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民主”、“公平”有效融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探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
刘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民主”、“公平”等价值观,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本文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分析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中“民主”、“公平”的缺失,从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来探究“民主”、“公平”价值理念的有效融入。
关键词:民主;公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资助政策;有效融入
“民主”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人民(排除奴隶)管理自己的事务。罗尔斯认为“民主是由多项标准构成的多数统治,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有效地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的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成年人的公民资格。”[1]柏拉图认为“公平即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就是各种德行的总称,美国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开篇宣称“公平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主张政府干预要惠顾最少数人的最大利益。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通过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进公平的实现。民主以实现公平为目的,公平如民主一样,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纵观历史,人们关于民主、公平的观念,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范畴,它表示一种不偏不倚并具有一种形而上意义。从社会学角度看,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没有或存在很小经济差距。现实情况是随着东西部地区经济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富二代”和“穷二代”名词的出现本质上反映的就是这种拉大,落实到高校学生资助这个问题上,如果在大学期间不能保证贫困大学生基本的上学所需要的条件,可能使得这种社会贫富差距更加拉大,高校贫困学生成为一个亟需民主和公平的群体。
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处于历史新时期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承担着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公平”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学生资助面达到30%,如何准确、有效地把资助资金落实到贫困生中,意义重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主”、“公平”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融入全过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关键一环。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实际,对“‘民主’、‘公正’融入资助”的必要性、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进行探究,期望能从实践上有助于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找出问题并力求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理论框架,以期丰富相关资助政策的理论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基本完善,但仍然部分存在“民主”、“公平”的缺失,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阶段“民主”、“公平”部分缺失
从时序上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民主”、“公平”体现在起点、过程和结果等三个阶段。目前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很多都是依据学生原籍地所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对学生的经济情况调查表。问题是由于生源地民政部门对贫困生资格认定的标准不同,因为不需要担责,地方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往往不客观,具有随意性和不真实性,这给学校对贫困生资格认定带来很大的主观性,大一刚开学不久就需要认定贫困生,民主评议的时候,虽有具体的评定标准,同学之间不熟悉,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也是一知半解,主要就是由辅导员老师和班委及少数学生参与评定,即使有量化标准和数据支撑,仍然存在“民主“、“公平”的缺失,导致了贫困生资格认定的不民主和不公平性。有的同学凭借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虚假贫困证明和身处中西部落后地区特点,在本身不贫困的情况下可以认定为“特困生”或者“比较贫困生”,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经济资源,这种“贫而不贫”、真假难辨的现象,给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带来更多困难。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认定为贫困生,公共资源无法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调查显示,30%的大学生认为困难大学生群体中有滥竿充数者。”[3]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民主”、“公平”部分缺失
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资助方式主要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源地贷款和困难生补助等几种形式,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条件中,很多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特别是在智和德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比如有的学校为了图省事,采取“一刀切”形式,严格按照智育成绩排名,根据名额要求确定人选,这就使部分来自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失去应该有的机会,同时本学年如有不及则取消下半年的资助的规定,也使部分学生失去本该有的资助,这些不“民主”、不“公平”的规定和高校资助工作的初衷相违背。其次,很多学校规定,只要学生在受资助期间有违反校纪校规行为就要失去受资助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讲,这也并非完全合理,同样不“民主”、不“公平”。我们并非主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以不讲求思想道德情操,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其某一次思想道德行为的失范而剥夺其接受资助的机会,这无法有效体现“以人文本”的人文关怀,也无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后续工作“民主”、“公平”部分缺失
从内容上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主”、“公平”不仅包括物质资助层面,也包含精神帮扶层面、能力提升层面心理疏导层面,高校学生资助应该是全方位的资助,物质资助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而精神帮扶、素质和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才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核心和内在需求。很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方面侧重于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而淡化精神帮扶和心理辅导,事实上很多贫困生多少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忽略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没有能够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有家长制作风的做法对有此类诉求的贫困生来说同样是一种“民主”、“公平”的部分缺失。
针对这些方面问题,笔者认为高校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加大资助投入,切实把好认定关
各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可谓不重视,但不少高校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有数万名学生的高校仅有两三名专门负责贫困生资助的老师,很多时候负责老师把工作推给辅导员,但“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的辅导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故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上力不从心,捉襟见肘。高校应在现有认定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生资助的部门物力和财力投入,把家庭困难认定作为资助土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根据本校实际,探索符合本校实情的认定模式,如可将原籍地的贫困生证明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是主要依据;细化量化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采取“教师、辅导员、同学、室友、家长”共同参与的“民主”、“公平”评价等方式来开展困难认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公平”价值理念有效融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二)细化资助规则,凸显人文关怀
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不少高校资助部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形式单一,照本宣科,存在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未能做到真正的“以人文本”,导致“民主”、“公平”的部分缺失,这让利益相关方的学生无很通畅的表述渠道。高校贫困生资助部门应该做到不搞资助“一刀切”和平均主义,不以智育成绩和德育要求作为资助的必设前提条件,根据每年学生家庭情况变化的不确定性和认定阶段的误差及时调整贫困生人选和比例,规则须有,但也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对待,凸显人文关怀,让有需要的学生有表达自我想法的通道,真正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公平”,让高校资助工作切实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场。
(三)转变资助理念,加强诚信教育
高校资助教育包括物质资助、精神帮扶、素质和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诸多方面,有主次之分,高校资助部门必须能分清主次矛盾,不能只重一端而无视其他,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能在物质资助之后及时跟进精神帮扶和心理疏导,不能让学生因为物质资助产生心理问题,要让物质资助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帮助贫困生在校期间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成为有感恩之心的社会所需人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贫困生,不能有家长制作风,注重“民主”,强调“公平”。资助部门需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催缴制度,设个人信用档案,辅导员老师要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其诚信意识,增加其还贷信心。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公平”有效融入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满足了双向需要,一方面是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本质诉求。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整个阶段,资助部门和辅导员老师需秉持“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同时“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被高校贫困生接受并内化为价值取向。只有当两者真正的契合,“民主”、“公平”才真正有效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
[3]左红梅,李民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平实现途径初探[J].江苏高教,2010(6):121-122.
Abstract:Socialist core values emphasize the values of "democracy" and "equity", and "democracy" and "fair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are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lack of "democracy" and "fair"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democracy" and "fair" value concept from the aid funding policy for poor students.
Keywords:democracy; fair;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iversity funding policy; effective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5-0053-02
作者简介:刘彦(1975,10-),男,汉族,江苏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生资助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b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