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严复,探索变译之道
——《严复变译思想考》评述

2016-03-16 16:38张文鹤文军
外语与翻译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达雅严复语言

张文鹤 文军



还原真实严复,探索变译之道
——《严复变译思想考》评述

张文鹤 文军

1.引言

自严复《天演论》正式出版以来,“信达雅”备受关注,甚至被视为衡量译作优劣的金科玉律,但百年来对其的辨难和问难声亦不绝于耳。而被奉为“译圣”的严复却迟迟没成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黄忠廉教授专著《严复变译思想考》(2016)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可算是继《翻译变体探究》、《变译理论》、《应用翻译学》后作者在变译领域内执着探索和严谨治学的又一力作。它以严解严,系统、真实和全面地探讨了翻译家严复的变译思想,并结合语料库探索“信达雅”之真谛,揭示“达旨术”之奥妙。本文首先将介绍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评论。

2.内容介绍

全书正文部分包括前言、4章与尾章,此外还有3个附录。

第一章介绍了重识严复思想的缘起与收获。第一节开篇指出,虽然思想蕴含理论元素,但翻译思想并不等于翻译理论,因为从思想到理论的过程需要经过概念化、系统化、假说验证与逻辑推演等过程。在第二节中,作者介绍了重读与重识严复的起源与所做的反思,并由此获得以下五点认识,即细读翻译家的译著以深究其思想之真谛;严复的变译法是特定条件下、特定程度上的翻译策略;有必要总结“达旨术”并探究其具体操作理据;翻译家研究应该综合考量其“所言”与“所为”;视“达旨术”为二十一世纪翻译活动中文化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章可视为全书的研究背景和思想基础。

第二章为全书的核心,在严复《天演论》变译语料库基础上,重点探究“达旨术”、“信达雅”、两者间的关系与严复变译思想体系。作者本着以严解严的原则,结合《天演论·上卷》语料重点考察“达旨术”之七大变译策略,即增(写、释、评)、减、编、述、缩、并、改的运用情况。这不但包括对各策略使用频次的统计,还有对其语表形式、操作方式与功用的详细分析。其后,作者指出百年来对“信达雅”的探讨大多流于表面,未有系统性求证与例证,因此他从《天演论·译例言》出发,结合严复之所译,逐一分析“信达雅”的内涵。经过对《天演论》内容构成、各章节本文与案语数字的宏观统计,作者发现严复译作只取了原作约四分之一的内容,再经各种变通策略给原作增加了大部分内容,其中最显眼的便是案语。因此,严复的“信”实指“部分忠实于原作和取信读者”(P.131)。作者对《天演论·译例言》中“达旨术”相关内容进行精细分析并结合严复译例,提出严复的“达”指“达传播原作之要旨,达服务读者之宗旨”(P.136)。作者分析“尔雅”一词后提出严复的“雅”指规范文言,即秦汉前通用的文字,并从受众和语体的社会地位两个层面解释了使用汉以前语言的原因,并从组织和表达两维度分析了严复所译中“雅”的语言表现。在第三节中,作者厘清“信达雅”与“达旨术”的关系。他首先指出“达”是“信达雅”之轴心,并通过译例论证了“信”和“雅”为“达”服务,并受其牵制。然后,他主张“达”是“达旨术”的灵魂,“达旨”蕴含变通策略,并借助《天演论·上卷》中变译与全译使用频次的统计,指出变通策略的使用均出于“达旨”考虑。最后,他指出“达旨术”与“信达雅”间的内在一致性,即“达旨术”是“信达雅”思想下的变译策略,而“信达雅”是产生于“达旨术”的变译思想(P.154)。第四节重点论述了严复变译思想体系的建立过程。虽然“信达雅”具有高度概括性,但因内在含糊性而有待系统化。作者通过词源学对“变”、“通”、“达”关系进行考辩,主张“变”是动因,“通”是手段,“达”是目的,并以此基础提出由“信达雅”变译思想、“达旨术”变译策略和译写、评译、编译等在内的12种变译方法构成的变译思想体系,揭示由此产生变译理论的过程。

第三章追溯了严复变译思想的来源。严复的翻译实践由全译和变译两部分构成。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严复的全译实践,指出其全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译,而是类似摘译、近乎述译与融汇于变译的全译。其后,他考察了严复的变译实践,从社会环境与个人阅历出发探讨《天演论》变译操作过程,并指出《天演论》后严复本着“保重强国”主张变译了7部作品。第三节对《天演论》开译时间进行考辨,并从社会环境、个人努力与读者需求三方面分析了严复变译实践胜出的原因以及《天演论》的成功对其变通策略的后续拓展与实践的意义。第四节指出严复变译思想的产生既有本土经典的熏陶,也源自中西文化的会通。作者从鸠摩罗译经和明清传教士科技翻译实践中追寻变译的痕迹与理据,主张严复受到古代翻译思想的影响。此外,作者还反驳了严复三字说与泰特勒三原则之间的师承关系,指出严复的思想扎根于中国传统译论的土壤中,有别于西方。

第四章梳理了百年来对严复翻译的研究,以厘清严复变译思想的历史脉络。第一节从历时角度呈现了对“信达雅”内涵与作用、联系与区别这两个问题的辨难,指出大部分学者的阐释都在“全译”框架内进行,未能揭示“信达雅”之真谛。第二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译界与思想界对“信达雅”的辩护与问难,指出大部分论点都栖居在“扬信抑雅”(P.221)的主流全译话语中,缺乏“听其言,观其行”的实证性考察。第三节重点回顾了对“达旨术”研究的历史过程,提出研究“达旨术”策略有“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吸收国外信息”的现实意义。在第四节中,作者从作为变译大师的严复、作为文化之译的严译和思想升华为理论三方面论述了变译论的诞生,并强调变译是“特定条件下、针对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攫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P.236),它不但拥有巨大研究潜力,而且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译学研究新领域之一。此外,本书的尾章以类似摘要方式对全书的立题与方法、核心内容与观点、意义、创新与问题等进行概括,使全书颇具有机性与完整感。

3.本书评述

本书从概念辨析、个案研究、历时梳理、语料分析等维度对严复变译思想体系做了系统、真实和深入的考察,是翻译家研究与变译论领域一本不错的书。其主要的学术价值与特色归纳如下:

第一,深入探讨与阐释严复变译思想有利于完善与丰富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虽然中国译论不如西方译论体系化和具体化,但中国翻译思想史却也源远流长。罗新璋认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新璋 1984 :19)。但不可否认,传统上对翻译思想的讨论均在“全译”框架下进行。严复是一代变译大师、文化翻译的先驱,其变译本在中国翻译、思想与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透过其翻译实践,揭示“信达雅”思想与“达旨术”策略间的关系,不但有利于还原真实的严复,而且还能为其变译思想确定历史坐标,从而确立严复翻译思想体系在中国特色译论中的地位。此外,严复的“达”包含一种目标功效,即翻译之目的性,这主张与西方当代功能派翻译思想不谋而合,而其“雅”,即“近乎雅正,合乎规范”(P.139),与描写翻译学“翻译规范”中“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在一定程度上同气相求。严复的这些翻译思想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是对变译现象、原则与策略的一种共性把握,也是对中国译论的丰富与补充。

第二,变译论的确立解释了变译现象,更好地指导变译实践,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落实。霍姆斯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指出,翻译研究旨在“描写我们经验世界中特别的现象,并确立一些普遍原则以揭示或预测上述现象”(Holmes 2006: 71)。变译理论是变译实践的概括与升华,而“达旨术”是特定条件下文化互通与信息攫取的必要策略,对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现实意义。自2011年提出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翻译息息相关。然而 “走出去”的总体效果和外译典籍的接受度与预期有不少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范围有限,文化外译策略与质量有待改善这一事实。如果说全译是解决语言转换问题基础上兼顾文化问题,那么变译则更多关注文化层面,根据特定时期里特定文化受众的需求,通过攫取原文的内容,化繁为简、传达主旨信息与意义,以突破文化交流障碍。因此,译者可在特定时期,遵循“信达雅”变译思想,借“达旨术”策略突出原作的使用价值,满足读者的特殊需求,追求翻译的社会价值与跨文化效益。

第三,它对翻译教学,尤其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有多方面的启示。首先,变译论解构了学生对于翻译 “以信至上”的观念,不但为解释某些特殊翻译现象(如新闻编译)提供理据,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翻译活动之多元化与多模态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职业翻译现状,增强自我概念与自信心。其次,将变译论纳入翻译课程,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在应用翻译占据国内外翻译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语篇主题、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受众等因素适时以专题形式讲授严复变译思想、变通策略,并将其迁移至现实文本的翻译之中,使学生能熟悉并有的放矢地使用各种变译方法,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再者,变译论对教材编撰也有启示。周兆祥在《翻译与人生》中写到,“译论研究和翻译教学依然只钟情于全译的方法,学生下意识地接受了全译为正宗正常的翻译方法,未做过变译训练,但学生毕业后不少人要做变译工作”(周兆祥 1998:39)。因此,教材编撰过程中,编写者除关注全译中译文与原文之间忠实度与语际连贯外,可适度考关照文本外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诸多因素(如翻译目的、翻译任务、受众等),尽可能多涉及翻译变体训练,让学生在提高实际翻译能力同时,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主体意识与服务意识,以培育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

第四,详实的例证分析与体例设计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语料库将全译与变译语料平行比较,对各语篇单元进行穷尽性剖析,如实地对《天演论》变译策略进行描写、统计与分析,追寻其变译的轨迹,还原真实的严复,揭示其变译思想的真谛。书中章节编排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式思维贯穿全书。此外,书后的参考文献与三个附录中列有严复研究的重要论文、著作与语料,对严复及其变译思想研究者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但也应该指出,本书亦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指出,“做个案研究,有个缺点,就是只能就事说事,不能人为地求全面,只能就其深挖”(P.2)。除个案研究的琐碎性与微观性外,从《天演论》中总结出的严复变译思想是否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还需要进一步借助其他译著进行验证与升华。此外,书中大多是基于文本对严复思想观念进行归纳与对比,缺乏“更为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张汨、文军,2014)。在将来研究中,不妨考虑借助过程研究范式和其他学科(如认知科学、社会翻译学、翻译手稿研究等)对严复创造性翻译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其次,本书未讨论变译与全译间的关系,而变译形式的分类标准也不大明确,各类别间不乏重叠之处,有待更细致更全面的划分与研究。再者,由于《天演论》变译本自身的语言文化属性,加之年代久隔,作者对于严复变译意图的领悟与揣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年代语言变体间语内阐释的限制,需进一步进行互文关照以佐其证。最后,正如严复所言,变译是特定环境下的“不正之法”,在教学与实践中需强调其特殊性与文体适切性,防止将其过度泛化,让“非文本目的”无度凌驾“文本目的”(即看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之上(曹明伦 2007)。

4.结语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颇有价值的翻译家个案研究专著。它通过严复“所译”审视“所言”,为百年来“信达雅”翻译思想正本清源,借助语料库考量严译中的“达旨术”变通策略,并以此建立严复变译思想体系。它对翻译研究者和教师来说颇具启发性与参考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翻译家研究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

Holmes, J.S.2006,Translated:PapersonLiteraryTranslationandTranslationStudi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曹明伦,2007,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兼评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和意大利谚语“翻译即叛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 1-5。

黄忠廉,2016,《严复变译思想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新璋,1984,《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汨、文军,2014,国内翻译家研究现状与流变趋势[J],《中国外语》(4): 97-104。

周兆祥,1998,《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张文鹤: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

文 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地址: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深化与细化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译论的社会文化批判”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YJA740060)。

——《翻译研究必备》评析

赵 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进入多元化时期,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并行不悖,各流派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内部差异较大,而且在研究对象、学科背景和研究方法上相互重叠。特别是90年代以后翻译学的发展趋势,译界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无论语言学派、文艺学派还是文化学派,至今并未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统一的解释性理论,翻译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静点。在这一背景下,《翻译研究必备》(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必备》)对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总结,为读者指出了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必备》由美国学者波尔曼(Sandra Bermann)和波特(Catherine Porter)合编,共收录45篇独立撰写的翻译研究论文,汇集了国际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委阵容强大,撰稿人大多是国际翻译界的领军人物,包括贝克(Mona Baker)、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曼迪(Jeremy Munday)、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波尔曼(Sandra Bermann)、波特(Catherine Porter)等。这些撰稿人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部分撰稿人来自土耳其和中国香港地区。《必备》所收录文章虽出自不同学者,但体例精严,有议有叙,内设层次标题,末尾提供参见、注释和参考书目,展现了引领前沿、丰富多彩的翻译理论或实践研究成果。

1.《必备》的主要内容

《必备》收录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翻译研究途径”和“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属于理论探讨,“翻译的类型”主要探讨各类文本的翻译实践。这三部分相互补充,不仅汇集了富有特色的具体研究,也展示了这门新兴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翻译研究途径”展示了翻译理论研究的不同途径,细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翻译史和翻译理论”通过梳理翻译史实,探讨了较为宏观的问题,如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再现“他者”、语言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翻译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等。第二小节是“翻译研究方法论”,集中梳理了翻译教学和研究中有特色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不断改进的语篇分析方法、布迪厄的社会学方法、以译文为主的文体分析、认知心理学研究,特别是神经系统科学对译者任务的描述和解释等。在信息技术时代,翻译文本经常具有多模态特征,融合了语言及非语言符号(声音、图像、动作、色彩等)。《必备》中的多模态(multimodality)文本翻译研究从跨学科和跨符号学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小节“翻译技术”首先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历史,随后探讨了“块状化”(chunking)和“本地化”(localization)等翻译形态。

第二部分“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展示了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细分为四小节。其中第一小节“翻译的跨文化视角”不仅考察了当前的跨文化翻译研究,还回顾了世界主要翻译传统(如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跨文化视角。第二小节“翻译与后殖民”集中研究后殖民和殖民帝国带来的语言和文化不平等现象,以及这种不平等对人类翻译实践的深刻影响。文章呼吁译者对原文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深入解读,这需要译者克服把异质文本同化为本国文本的倾向。第三小节“翻译中的身份认同”不仅研究了文学文本中人物的角色,也考察了译者、出版商和读者在语言和“身份”的再现及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小节说明,翻译是一种富于变化的产出(productive)活动,而不是复制(reproductive)活动。第四小节“翻译与世界比较文学”聚焦翻译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史上所起的作用。

第三部分“翻译的类型”分为三小节,主要关注不同语言文化语境下具体文本类型的翻译实践,对历史上的翻译思想进行批判和拓展。其中第一小节“多样化翻译实践”不仅介绍了学术论文的翻译,也介绍了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翻译的特点,甚至论及译界探讨不多的伪翻译。本小节也探讨了影视翻译中涉及的符际翻译,考察了中国古典文学书画一体的语义-视觉功能及其文字和形象的互动效应。第二小节“宗教翻译”则探讨了《圣经》、《古兰经》以及佛经翻译。该小节也通过不同语言文化及宗教传统中丰富的翻译实例讨论了殖民时代和后殖民时代的宗教翻译策略。第三小节“语内翻译和历史问题”有针对性地质疑并拓展了雅各布森的语内翻译定义,即用同一语言转换说法。本小节收录的文章提出了语言的多样性(multilingualism)问题,同时提出了语内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问题。

2.本书的贡献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是一个非常宽泛、非常笼统的说法,前后也有发展变化。但文化学派的共同特点是:1)研究的对象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强调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翻译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冲突和权力关系较量;2)从原文中心转向译文中心,从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研究;3)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的跨学科性,即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资源、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必备》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深化和细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书的探讨延续了文化研究的热点议题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二是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贯穿了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2.1 本书延续了文化研究的热点议题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注

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不仅涉及语言学和文学,还有民族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乃至国际政治学等,成了一门名符其实的综合性学科。正像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所说:“翻译研究现在意味着(自认为)与翻译有任何关系的任何东西。”(Bassnett 1998: 1)后期的文化学派日益脱离文本,越来越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主要关注政治、权力、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必备》所有主要议题,如翻译伦理研究、身份认同研究、翻译与全球化等仍延续了文化学派的主要理论兴趣,而且这些问题在实际讨论中往往相互纠结在一起。

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关注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爱尔兰翻译理论家克罗宁(Michael Cronin)在其专著(Translation and Identity)的序言指出“如果以前意识形态是影响政治交流的主要方式,那么身份认同的问题现已取而代之”(Cronin 2006:1)。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Edwin Gentzler)在Translation and Identity in Americas 一书中也强调Identity的重要性(Gentzler 2008: 180)。《必备》中有关身份认同研究的最新成果说明,不仅翻译研究和移民(migration)研究相互影响,和社会性别(gender)、性(sexuality)研究之间也在相互作用,而译界对这一问题有着日益浓厚的兴趣。每个具体研究都在关注译文和译者采取何种不同方式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改变了原文,为理解译者主体性以及译者采取的变通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翻译伦理研究是当下翻译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后殖民主义翻译伦理反对文化霸权和文化颠覆,提倡尊重差异和多元共存,最终会促成东西方文化从对抗走向对话。“重新思考翻译的伦理”是《必备》的主要理论新意之一。《必备》的相关讨论认为,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翻译的伦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翻译虽然已经不再囿于严格的对等或忠实标准,但仍然需要表现出对原文的尊重,对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差异持开放态度,对译文的文字变化保持警觉。《必备》的部分文章表达了后殖民主义翻译伦理:翻译不妨通过异化的手法,通过脚注和前言声明自己来自异质文本,而不是把原文不留痕迹地化为本国文学。译文也不妨把不易理解的地方明确标注出来,供读者自己揣摩。这些作法凸显了译文的居间性质和对话属性。

克罗宁(Michael Cronin)在其专著《翻译与全球化》(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一书里提出了“作为翻译的全球化”概念(Cronin 2003: 34)。英籍奥地利翻译学者斯内尔一霍恩比在《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中把近十年翻译研究的新发展归纳为两个基本的转向:实证转向与技术和全球化转向(2006: 115)。《必备》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地方语言和世界语言、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以及日益英语化的语境下的“认识论遮蔽”(epistemicide)。《必备》中有关杂合文本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21世纪文学和翻译中的语言多样性。“全球语言和地方语言”一文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地方语言和世界语言的作用。

2.2 本书突出文化学派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即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资源、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某一学科。《必备》的45篇文章均显示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的跨学科、多学科特点,具体包括文化学、哲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语言学、翻译技术等等。其中文化学、伦理学角度的研究已如上述,下面重点探讨社会学角度的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近来在借鉴社会学理论重新审视翻译行为的社会属性。《必备》的不少文章都在强调翻译活动的协作特征,指出在翻译和文本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角色——译者、编辑、出版商、插图画家、律师、经纪人和市场分析师,这种种角色已经充分说明了译者地位的复杂性,也说明了读者阐释的重要性。由于读者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在特定时间、地点解读译本,译者必然需要关注这一系列角色可能采取的行为和处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居间文本(intertext)。这种协作的视角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当代翻译活动中越来越复杂和重要。这些新技术和翻译研究的新兴趣已经全面改变了世界翻译的面貌。《必备》指出,重新思考译者和其它角色的关系也会影响未来的翻译教学。

3.《必备》的不足

3.1 欧美等国仍然主导着翻译研究话语权

本书提倡翻译研究的全球化视野,整体意识是去欧洲中心主义,文集中收录的部分论文论及阿拉伯、土耳其、非洲、日本、印尼、中国等国家的翻译活动,的确显示了后殖民翻译研究对欧美以外地区语言文化的关注。但撰稿人仍然以欧美国家翻译学者为主,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只有个别撰稿人来自土耳其和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而且主要探讨具体文本的翻译实践。比如来自中国香港的一篇论文论及影视翻译中涉及的符际翻译,另一篇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书画一体的语义-视觉功能及其文字和形象的互动效应等。《必备》中较为宏观的理论综述,仍由欧美国家的翻译领军人物执笔。如“口笔译研究的进展”就由贝克撰写。在后殖民主义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曾经的弱势语言文化在翻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渐提升。但整体而言,《必备》仍然展示了英美等主流文化的翻译研究成果,英美等国家仍然以绝对优势主导着翻译研究的话语权。

3.2 文化学派的收录内容庞杂重复、分类不清

如上所述,《必备》主要延续了文化学派对政治议题的兴趣,凸显了翻译研究的现实指向,说明翻译研究正在跟进全球化时代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但另一方面,翻译研究无限向外扩展,过分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必然导致模糊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边界。从《必备》收录的理论部分“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来看,翻译研究像是在给文化研究做注脚,而没有属于翻译自身的独特话题。另外,《必备》收录的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上相互重叠,难以构成各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导致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过于庞杂,令人无所适从。比如“翻译研究途径”的第一小节“翻译史和翻译理论”通过梳理翻译史实,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再现“他者”、语言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翻译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等。而“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中收录了“翻译中的身份认同”和“翻译与后殖民”也在集中探讨后殖民和殖民帝国带来的语言和文化不平等现象以及这种不平等对人类翻译实践的深刻影响。同样,“翻译研究途径”和“翻译的类型”里都有专文探讨符号学角度的翻译研究。这体现了目前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一个特点,即研究途径、角度、方法和研究内容相互重叠交叉,翻译研究各流派混同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当然,这与其说是本书的不足,不如说是文化学派自身的特点。

3.3 语言学派收录过少且成果滞后

语言学曾经是翻译研究的主要上位学科,随着翻译研究日益转向文化,最近二三十年来,一批最早从语言学立场出发研究翻译的学者,如哈蒂姆、梅森、豪斯、斯奈尔-霍恩比、莫娜·贝克等,也透露出文化转向的迹象。与此同时,功能主义语言学自身也在经历文化转向,出现了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等跟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密不可分的新研究领域。语言学派现在也仍然是和文艺学派、文化学派并行不悖的主要翻译理论流派之一。贝克说过:“在当前这种跨学科的氛围下,如果说还能谈得上比较清晰的理论途径的话,那么语言学途径就仍然是翻译研究最富有成效的理论途径之一”(莫娜·贝克尔 2005:56)。但和文化学派、文艺学派相比,《必备》中的语言学翻译研究仅收录了三篇:“翻译中的语篇分析”和“翻译是高端的语篇加工”和“翻译的风格和翻译中的风格”。不仅收录数量过少(“翻译和比较文学”则收录了7篇文章),从题目上看这三篇文章都是以语篇语言学和文学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研究,未能反映功能主义语言学的最新进展。对照2009年出版的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第二版,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仍举足轻重。2013年出版的翻译研究入门工具书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语言学仍然翻译研究的最主要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收录了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角度的翻译研究。因此整体来看,《必备》对翻译研究的三大主要流派收录不够均衡,对语言学派收录不够前沿。

4.对翻译研究的未来展望

翻译往来于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汇地带,在全球化语境下成为文化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渠道,研究翻译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语言文化上的求同或存异是全球化的时代主题,它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反文化霸权、文化身份认同、翻译伦理研究共同构成了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文化研究中的各项议题必然是未来翻译研究的长期研究焦点,和比较文学、语言学的研究途径融通、合流,共同构成翻译研究的完整景观。可以判断,未来的翻译研究仍将以多元化、跨学科为主要特点,包括研究课题和研究途径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这一方面证明翻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翻译研究的挑战和潜力所在。

参 考 文 献

Baker, Mona & Gabriela,Saldanha.2009.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2nd ed)[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Bassnett, Susan & André,Lefevere.1998.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C].Clevedon: Mutilingual Matters.

Bermann, Sandra & Catherine,Porter.2014.ACompaniontoTranslationStudies[C].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td.

Cronin, Michael.2003.TranslationandGlobalization[M].London: Roultledge.

Cronin, Michael.2006.TranslationandIdentity[M].New York: Routledge.

Gentzler, Edwin.2008.TranslationandIdentityintheAmericas:NewDirectionsinTranslationTheory[M].New York: Routledge

Millan, Carmen & Francesca,Bartrina.2013.TheRoutledgeHandbookofTranslationStudies[M].New York: Routledge.

Snell-Hornby, Mary.2006.TheTurnsofTranslationStudies:NewParadigmsorShiftingViewpoints[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莫娜·贝克尔,2005,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J],《外语研究》(3)。

(赵 巍: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16-09-28

通讯地址: 264209山东威海文化西路180号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2016-07-14

猜你喜欢
信达雅严复语言
语言是刀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信达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韩互译之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浅谈“信达雅”
——以翻译《沉默的大多数》为例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