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

2016-03-17 11:39陈友坤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学风德育工作

陈友坤

论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

陈友坤

我国德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学生整体学习风气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法律规范分析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出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是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学校应制定德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等建议。

互联网时代;教育法规;德育工作;衡量标准;具体实施方案

一、互联时代德育工作面临问题和挑战

教育历来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延续或者创造人类文明的优势,以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共同增进人类的幸福生活。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能创造出财富和奇迹,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教育事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行后,我国又陆续颁行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形成较完备的教育法规,为贯彻依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依据。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17条第1款:“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德育居首位,智育是关键,体育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共存于对学生教育培养之中。学校培养人才犹如加工产品,只有智育和体育但缺乏德育培养的人是“危险品”,只有德育和体育但缺乏智育的人是“次品”,只有德育和智育但缺乏体育培养的人是“废品”,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合格产品”。培养“合格产品”是所有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危险品”是任何学校都力当杜绝的。至于“次品”和“废品”,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转化为“合格产品”甚至“优质产品”。例如,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半身瘫痪坐在轮椅上,却以自己卓越的努力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并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成为举世闻名的“优质产品”。美国的海伦·凯勒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小女孩,本来前途一片黑暗。在老师耐心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博士。这两则事例表明,身残志坚者也可以创造成就。而唯有德育缺失的人,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比如,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出的人是建设者还是破坏者,关系到一个人的才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成败。

互联时代,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的教育同样面临困难和问题,原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都在经历一场变革。许多学校开始关注,如何在全球大背景下培养出能胜任未来工作与竞争的合适人才?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一些改革,想让学校的办学更具特色,让老师更爱教,让学生更爱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然而,许许多多学生在智能手机的强烈冲击下纷纷成为低头一族。他们吃饭、睡觉和上课都离不开手机,心思几乎都在手机上,变得不是人控制手机,而是手机控制人了。人不是手机的主人,反而委身成为手机的奴隶。互联网上的信息每天层出不穷,铺天盖地涌来,许多好玩的游戏、好听的歌曲、疯传的消息和好看的影视剧让许多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流连忘返。市场经济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信息在社会中传播开来,使不少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价值。他们经常上网、逛街、网购、闲聊、玩耍,讲究打扮和享受,把家长的殷切期望和老师付出的心血打得“落花流水”。产生了学习上的厌烦情绪,更使他们夸大并传递着不良情绪,不向优生学,而跟差生比,是非荣辱观念不分。一些学习较差和表现较差的学生更如朽木逢“春”,变得异常活跃和狂妄,一些学习较好和表现较好的学生也受影响产生动摇,一些学生陷于孤独和自卑等负面情绪的烦恼中,对现实失望和对未来迷茫,极大地破坏了学风,也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急切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真诚关怀和有效帮助。

新的困难和问题带来新挑战。学校如何正确审视评估当前面临的困境,思考应对之道?学校需要学生明确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什么?学生的价值观如何有效引导和化为行动?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态度出现哪些新变化?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标准是什么?面对各种信息的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积极参与活动并提高相应的品质和判断力?如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和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指导?如何优化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新课题都对学校必须开展实际有效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让每个人都成为需要学习的人。大家都要树立学习价值观。一般情况下,老师比学生更加见多识广。但不可否认,一些学生接触的人和事比一些老师还多,一些老师缺乏学习和包容的心态,没有较高的眼界和格局,往往以为自己是权威可以发号施令,以为学生无知幼稚不能平等深入交流,总是以固有的一些观念反复说教学生,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无法接受,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时代变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互联网普及了,信息透明了,许多人都有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也有自己相对陌生或无知的领域。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体现了唯道理知识是问,跟柏拉图提出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徽以三本书为背景分别刻上VE、RI、TAS,组合成拉丁文就是“真理”之意,成为哈佛大学的校训。韩愈在《师说》中还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互联时代时代真正需要师生教学相长了,并为此做好准备。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必须准备好,以新的理念有效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或成功,收获有价值的幸福人生。

二、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标准

2007年6月1日起,我国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3章第17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第18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第19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第20条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2015年4月24日起,我国颁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34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36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37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1999年1月1日起,我国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39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法规非常重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是否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能否培养合格人才。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才能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出合格人才。低质量低水平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无法完成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有鉴于此,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价值取向的重大问题。那么,什么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标准呢?笔者认为,衡量德育工作的成效,是要考察能否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大成功。这是因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提高要靠学习——形成一种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有了这种学风,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氛围,就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用勤奋去叩开知识的大门,用刻苦去抒写生命的辉煌。众多的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真理,学校里的正气就会上升。学生对学习有着越来越多的认同感,就会见贤思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把好习惯带入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成功。我们从很多名牌大学的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中可以看到,从许多普通大学的勤奋好学的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一流的学风造就一流的人才。

与此相反,不能够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大失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要事事亲自实践以获真知,那是既不可能也不可取的。假如一个人能够惜时好学,少走弯路或错路,则可多创造成才机会。学校是学习的理想场所,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电脑和其他文化资料,以及一大批教师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群,也提供了安静求学的环境和设施,具备了培养学生成才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应当勤奋好学,如果,学生不学习,就难以成才,学校也不成为学校了。我们无法相信,一所没有良好学风的学校会是一所好学校,由这样的学校组成的民族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从名牌大学的一些不努力不勤奋好学的学生身上,以及从许多普通大学缺乏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中可以看出,缺乏一流的学习就缺乏一流的人才。

由此可见,能否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是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学生能不能成才,为社会做大贡献,真正的差异和分水岭就看是否勤奋学习。一个人不断勤奋学习,总是能够收获成功,而不持续勤奋学习的人则很难与时俱进,无法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历史的教训一再深刻表明,灾难不幸总是与愚昧无知相伴而行。因此,学校应当努力改善育人环境,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努力,在刻苦勤学之中求神圣,共同用良知和智慧去锻造一个坚定的未来,更加成熟和自信地做一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和危机感的高素质的人。正如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才要努力兴办教育,开启民智,走向自由、民主和科学发展的明天!

三、学校制定德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应把能否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建立一个学生网,分成小学、中学和大学三大类别,按省份设立发表文章平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国还有一些贫穷落后的乡村地区,学生看不到丰富图书,更谈不上使用手机获取信息。政府要加强拥有一定数量藏书的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建立互联网平台供学生学习和研究使用。在手机普及的地区,学校要鼓励学生正确善用手机获得有效信息,不做违法犯罪之事,珍惜互联网带来的可以快速获得信息的便利,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学习研究。国家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确定后,学校应行动起来,关注学生的状况并对学生依法进行教育引导。国家发展素质教育除了课内外教育教学外,还要求学校和老师重视对学生社会生活方面的必要引导,维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丰富的情感和适应力,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学校还要重视塑造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和判断力,让学生学会赏识生活,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忍耐,带着感激的心情过好每一天,努力每一天,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依法制定德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正确价值观引导。学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结合以下三个重要方面提出相应的灵活多样的实施细则:

一是学习价值观学习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必修功课。一个人能不能成长、成才或成功都跟学习密切相关,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也跟学习密不可分。学习不一定让人功成名就,但是,学习一定能够让人成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许多人过得不好,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因为学习还不够。学校教育要努力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除了书本,还有生活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敏锐的批判力和创新能力,追求真理,学以致用,阳光心态,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发展和迎接各种挑战打下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学习要追求积累和创新价值,要继承、批判和创造。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善人品、性格、信念、兴趣、人才素质和人际关系。

二是学习要求。学校强调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高的价值追求,并竭尽所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会学生撰写论文,或进行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怀着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追求知识和科学真理。为了检验大家学习的效果,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或写论文,有针对性地分配给他们解决某个小问题的任务。小学阶段边玩边学边锻炼身心,毕业前需要完成一篇有自己想法和创意的文章并发表在学生网;中学阶段广泛阅读培养兴趣,边学功课边强健身心;初中和高中各完成一篇解决某个问题的论文并发表在学生网;大学阶段完成两篇研究论文并发表在学生网,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看待。这些论文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论题进行科学研究,要求附上参考文献,强调要有核心观点和创意。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和创造,国家或学校对学习表现和创造力突出者要实行奖励制度。

三是学习评价。学校要正确看待应试教育的利弊,革除弊端。应弱化考试,降低考试的难度,把考试当做一种基本素质检验。取消高考作文考试,改为课题研究的论文考试,单独设立一门课程,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潜力。大部分学生只要能够及格,就算通过了素质测验。学校也要评价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程度,强调改善体质即可,没有统一标准,让大家可以开心地从事各项活动和培养真正有益身心的好习惯。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前的体检数据收集和一段时间锻炼后再次体检数据的对比,合理评估实际效果。学校要改变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论文中发现可选之材,选拔出优秀人才进入名牌大学进行深造。如此一来,学生的发展就有多种可能性了,每个人都可以快乐健康自由成长,以自己的特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有用人才,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成功,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福音!

总之,学校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成长为合格公民。学校确立德育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后,将能够形成集体勤奋追求知识的学风,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大成功。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精力旺盛的学生引导到无穷魅力的知识海洋里进行学习和创新,可以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发展。正所谓“高山不拒细土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只要本着博采众长、虚心办学的思想特色和博大精神,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就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学生、学校和国家的前途就一定更加辉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最新修正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4]陈晋胜,主编.新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最新修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泉州经贸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5.046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学风德育工作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