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文”、“言”的知识讲解与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巧借汉字构造、实施经典诵读、介绍先贤事迹等方法加强文化渗透,能有效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诗文; 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应对考试,更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这是符合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的。[1]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一、巧借汉字构造,渗透文化独特魅力
汉字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造型和优美的音律;形象而丰富的表意功能使得其魅力无穷。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够借助汉字构造的相关知识,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本义,还原古人的生活状态,这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例如,高中语文教学篇目《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句话是“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豚”书本注释成“猪”,“猪”在今天人看来又脏又笨。因此,这句话理解起来,学生就会心存疑惑了。此时只要老师能将“豚”这个字讲透彻,学生就豁然开朗了。“豚”,百度词条解释为“小篆作字形从彖(tuàn)省”;“彖”,《说文解字》注为“豕走也。从彑,从豕省,通贯切”;“彑”(jì),《说文解字》释为“猪头”;“豕”(shǐ)《说文解字》释为“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 在“豕”上面加个“宀”头,就变成了“家”这个字。“宀”(mián),《说文》写为“ ”,注解为“交覆深屋”,表示房子。古人为什么要这样造字呢?那是因为猪在古代是受老百姓欢迎的,老百姓喜欢养猪、吃猪肉,在他们心目中的猪是宠物。因此,房子“宀”里有了人见人爱的“豕”,便有了家的感觉。一家人丰衣足食,其乐融融,这才能够“老有所终”。至此,有了这样的文化渗透,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实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孟子在文中提出的“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思想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又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中,有“迨诸父异爨”这句话,其中“爨”(cuàn)这个字难写,难认。教材注释只是简单解释为“烧火做饭”,这样的注释无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爨”小篆写作“ ”,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只手端着一个锅放在灶台上,灶台下面是一双手往里添加木柴。小篆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人做饭时的情景。
那么,作者在文中用“异爨”表明了什么情感呢?“异爨”课本解释为“分开烧饭,指分家”,不免过于肤浅。课文讲解到这里,老师就可以趁机进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文化。封建大家族是封建社会的社会细胞,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体制,强调家族中心和血缘关系。一个大家族共居一檐之下,同吃一锅之饭,均分所有之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的辞世、人员的增多、矛盾的出现,分家就成了必然。大家走向衰落,小家形单影只,“异爨”成为常态。因此,课文段落的这部分描写,通过“异爨”、“篱”、“墙”的变化,作者反映的则是对家道的衰败的一种感慨,增加了全篇的感伤情愫。这样的文化渗透既增拓展了课堂的知识性,又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明显。
二、实施经典诵读,领略文化精深博大
古诗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如果老师能够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经典诗文,仔细品味,学生就能够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跟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手持其书,目看其字,耳闻其声,心悟其旨,意会其妙的综合性阅读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读书人对著作从字、词、句、段、篇的角度进行由点到面的初探,从字音、词义、段意、文旨的角度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文章的音乐美;养成一种语感,悟出文字的意思;培养一种情感,爱上书香文墨。
执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时,是这样重点落实诵读渗透这一环节的:
首次诵读,感知文本内容,学生很容易弄清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在写。再次诵读,把握诗歌层次。稍加讨论,学生也很快知道通篇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线索,将文本分为四个层次。第三次诵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月下静谧、朦胧、澄澈的优美诗境。第四次诵读,辅之以优美的配乐和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引领学生陶醉于诗歌所描绘的那幅天地相融、色彩绚丽的图画之中。经过这样数遍的诵读,“引导学生借助作品进入作者的思想文化境地,充分认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2],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已经大有提高,可以说民族文化的细胞、作者情感的因子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全身血液里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正确引导、组织学生集体或个体进行经典的诵读,来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这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介绍先贤事迹,感受英魂异样情怀
民族优秀文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部绝世佳作,更有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与他们的感人事迹。比如,临危受命的烛之武,怀瑾握瑜的屈原,沽名钓誉的项羽,隐忍苟活的司马迁,放荡不羁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慷慨就义的周顺昌……他们的英魂与事迹被岁月铸就成一首首千古绝唱,唱遍了华夏大地,回荡在苍穹之下,涤荡每个人的心田。
正因为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事先让学生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当我们教学完古诗文后,再次回头来重读关于作者的资料时,学生便有了更深的体悟。比如在教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时,课前印发有关岳飞抗金的一些资料,自行感受岳飞的爱国情怀。等教学完成后,再次回头重读这些资料,学生便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体悟。此时,我们不妨再向学生介绍一些风格类似的其他作者(比如陆游、文天祥)的资料和作品,供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种“不见其文,先闻其迹”的“先入为主”式的文化渗透,对于学生古诗文的学习能够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延绵不断地代代相传,相当重要的一个作用在于语言具有一种存储文化信息的功能。”[3]因此,古诗文教学不仅要重视文言实词语法的讲解,更要重视其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要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深刻学习、领会古诗文,使之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参考文献:
[1]李玉华.论传统文化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学刊,2007,(14):30~31.
[2]姚磊.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3.
[3]常江虹.现代汉语中的历史阴影——试析现代文学中的语言论争[J].唐都学刊,1999,(1).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小俊(1979—),男,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诗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