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华
国防科技大学
认知构式语法研究新动向
——构式义的实验研究
徐维华
国防科技大学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依赖语言直觉的内省式分析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研究者趋向于利用实验手段验证其理论,认知构式语法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以构式义(constructional meaning)的研究为例,介绍认知构式语法的实验研究。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构式是形式/功能和意义的配对,具有独立于各构成成分的整体意义。研究者通过不同的实验范式证实构式义的存在及其在句法语义加工中的作用。文章选取代表性的实验进行分类介绍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认知构式语法,构式义,实验研究
认知语言学从早期以语言学家内省的方法为主,经历数十年时间,已经发展为目前各种研究方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尤其是实证的方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和结论越来越有说服力。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依赖语言直觉的内省式研究方法受到更多的挑战,研究者趋向于利用实验手段验证其理论,以Lakoff和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的研究也不例外。
“句子意义从何而来”是语言学家想要弄明白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接受词汇提供概念和意义的观点,认为句法结构仅仅是将词汇的意义组合起来,本身并没有意义。词汇,尤其是动词能够提供和预测句子的意义,动词的词汇表征规定(或投射)句子论元的数量和类型,因为论元与动词所描述的事件中的参与者相关联,所以是动词规定参与者的数量。同一动词的不同论元结构可以经过词汇规则进行转换,不同的转换体被认为表达的是同一意义。Chomsky(1965)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认为,双宾结构和介词与格结构(即dative construction, 也称prepositional construction, prepositional object construction等)可以互相转换而不存在意义差别,他们把与格结构看作是与双宾结构具有相同意义的转换体,如“Mina sent a book to Mel”是“Mina sent Mel a book”的一个转换体,认为二者在语义上没有区分。
但是句义完全来自于词汇(尤其是动词)的思想受到批评和挑战,因为有两种现象显示动词的预测力并不像传统理论设想的那么强大,其一是动词可出现在比通常设想的论元结构之外的更多构式中;其二,即使是论元结构可以互相转换,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它们的意义实际上是具有系统差别的(Bencini & Goldberg 2000)。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构式有其自身的意义,抽象的论元结构类型具有意义,其本身应被看作是语言单位。构式义不等于构式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符合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原理,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构式义是独立于具体词汇而存在的。根据认知构式语法,构式义对句子整体意义有贡献,并且限制着进入构式的动词。句子的意义来自构式义和词汇义(lexical meaning)的相互作用。
我们以双及物构式和致使移动构式为例,看Goldberg如何分析构式义对句义理解的贡献。她分别举过以下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构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1) a.Sally baked her sister a cake.
b.Frank sneezed the tissue off the table.
(Goldberg 1995: 141, 152)
bake一词本身并没有表示“某人通过烘烤使得另一人得到某物”之意,sneeze也没有“某人通过打喷嚏使得某物离开某地”之意,那么,(1)a中Sally烘烤的蛋糕转移到她姐妹手上的意义是怎么来的?同样地,(1)b中Frank通过打一个喷嚏使得纸巾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意义又是怎么来的?Goldberg(1995)指出,正是构式提供了这种意义。双及物构式有表示“物体(成功地)转移”之意,英语中的致使移动表示“致使某人(某物)移向某处”之意,动词进入构式中,词汇义与构式义相互作用,词汇与构式都对句义有贡献。
早期关于构式义的研究通常建立在语言学家本人的内省式分析之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积极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探求、比较构式和动词对句义理解的贡献,以此证实构式义的存在及其对句法加工的意义,为内省式分析的结论提供证据,进而验证构式语法的基本主张。目前构式义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有心理语言学方法和神经生理学方法。心理语言学方法包括离线(off-line)或在线(on-line)的各种行为实验,如句法语义判断,句法分类或启动等;神经生理学方法主要是事件相关单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下面我们介绍几个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实验研究。
2.1 行为实验
2.1.1 离线实验:构式分类、语法语义判断
在研究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的实验中,Bencini & Goldberg(2000)进行的分类实验是第一例以构式语法为指导并明确以构式义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该实验以四个动词(throw, get,slice,take)和四种构式(及物、双及物、致使移动、动结构式)交叉构成的16个英语句子为材料,以动词throw为例:
(2)a.Pat threw the hammer.(及物构式)
b.Chris threw Linda the pencil.(双及物构式)
c.Pat threw the key onto the roof.(致使移动构式)
d.Lyn threw the box apart.(动结构式)
被试的任务是基于句子整体意义将16个句子分成4类,她们共进行两次实验,第一次所有被试同时进行,并且提供例句如“kick the bucket”以说明相同动词可能有不同意义;第二次每一被试单独进行,不提供任何例句。实验一结果显示41%的被试完全按照构式进行分类,而没有一个被试完全按照动词进行分类。按相同动词分类有具体的共同特征(相同的动词),而按构式进行分类则无具体共同点,相似点是抽象的,这一结果说明构式对句义的提示力(cue)比动词更大。实验二中按照构式和按照动词进行分类的被试数量几乎一致,证明构式具有心理现实性,是用于话语理解的语言学范畴之一,而且构式义至少具有与动词相当的预测句义的能力,这就有力地反驳了“动词是决定句义的最主要因素”的观点。
Kaschak & Glenberg(2000)的实验也为构式义的存在提供了重要证据,该实验的亮点是刺激材料采用新奇的名转动词(denominal verbs,由名词转换而成的动词,如“to text”由最初的手机短信转变为指发送短信息)。作者设计了四个实验,考察被试如何理解新奇的名转动词。其中与构式义有直接联系的是前两个实验。该实验中名转动词的运用成功地排除了动词对句义理解的作用,因为是新的名转动词,被试没有对该“动词”意义或用法的先验认知,特定句法形式所含的意义并不能归因于先前所掌握的词汇(特别是动词),如能正确理解不同构式的语句,必须依赖构式义,由此证实构式义对句义理解的重要贡献。
实验一的刺激材料是含有同一名转动词的两种构式组成的共20对句子,举例如下:
(3) a.Lyn crutched Tom her apple so he wouldn’t starve.(双及物构式)
b.Lyn crutched her apple so Tom wouldn’t starve.(及物构式)
每对句子后接一个推论(符合双及物构式,如,Tom got the toy;或者符合及物构式,如,Lyn acted on the apple),第一项任务要求被试从成对句子中选择适合推论描述的句子。该实验设计依据是Goldberg(1995)构式义场景编码假设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论元结构构式含有基本人类经验的场景,因此构式提供句子所描述的场景或事件的基本性质的提示,从而有助于句义理解。结果表明,对于符合双及物构式义的推论,被试选择双及物构式的几率大大高于及物构式(80%)。实验二为名转动词句编写了不同的场景,要求被试读后写出名转动词句的释义或为句中的动词下定义。结果表明被试对双及物构式句的释义含“转移”之意大大多于及物构式句;动词定义任务的情况也相似,该实验证明被试能够自己总结出正确的构式义。以上两个实验表明成人被试对特定句法形式的意义敏感,而其意义并非来自于之前已有的动词的意义,而且构式义能用于限制新的名转动词的意义。
Goldwater & Markman(2009)结合Mauner & Koenig(2000)和Kaschak & Glenberg(2000)的两个实验,对隐含施事(implicit agents)的构式来源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含有新奇名转动词的中动结构构式和被动结构构式为材料进行语义判断,如:
(4)a.The ripe tomatoes had sauced well to complement the pasta at the gala dinner.(中动构式)
b.The ripe tomatoes were sauced well to complement the pasta at the gala dinner.(被动构式)
实验中被试的任务与Mauner & Koenig一样,对后半部分表示目的的短语进行语义可接受性判断。Mauner & Koenig的实验材料是正常英语句子,结果发现被试对于被动结构的接受度高于中动结构,他们对这一区别的解释是两种类型的句子中动词的表征是不同的,是基于动词的事件结构(event-structure)的不同导致隐含的施事的不同。Goldwater和Markman的实验利用名转动词排除了动词的影响,他们认为只有被动构式需要一个施事论元(agent role),而不是动词规定了该施事论元,因为首次使用的名转动词,其自身并没有业已存在的事件结构框架,说明是构式提供了框架,从而证实了动词并非事件结构的唯一来源,语法构式也有重要的贡献。我们认为该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构式义的存在,被试在接受构式提供的事件结构框架的同时也理解了不同构式的意义。Goldwater & Markman(2009)将他们的实验描述为在线理解实验,因为采用了逐词显示的同时进行语义判断的方式,但我们仍将该实验归入离线加工类,因为并没有控制实验时间,被试仍然可以进行重复阅读和反思。
文献中还有以语义判断或语法可接受性判断为任务的其它实验,大部分实验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对语义理解的影响,虽然很多实验并没有使用构式这一术语,而且对结果也有不同的解释,但实际上以不同方式证实了构式义的存在。
2.1.2 在线实验:句法启动、眼动
语法语义判断或分类实验均能反映出被试语言加工的一些特性,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的缺陷在于判断和分类实验往往是离线加工,难以把策略性的因素分离开来,比如在分类实验中,被试即使发现有几种不同的分类基础,也通常按某一种基础进行分类,导致实验结果稳定性受到影响,如上文介绍的Bencini & Goldberg(2000)的实验,尽管刺激材料相同,但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出入较大,可见策略因素对分类实验确有影响。下面选取几个在线加工的实验进行介绍。
Johnson & Goldberg(2013)设计了一项在线的句法启动实验,研究构式义的获得问题。构式语法认为构式与具体意义相联系,但并不清楚在在线句法加工时该意义是否无需进行反思或通过外显的指导而自动获得。他们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以假词句(jabberwocky sentences)启动相关动词,该实验材料中的假词是符合英语发音规则但毫无意义的生造词,因此启动句构成了抽象的框架构式(没有任何真实开放词类,如He daxed her the norp),目标项是单词,目标词与假定的构式义相符或不符,如与英语双及物相符的give或hand,不符的如put,相符的目标词有三类,按照在某一构式中出现频率高低分为高频词(如双及物构式中的give)、低频词(如双及物构式中的hand)和语义相关词(几乎不出现在某一构式中,但词义与构式义一致,如transfer,与双及物构式义一致)。目标词一半为词,一半为非词,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目标项是词还是非词。实验结果发现,假词句对相符词汇的启动效应比不符词汇的效应大得多,对在该构式中出现频率高低不同的目标项词汇都有启动效应,甚至对仅仅是语义相连但极少出现在该构式的词汇一样有启动效应。实验以在线加工的方式证明了构式义可以不经反思或指导而自动获得。
Bock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显示出句法结构的启动效应,似乎表明仅仅是独立于意义的单纯的句法结构的效应(Bock 1986, Bock & Loebell 1990, Bock & Morey 1992)。Hare & Goldberg(1999)重复Bock & Lobell(1990)双及物构式和介词与格构式的启动实验,但增加provide -with这一类启动项,如:
(5) a.The government provided the troops with arms.
b.His editor credited Bob with the hot story.
该构式的结构和介词与格构式一致,而意义与双及物构式一致,实验目的是检测语义因素是否也导致启动效应。如果句法启动效应完全来自于结构成分,那么provide-with构式应能启动更多的介词与格构式;如果语义因素起作用,那么应启动更多的双及物构式。实验采用图片描述范式,结果发现provide-with构式启动的双及物构式比与格构式多28%,而且通过对比发现provide-with启动项与双及物启动项所启动的双及物构式在比例上没有区别,表明启动效应不仅发生在结构相同的构式之间,结构成分不同的构式之间也可以产生启动效应,该实验发现语义因素的启动效应,证实构式义对句义理解的作用。
上述实验虽然证实语义因素在启动过程中的作用,但也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如provide-with启动项中provide后的名词均为有生名词(animate noun),而with后均为无生名词(inanimate noun),这与大多数双及物构式的顺序一致(一般双及物构式第一宾语是有生的,第二宾语是无生的,如I sent Mary a letter)。所以不能排除有生性(animacy)对启动效应的影响。因此,Chang, Bock & Goldberg(2003)采用了spray-load变体为启动项,取得同样启动效应的同时巧妙地避免有生性对效应的影响。如:
(6) a.The man sprayed wax on the car.
b.The man sprayed the car with wax.
c.She loaded the wagon with hay.
d.She loaded hay into the wagon.
以上各句结构一致,而无论spray/load之后还是介词之后都是无生名词。该实验采用快速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的方式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系列句子,要求被试回忆看到的语句。设计的思路是,引发句法启动效应的因素除了单纯的句法结构之外,如果也有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的作用的话,应该能发现主题-位置顺序(theme-location order)更多地启动主题-位置顺序的构式,而非位置-主题顺序(location-theme order),例如启动项The man sprayed wax on the car应该更多地启动The workers scuffed dirt across the kitchen floor,而非The workers scuffed the kitchen floor with dirt。很多结构启动实验表明句法框架的构式可能对题元角色的变化并不敏感,因为这些实验中有结构变体,其句法与题元角色共同变化,很难确定角色信息对短语位置的独立的贡献。而该实验在不改变句法结构的情况下启动了题元角色的顺序,发现角色的顺序受到启动操纵的影响,结果显示被试倾向于使用启动项的题元结构,即如果启动项是位置-主题顺序,不论目标项是哪种类型,被试的复述中使用位置-主题顺序的句子更多,这一实验支持了题元角色在语言产出中起作用的假设,证实了抽象的形式/意义配对(构式)是能够在语言理解和产出时得到启动的,这表明句法语义启动效应不仅来自于纯粹的句法结构,抽象的构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Thothathiri & Snedeker(2008)用记录眼动判断启动效应的方式考察儿童语言理解的句法加工,刺激材料是句法启动效应研究中常用的双及物和介词与格两种构式。目标项的直接宾语与有生或无生接受者都适合,因此造成动词的论元结构暂时的不明确,如Show the horse the book;Show the horn to the dog.结果发现无论动词是否相同,都有启动效应,表明低龄儿童在线理解应用了抽象的结构表征。但该实验中使用的动词(give/hand/pass)语义非常接近,可能对其结果有一定影响。
2.2 神经生理实验
ERP和fMRI等神经生理技术手段已在语言理解和产出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进行的神经生理实验并不多见。下面介绍3例以ERP或fMRI方式研究构式义的实验。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是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由于其极高的时间分辨率(毫秒级)事件相关电位一直都是语言理解脑机制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与语言加工相关的主要ERP成分包括N400、ELAN/LAN和P600等,其中N400是400ms左右出现的负波,一般认为与语义加工相关,其波幅与畸义词对其语境背离的程度相关,越是不合理,波幅就越大。P600是与句法违反相关的成分,可以出现在多种句法违反中,一般是在呈现不合法或句法上不期待的词之后出现,一般开始于500ms左右,600ms达到最大值(张辉、宋伟 2004)。为研究语义信息对句法加工的影响,Yamada & Neville(2007)对比了正常英语句子和含有无意义生造词的假词句的ERP成分的异同。每种句子都有一半含有句法违反,也就是说正常句只有句法违反,而无意义句则语义句法同时违反,例句如下:
(7)1a.Mommy can cut the meat with that knife.(合乎语法规则的正常句)
1b.Mommy can cut the meat with her *that knife.(含句法违反的正常句)
2a.Minno can kogg the mibe with that nove.(合乎语法规则的假词句)
2b.Minno can kogg the mibe with her*that nove.(含句法违反的假词句)
实验要求被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而不用理会句子是否有意义。行为数据的结果表明假词句的语法判断准确率和正常句一样也很高,表明闭合词类提供了足够的语法信息,可见独立于具体词汇的抽象构式有其自身的意义,这与上文介绍的其它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Yamada & Neville对比正常句和假词句的ERP成分时发现,总体而言前期加工中两类句子没有显著区别,但头皮分布有所不同,尤其在180-250ms时间窗口区别较大。他们认为语义句法信息在句法加工的早期是相结合的,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是相违的(比如Hare & Goldberg 1999)。Yamada & Neville提出,如果早期句法加工不受语义影响,则正常句和假词句的头皮分布不会有区别。语义句法双违反的正常句子和句法违反的假词句是有重要区别的,正常句中,直至关键词出现之前句子的语义是连贯,关键词出现后才有语义句法违反和不违反的两种情况的区别。而与此相反,假词句中句法之前就已有与正常句在语义信息方面的差别了。Yamada & Neville提供的解释为可能是预先存在的语义信息而非语义内容影响了早期句法加工。笔者认为这一设想恰恰说明了构式义对句法加工的作用。 Ye et al.(2007)等人以构式语法为指导,设计一项ERP实验,研究汉语把字句的句法加工。Yamada & Neville根据词汇语义搭配和构式对动词的限制设计了词汇-语义违反和构式违反两种刺激材料,例如:
(8)a.嫌犯把冰毒暗藏在角落里。(正确句)
b.特务把炸弹梳理在办公楼。(词汇-语义违反句)
c.市民把名画欣赏在博物馆。(构式违反句)
一般认为把字句有“处置”或“致使”“改变”等抽象意义(即构式义),对能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有一定的限制。如(9)c,“欣赏”无法对“名画”进行任何的处置或改变,不符合构式义,无法进入把字句。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违反句都出现了N400,但词汇-语义违反比构式违反的N400更明显,并且头皮分布更为广泛。作者对此解释为整体句义不仅受到词汇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句法结构的影响,句法结构有着独立于具体词汇的抽象意义。而且该实验中构式违反句没有出现通常被认为是句法加工指标的P600,可见构式违反诱发的N400不是由于句法困难造成的。
Allen,Pereira,Botvinick & Goldberg(2012)等人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进行一项构式义的神经机制研究,采用的语料是双及物构式和介词与格构式,(Sally gave Joe a book.vs Sally gave the book to Joe.)。对大脑成像的多体素模式分析(MVPA)分析表明两种构式有显著区别,这一实验证实了构式义具有神经生理基础。
以上介绍的是以不同实验范式进行的构式义研究,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构式义的存在,还对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自动获得、对句法语义启动效应的作用、对句法语义加工的神经认知的影响及其理解和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实验结果能增强人们对构式和构式义的性质的了解,也是对构式语法理论有力的支持。主要的相关实验概况见下表(徐维华 2013:146):
构式义实验研究一览表
认知语言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实验研究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向科学论证的跨越,使之更具有科学性,是其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本文所介绍的是以不同实验范式进行的构式义研究,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构式义的存在,还对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自动获得、对句法语义启动效应的作用、对句法语义加工的神经认知的影响及其理解和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实验结果能增强人们对构式和构式义的性质的了解,也是对构式语法理论有力的支持。构式义实验为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认知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但是从本文的介绍也可以看出,目前对于构式义的研究仍以离线加工实验为主,我们认为在将来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方法应该更加多元化,从以离线加工的行为实验为主,转向综合利用更多不同的方法,比如结合行为实验、语料库方法和神经生理实验,各种方法亦可相互印证,以取得汇流的证据(converging evidence)。
其次,在语料的选取上,目前的研究基本局限于母语,尤其是英语(上表所列实验中仅1例为汉语研究),我们认为应该把构式语法的研究对象拓展至其它语言以及二语学习者的语料,并可以进行母语者构式和二语学习者构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二语学习者构式的习得。
第三,实验研究的对象可以拓展,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其它重大议题仍缺乏足够的实证性研究,如构式的层级性和多义性、动词与构式义的压制、构式的习得等问题也可通过实验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Allen, K.,Pereira, F., Botvinick, M.& Goldberg, A.E.2012.
Distinguishing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with fMRI pattern analysis[J].BrainandLanguage(3): 174-182.
Bencini, G.M.L.& Goldberg, A.E.2000.The contribu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s to sentence meaning[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4): 640-651.
Bock, K.1986.Syntactic persistence in language production[J].CognitivePsychology(18): 355-387.
Bock, K.& Loebell, H.1990.Framing sentences[J].Cognition(1): 1-39.
Bock, K., Loebell, H.& Morey, R.1992.From conceptual roles to structural relations: Bridging the syntactic cleft[J].PsychologicalReview(1): 150-171.
Chang, F., Bock, K.& Goldberg, A.E.2003.Can thematic roles leave traces of their places?[J].Cognition(90): 29-49.
Chomsky, N.1965.AspectsoftheTheoryofSyntax[M].Cambridge, MA: MIT Press.
Goldberg, A.E.1995.Constructions:A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toArgumentStructure[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oldwater, M.& Markman, A.2009.Constructional sources of implicit agent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J].CognitiveLinguistics(4): 675-702.
Hare, M.& Goldberg, A.E.1999.Structural Priming: Purely Syntactic?[A].Hahn, M.& Stones, S.C.(eds.)Proceedingsofthe21stAnnualMeetingoftheCognitiveScienceSociety. Erlbaum.:208-211.
Johnson, M.& Goldberg, A.E.2013.Evidence for Automatic Accessing of Constructional Meaning:Jabberwocky sentences prime associated verbs[J].LanguageandCognitiveProcesses(10): 1439-52.
Kaschak, M.P.& Glenberg, A.M.2000.Constructing meaning: The role of affordances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3): 508-529.
Kaschak, M.P.& Glenberg, A.M.2004.This construction needs learned[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3): 450-467.
Mauner, G.& Koenig.J.2000.Linguistic vs.conceptual sources of implicit agent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1): 110-234.
Thothathiri, M.& Snedeker, J.2008.Syntactic priming dur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three- and four- years-old children[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58): 188-213.
Yamada,Y.& Neville, H.J.2007.An ERP study of syntactic processing in English and nonsense sentences[J].BrainResearch(1):167-180.
徐维华,2013, 二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义习得的实验研究[J],《外国语文》(5):145-151。
张辉、宋伟,2004,ERP与语言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12):38-41。
(徐维华: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讲师,博士)
通讯地址: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
H0
A
2095-9648(2016)03-0045-07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