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可借助问题创设情境,借助对话创设情境,通过模拟创设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合作学习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5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式,而合作学习下情境的创设却常常被忽略,这使得课堂合作学习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寻求合作学习下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一、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就得深入分析文本,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知识。
(一)借助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创设问题情境
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具有多义性。每个人对它的解读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着个体的独特性。因而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本,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例如,学习《灰椋鸟》一文时,学生对作者是否喜爱灰椋鸟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教师此时可抓住“灰椋鸟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及“它们……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两句,让学生朗读、讨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
(二)利用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偏差创设情境
在理解课文时,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或偏差。教师针对这些观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合作讨论,通过自评、互评或教师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就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借助对话创设情境
对话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这种对话并不局限在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之间,它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
(一)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
师生之间的对话需要平等,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说话的权利。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会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展开合作学习。在语文合作学习中,师生的对话要以恰当的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和轴线。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针对理解李时珍的品质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大家想象一下,李时珍和他的徒弟风餐露宿,在夜深时,仍然在记录药材,你们来谈谈,这一夜对李时珍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学生理解了李时珍的品质,也透彻地理解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二)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征,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的对话,个体与学习小组这个群体间的对话,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获取答案,在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教师可以先联系生活实际介绍“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去讨论互联网有何特点。接着,教师请各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生生之间通过对话,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通过模拟创设情境
通过模拟再现情境,就是依据教学的需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复现出来,使其能够反映出事物的特点。
(一)借助表演再现情境
体验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形式,它可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表演创设情境。表演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它还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可以站在角色的立场上真切地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在学习《蝉与狐狸》时,基于理解故事寓意的学习目标,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蝉和狐狸,再现文中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让学生相互评价,以此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而理解寓意。
(二)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它能调动人的联想和想象力,唤起听者心理上类似的反映,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于音乐善于表达感情,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就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基于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一学习任务,教师进行朗读,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感受月夜的清新和宁静,随之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总之,教师有效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