功利”的情感论即以形成,并对当代人的审美生活、审美经验乃至审美教育活动的信念与认同,有着丰富的理论背景和深入的思考。杜威在上世纪20年代便已提出“经验就是艺术”的命题。他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写道:“愉快地扩大了的知觉或美感欣赏同我们对于任何圆满终结的对象的享受乃是属于同一性质的……②其主要思想是说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日常经验经过深化与升华,就有可能变成艺术经验。在随后的《艺术即经验》一书中他更加肯定了这一观点。人们的艺术经验、审美感受就是人的一种较为圆满的经验,任何生活当中的事情都是都有可能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最终进入审美的境界,所以他呼吁艺术理论家们不要忽视日常生活经验与艺术活动及艺术品之间的割裂,它们之间其实是有连续性的。他的这一观点意味着审美“向生活世界回归”理念的出现。这一思想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乃至后来新实用主义哲学家们均继承和发扬了此学术思想,如当代身体美学代表人物舒斯特曼,在深入挖掘了哪些长期被传统美学边缘化的审美经验(大众文化、通俗艺术等)之后将这些审美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融合起来。

杜威的美学观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学观点,其美学价值就在于颠覆了欧洲古典无功利审美论,模糊审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这种美学观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马克思一直认为美与美感是不能与日常生活割裂开的,美就来源于生活。人们的审美经验不是特殊的经验或体验,它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经验,一种能够获得愉悦、自由完满的并带来清晰与强烈的经验。艺术作品只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完满体现而已。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时代是一个追求功利、效率的时代,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片段式的,每做一件事都是为了尽快实现最终的目的而忽略实现目的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通常就是在于它的持续、丰富与圆满。

“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另一个理论派别就是倡导人与其生活环境相处之间的审美关系的环境美学,或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学派。它将人居住的环境视为审美对象,在人与自然之间,大自然占据首要位置,自然景观即有自然的成分,亦有人工造物的成分,但不管怎样,这种自然环境美学看重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作为整个环境的组成部分,细心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氛围。这种美学思想其实已蕴涵了审美与实用的双重维度,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点的设计和生态环境规划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这也是生态美学体现“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一个例证。人的审美化生存理论是当今比较别致的审美思想,它将审美充当人生目标,人生取向。海德格尔提出的“人诗意地栖居”就是一种可行且可持续的审美道路。当我们人类面临审美与非审美的二律背反情况下,用艺术、审美引领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马尔库塞、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提出了运用审美的手段也方法来拯救世界,消除人性的“异化”。福柯在其晚年也一直致力于构建“生存美学”,希望人们运用“自我修养”来实现带有审美特性的生存方式,并使之成为符合当今时代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品。

故而,当代美育教育开始呼吁,呐喊:艺术、审美不应是生活的点缀、陪衬或是高于生活的方式。当我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审美经验就伴随其中。美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美、艺术的引领,提升人们对美的认识、欣赏和创造,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起来,帮助人完成人生的每一次经历,使他们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持久地感受整个日常经验并使之升华为审美经验,最终达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到那时,这种融于审美经验中的日常经验就已渗透于各育之中,帮助人们在各育中有意识地经历整个创造过程,从而完满地实施美育工作。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艺术、审美正飞速地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各种美的元素渗透到完满的生活中,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用品的界限也在模糊,人们对美和艺术的热情也打破了经典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区别。这一切现象正如特里.伊格尔顿说的:“现在的一切事情都可以成为审美的了。”美、艺术已走出了象牙塔,传播到大众的物质生活、经济生活、科技领域等方方面面。鉴于当前的这种情况,美育教育的内容需要突破原有的美的、艺术的框架,跳出古典的经典的艺术氛围走向大众审美艺术形式,引导大家学会感受身边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体现美的时代性与生活性。与此同时,对当今时代出现的众多审美现象与审美困惑也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大家树立健康、正确的美育观与审美价值取向。

3“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终极目标:美育的多元化与终身化

全球化浪潮席卷了现代社会,显露出多元性特征,各种思潮轮番上阵,各类文化、各种生活方式共生共存。以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想为主的多元文化思潮打破了各学科界限,美学与哲学、科学、教育学、伦理学、宗教学、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审美艺术形式和平共处,文化的差异被消解,审美的多样被包容与尊重。自德国古典哲学确立的美学观,即美是感性的、无功利的,是自律的观点以来,我国的美育便继承这一美学基础,时至今日,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单一、纯粹的、自律的转变为广义、多元的,他律的。这对于至高无上的本质论、中心论及权威论带来了挑战,一个提倡文化多元的、暂时的,对大众生活人产生实际影响的理论与价值观开始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打破各类审美文化的壁垒,强调重新创造与诠释审美与艺术的关系,将生活看成是艺术,实现以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观。这种美育观是一种杜威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的环境主义”美学观,审美的人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关联,将自身投入到环境中与之形成互动关系。

打破西方美学的独树一帜,树立多元审美观的当代,需要明确当代的审美观,如何确立这种审美观等一系列观念,使审美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对原有的一些概念意义进行重新解读,消解艺术为审美的核心,将艺术看成是文化。这种日益凸显多元、多义的审美观、艺术观,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去接纳和包容各种新型审美观,确立当代的审美价值,以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

要想确立这种积极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首先确立当代的美育观以及对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提倡回归生活,需要对当代审美文化重新进行解读。当代审美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一种以非语言为中心,脱离理性主义形态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种视觉文化不仅仅包含传统的高雅艺术,更多的是包含大众艺术,它不但包含视觉影像艺术,还整合了其它各类艺术形式。视觉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体现了最广大普通民众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消解了我国长久以来一贯秉承的文以载道的审美观念、艺术功能,凸显了以人为核心的艺术观。这种视觉文化又同时与消费观、经济利益挂钩,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它必须不停地、极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大众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被动地不停息地接受,进而逐步丢失理性的思考和对审美的价值追求。许多视觉文化在显现影像的背后,还折射出政治、阶级、种族等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工具。由此,我们的美育教育就必须培养大众对这种视觉文化、及影像的解读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播出一段影像资料,随后列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一问多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去分析,看待我们身边的视觉文化及影像背后映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诸如此类的美育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理清一些相关概念,建立健康、自我的审美趣味和积极的审美价值观。从而实现审美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其次,“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终极目标:美育教育除了的多元化还要终身化。美育教育不是只停留在学校中的短期教育,而是通过终身学习过程的长期工程。教育家蔡元培当年就看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提出社会美育的想法并加以论证。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社会离不开文化,而文化会伴随人的一生。审美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故而生活化的审美观或美育教育将是一种终身教育理念。因为在人的生命中,物质与精神总是和谐统一的,智慧、知识、技能等这些认知因素因素与人们的价值观、情感、意识等非认知因素也是统一的。教育除了培养工具性的人之外还要培养全面发展,和谐的生命整体,使人的物质与精神生命、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得到充分与自由、全面的会在,这才是教育的本体与终极目标,而这种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人的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是一种体验生命的过程,生活本身就是自由自在的审美教育过程,在现今这个审美泛化的时代,审美的生活为美育教育提供了新鲜的素材,为人们的美育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与生活的对话、学习与倾听,获得了审美的真切感受和体验,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人格得到提升,将人置身于终身化美育教育的境界,完成人一生的审美实践。

参考文献:

[1]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杜威.经验与自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杜威.艺术与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刘悦笛.走向生活美学的“生活美育”观:21世纪如何建构中国的新美育[J].美育学刊,2012(6):30-33.

[8]易晓明.论美育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新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6):97-101.

[9]郭浩.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3-127.

[10]李如密,屠锦红.当代大学美育:价值辩护、困境透视与振兴之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5-98.

责任编辑:张晓辉

Returning to Life World—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AO Li

(College of Marxism,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030, China)

Abstract:“Returning to life world” is the trend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original position of western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give up enlightenment aesthetics paradigm, on the other hand, to reconstruct the connection with life and return to life world. The returning o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to life world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expand the field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change the way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The conne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life world indicates the arrival of a new type of aesthetic view.

Keywords:life world; aesthetic education; multivariate and lifelo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2-0061-04

作者简介:陶莉(1971-),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及美育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教专项资金项目(31920130104)

收稿日期:2015-04-29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让幼儿教育教学面向生活世界
美育教师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质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