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探析

2016-03-16 11:08曹琴仙刘佳飞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曹琴仙,刘佳飞

(1.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2.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新形势下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探析

曹琴仙1,刘佳飞2

(1.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2.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十三五”规划提出,全社会要全力开展广泛学习。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因此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势在必行。本文对公益活动和公益精神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形势下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的意义所在,并探讨如何通过“滴灌”模式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2010年,国务院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并将其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公益活动在高校得到普遍关注。从此,公益活动在社会各界蓬勃发展起来。深入思考并研究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对于推进和完善中国的公益事业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公益概述

(一)公益活动

公益在英语中被译为 “public”, “public”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来源于希腊词“pubes”,表示身心的双重成熟,特别是人们在关注自我、自我利益的同时,关注、理解他人利益的程度高于自我,自觉地让自身行为免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第二,来源于希腊词“koinon”,表示关怀之义。“public”既指客观上量的集合,也指主观上“共同的、集体的人性关怀”。 与“个人私利”相比,“公益”既是公众追求公共利益的活动(如卫生、救济等福利事业),也是对善的共同向往。现实生活中,“公益”的范围可宽可窄,以至于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1]广义上说,“公益”指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非)强制性。狭义上说,“公益”指公益主体采取非政府的形式进行的一切公益活动的总和,具有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的特征。笔者基于狭义范畴梳理 “公益”的概念,认为公益的方式是非政府形式,具有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因此,公益活动可理解为实施主体自愿从爱心、互助、奉献、志愿等精神出发,对接受主体提供无偿、自愿的活动。其中,实施主体包括个人和社会组织,接受主体包括弱势群体及公益需求者。大学生公益活动是指大学生个人或团体基于公益精神,对受众提供的无偿、自愿活动。

(二)公益精神

“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2]精神是与形体相区别而言的,可分为两层。一是意识活动的总称,包括人类心理、思维、认识、情感和意志等;二是指在思想精华之内,存在于深层活力中的积极意识。

公益精神表达着公益主体对公共问题各式各样的关心,意味着人们或群体对特定利益和“总的”思想以及主张都抱有更灵活的态度。[3]可从社区利益、个人与他人、公益事业等角度对公益精神进行厘定。笔者认为,公益精神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是主体在对待特定社会群体或处理人类发展共同问题时受到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的支配,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

二、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的意义

“十三五”规划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否具有理性的公益精神,不仅对其他群体具有示范意义 ,而且关涉“两个一百年”实现的成败。因此,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

(一)培育公益精神是全面发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效形式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完善人的社会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鉴于大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学校与社会已广泛认可公益活动这一新形式。培育公益精神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其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以便更好地投身于公益事业。培育公益精神,是大学生公益活动全面开展的有效形式。同时,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关系和事务中不断锻炼自己,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还能够让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二)培育公益精神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

据调查, 大学生精神行为异常的比率甚至达到 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约占 50%左右。[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等,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系列问题。培育公益精神,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体现自身价值,发现生活乐趣,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培养沟通协调的能力,提高社会竞争意识,增强抗压能力。

(三)培育公益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成员的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精神文明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在显性与隐性作用的影响下,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公益精神是社会道德与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公益精神,是大学生公益活动良好运行的可靠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实证明,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推动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培育公益精神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只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够实现。这需要“中国梦”和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西方,公益精神缘于西方宗教利他主义、博爱精神及慈善主义;在中国,公益精神源于“仁爱、济世”思想。培育与新形势下相适应的公益精神,能够更加明确中国人的“价值标杆”,凝聚中国精神。公益精神中互帮互助的理念、奉献与服务的社会意识、广泛友善的博爱观等内涵,与价值观的内涵相互融合和贯通。因此,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大学生践行价值观的过程,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弘扬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形成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有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路径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大学生真正置身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然而,在信息丰富的同时却夹杂着不和谐的声音。因此,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笔者从原则与模式两方面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进行探析。

(一)两个原则

1.坚持价值观为指导。价值观是我党与人民在新时期的信仰、指导行为和规范思想,是贯穿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南针。坚持价值观是思想与行为的有力保障。公益精神中“互助、团结、责任”是价值观中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体现,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表现,是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补充与诠释。价值观内容丰富、思想包容,能够为公益精神的培育内容与过程提供指导。

2.实践育人。“伦理中的同情和爱不是单纯伤感的,而是实践的,它应该转化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5]公益精神作为一种伦理情感,需要在实践中转化为行为。实践出真知,美国教育家杜威与中国教育家陶行知都强调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实践活动对生活的积极作用。“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或脱离是导致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道德教育才能具有深刻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6]实践是解决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的一剂良药。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感知,通过生活,把情感转化成行为,增长自身能力,形成对公益精神的认可。

(二)实施“滴灌”培育模式

1.持久渗透。利用持久渗透的方式,采取全天候攻略,即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同时高效利用网络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精神。第一,课上教学渗透。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涉及到公益精神相关章节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组织学习,使得公益精神真正融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教师把教学引进与公益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利用新兴网络课堂,开展多媒体数字教学,通过声音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培育公益精神。第二,课下学习、生活渗透。即通过党团组织、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和生活园区渗透学习,这四个方面组成大学生的课下学习与生活。利用每个班的党支部或团支部,在学校党团组织下不间断开展特色公益活动,及时宣传并总结活动内容;利用社团活动与文化,切实把公益活动与精神融入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性教育,用氛围影响人、感染人;提升学校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通过对真实生活中的点滴教育与培养,实现公益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第三,网络渗透。“课上主课堂、课下主生活“的培养模式需要发挥网络渗透的功效。通过建立、运行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校园舆论,传播先进适宜的文化,弘扬价值观的主旋律。

2.点滴指导。结合公益活动的具体类型,如下乡义务支教、募捐衣物书籍资金、慰问弱势团体以及举办环保活动、作品比赛和公益演出等,进行公益精神培育的点滴指导。利用课余时间下乡义务支教,与需要资助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利用新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建立校间平台;及时组织弱势团体募捐衣物、书籍、资金等;在弱势团体慰问活动安排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群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活动规划,并在看望、陪伴、体验等常规方面不断探索新方式;开展环保活动,需要通过行为示范的影响力从点滴做起。公益精神的培育需要结合公益活动的开展,在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公益精神的内涵,同时突破公益活动专业性不足的瓶颈,在提升专业性的过程中融入时代特色与创新理念。

通过实施“滴灌”培育模式,使大学生在开展公益活动过程中普遍树立公益精神,加深认识,影响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而作用整个社会,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得中国梦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陶传进.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18.

[3]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9.

[4]殷洁,张伟.试论志愿者精神对慈善捐赠文化的影响[J].前沿,2007 (1):205-206.

[5][日]岩崎允胤著.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M].刘奔,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84.

[6]张夫伟.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63.

(责任编辑:王释云)

Research on Fostering the Public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ao Qin-xian,Liu Jia-fei

Abstract:Much starker choices-and graver consequences-in planning proposal, the whole society began to widely stud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run-off period, it is imperativ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spirit. This paper, combed the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within the scope of public welfare and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spirit, what’s more,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meaning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public spirit, and from "drip" mode fo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spiri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ublic spirit; socialist core values; method

作者简介:曹琴仙(1967-),女,浙江金华人,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河北大学学生工作“四项工程”基金项目“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策略研究——基于公益性文化活动”(编号:2015cx0579)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23

doi:10.13983/j.cnki.jaechu.2016.01.0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6) 01-0101-0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