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力坤·吐松尼牙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人文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初探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
——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
亚力坤·吐松尼牙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人文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不仅是民俗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要求,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高校民俗学课程改革涉及到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第二课堂和教辅设备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 《民俗学概论》课程作为我校维吾尔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知识通识专业课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象征民俗、信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科技工艺、民间游艺竞技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要介绍,为广大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族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使学生既能对中外各国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外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我校采用的教材是阿布杜克里木·热合满编著的《维吾尔民俗概论》,该书于1989年1月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本课程制定了教学进度计划,规定讲授一学期17周,每周四学时,共68学时;安排作业四次(作文),课堂讨论两次;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学生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出勤、平时提问、期中期末考试得分、作业成绩和读书笔记来评定。2015年9月,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改为一学期18周,每周4学时,共72学时。课程开设以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要进行一周半的社会实践调查。
(一)重新编写教材
教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料,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在国内高校民俗学课程使用最多的是由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理论》(本教材于1998年12月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共印刷18次)和陶立璠编著的《民俗学》(2003年9月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至今印刷9次)。这两部书里对民俗学的主要理论、民俗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民俗学的分类、民俗学的发展历史、民俗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可谓是高校民俗学中反映极佳的教材。在我区高校,维吾尔语文专业的“民俗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阿布杜克里木·热合满编著的《维吾尔民俗概论》。该书完整地论述了维吾尔族民俗,是高校维吾尔语文专业民俗教学中唯一的、民俗学研究生参考最多的,教学实践中反映良好的一部书,但是这部书没有修订再版。这部书的结构与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理论》结构相似,该书前部虽然讲述了民俗学的部分理论问题,但在讲述民俗学的具体分类时例句多,结论少;有些问题只用民族志学形式进行论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多,而且这本书没有再版,无法向学生提供教材,学生上课一般主要通过记笔记方式学习。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程,建议重新修订再版该教材书。
(二)课堂教学应采用新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高低有关。我们在讲授这门课时一般采用讲授法,教师只讲与民俗、民俗学相关的知识,学生只管听讲和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不利。在民俗学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切实变成主体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论述自己在对民俗学的探索上形成的看法和见解的机会。为此,在民俗学的课堂教学上应采用“视-想-说”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民俗学课堂教学活动。
“视”:教师在讲解某一种民俗现象之前,先给学生放映一部有关该民俗现象的短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有关该现象的观点。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学生,在社会的不断前进、城市化浪潮加大等原因的推动下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通过短片讲解居住习惯、饮食习惯、服饰习惯、民间游戏和民间艺术等形象性较强的习俗时,能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学效果会更好。
“想”:学生在观看短片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掌握短片中的某一民俗现象、某一种实物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及其民众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等,让学生思考了解这个现象或者物品背后民众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
“说”:学生看完短片以后,教师应把学生分成几组讨论,然后从每一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意见。这样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习惯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协助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小结。对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作出适当的解释,在解释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给学生树立一个在今后的学习中分析或解决一个问题时不要信口开河,而要遵循某一种规律进行分析或解决问题的典范。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种“说”的方法。在讲解民俗的某一种类时,也不妨让学生讲一讲学生本地的这种习俗。如礼仪习俗当中的婚丧嫁娶、起名字;在讲解娱乐习俗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小时候玩过什么样的游戏等多种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多样性、相互合作性。
(三)评定学生成绩应多样化
这门课是我校维吾尔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之一,考试形式为闭卷。学生期末成绩根据其出勤情况、平时提问、期中期末考试得分、作业成绩和读书笔记等多项评定成绩。对此,应该要改革这种评分方法,让学生参加社会(田野)调查,多接触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组织学生如实记载他们生活中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了解现代的变化及其表现,搜集传统的生产过程和工具、传统手工艺的器具及其名称、已经不使用的生活和生产用品、收集民间口头文学文献。根据他们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所收集的物品的价值和撰写的调查报告的水平进行评分,将高分算为期中考试成绩;在课堂讨论中,根据学生所准备的发言提纲的水平评分,将其作为平时成绩;写的较好的调查报告或发言提纲在某一刊物上被发表,期末成绩可评为优秀;作业做得认真、并富有创造性,也可作为期中考试成绩;如果作业质量高,能作为论文在刊物上发表的,其成绩可评为优秀。这种做法一方面课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切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四)“民俗学”课应设立为全校公共课程
“民俗学”课程于2008年在我校维吾尔语文专业课程中设置,主要面向该专业学生。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各类基层文化事象的总称。作为人类的文化意识现象和物质生活方式,民俗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民俗学是一门以记述、研究和阐释民间风俗文化事象为主要目的的人文科学,它研究世界各民族最广泛的民众传承文化事象和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民俗学能对国家、民族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群众生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俗学,加强民俗学科的建设。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研究者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在高校开设和推广“民俗学”课程不仅是社会、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的要求。
从民俗学的教育作用来说,它在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和培养人类中的个体。民俗的确立和发展激发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意志和自觉性。我国各族人民都有自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在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延续下来的独特的内容丰富的优秀习俗,通过这些习俗来教育好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热爱劳动、互相帮助、勤俭节约、顽强勇敢等都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观的积极精髓,以此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培养教育青年。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所以在我校加强民俗学课程并推广到所有专业是完全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要求,能满足我校素质教育的一些要求。目前在我校广泛开展民汉合宿、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通过全校开设民俗学课程,能促进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对彼此文化和习俗的了解,同时也能营造充满生机、和谐平等团结、相互合作学习的校园氛围。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笔者认为应将“民俗学”课程从维吾尔语文教育专业推广到我校各个专业学习。
(五)加强田野调查
根据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周半的社会调查活动。这所谓的社会(田野)调查实际上是将写作、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三门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因时间短,学生专门针对民俗学开展的调查活动效果不突出。民俗学应该有专门的田野调查时间。民俗学为什么要求开展“田野调查”?这是民俗学的本质所决定的一种实际方法。民俗文化是作为传统来传播的文化形式,时刻处于动态。民间传统文化几乎隐含在人民生活中,实践调查并记载这些变化的过程是民俗学的重要工作。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调查,任何主观兴趣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因此“民俗学”强烈强调“田野调查”。民俗学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和根据就是那些通过实践调查来记载的可靠灵活的学术资料。任何一个人要真正了解民俗文化,就必须去该民俗文化存在的地方,要亲眼目睹参加该民俗活动的场所和活动,采访参加该民俗活动的人群并如实记载所见所闻,以此能收集第一手资料。对高校的民俗学教学来说,“田野调查”是学以致用,拓展课堂教学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田野调查中学习观察、访谈、记录等。 “田野调查”可以用两种方式开展:一是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田野调查”。自己家乡有哪些地方习俗,有怎样的礼仪形式,用什么方式娱乐,过什么节日,有哪些手工艺工匠,生产方式怎么样,使用的工具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对群众生活中已经不使用的生活用品拍照或录视频;二是教师应在教学时间专门组织学生前往学校所在地周围的乡村、居委会、社区、民俗景区和博物馆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认真批改,将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投稿;将图片、音视频资料进行分类,代表性的作品可挂在学院的网站;最后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建档,供今后的教学科研参考。
(六)在我校建立一所研究所和其下辖的民俗博物馆。
1.应建立一所研究民间文化的中心或者研究所。我校地处和田市,和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使其经济发展相对其他地区滞后,同时也因和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至今完整的保持着一些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田地区无论是地方文化或者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开发、整理和研究这些文化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目前,我区范围内没有建立一个研究民间文化权威机构,现在我院维吾尔语文专业有三名毕业于民俗学和民间口头文学专业的硕士,其中一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教师可以成为民间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另外,组织社会上的相关研究人员到此研究所,壮大力量,确定研究任务,对我校民俗研究将起到很大的帮助。通过该研究所,同研究民间文化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争取学术上的交流,研究上的合作,在研究上取得创新和突破,对服务于我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起到桥梁作用。
2.在民间民俗研究所下辖建立民俗博物馆。我校维吾尔语文专业开设“民俗学”课程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至今收藏了250多件各种物品。由于没有保管的场所,有些物品遭到损坏。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民俗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建立专题或者综合性的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在民俗学教学中不可或缺。博物馆是永久保存各种文化物品、书籍、标本等珍贵物品的单位,其学术交流作用非常大。民俗博物馆作为收藏民众古代和现代有价值的习俗物品的部门,不仅丰富民众民俗宝库,而且还促进民俗学的发展。民俗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我国生活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先进文化和技术。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正是这些民众在历史上创造的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结晶的物证,学校建立的民族博物馆能使我校学生眼前再现人民群众文化的灿烂足迹,感受到古代祖先的勤劳智慧勇敢;可以增强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的自豪感。
高校民俗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学习民俗学知识,提高学生民俗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田野调查”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肩负着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传统的义务和责任。高校民俗课教学改革涉及到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第二课堂活动和教学辅助设施等诸多方面,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2.额尔德木图. 浅谈高校民俗学教学的重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02.
2015-11-05
亚力坤·吐松尼牙孜(1973-),男,维吾尔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