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模式构建和实践路径探析

2016-03-16 03:57张义秋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式

张义秋

(怀化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8)



社会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模式构建和实践路径探析

张义秋

(怀化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8)

摘要:社会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正得到部分高校重视和积极推行。但是因为实践者对社会导师制认识不尽一致,导致内容和形式五花八门,效果参差不齐。尝试给出了社会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和主要内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导师制;模式;路径

近年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部分新升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企业导师、社会导师、成长导师、双导师等校外导师制模式(本文统称为社会导师制),以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社会导师制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导学”关系,这种新型“导学”关系,能针对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在促进学生职业化、社会化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较大优势和较强适应性。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各高校的实践内容和实施形式又存在显著差别,实践效果也参差不齐。鉴于上述现状,本文试图对社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及实践路径作初步探讨,以期对社会导师制的实施给出个人的初步思考。

一、社会导师制概述

1.社会导师制的传统继承与现实背景

导师制首先在英国诞生。1400年,魏克汉姆(wykeham)首先将导师制引入牛津大学,后为剑桥大学采用。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主要以学院为单位,每一名本科生由一名或数名导师指导。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模式虽然没有明确的导师制的提法,但在实际上正是采用了导师制的形式,发挥了导师制的功能,其多项措施都是给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例如由教授担任宿舍的“舍监”,他们为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践行“全人”教育理念,如讲座、研讨会、卓贤会、各种体育竞赛、义工活动、扶贫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1]。传统导师制有其典型特征:第一,导师制维系的是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导师与学生频繁接触,是“师徒制”的延续,导师重视个别指导和言传身教,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导师制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思维。第三,导师制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由于这种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伴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不断突显出来。尤其突出的是,为适应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校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学校单一环境造成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对脱节问题,导致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解决类似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对社会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应对具体工作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知道如何与人有效沟通,不知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等问题,有些高校探索并实施了“社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尝试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导师制越来越引起高教界人士关注,并在高教界广泛开展。

2.社会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和主要内涵

社会导师制是相对于学校培养特点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创造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中的资深专家职员和各界成功人士与在校学生结对[2],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从社会导师那里学习社会阅历和实际工作经验,获得实践历练机会,尽早完成社会化、职业化的过程。

社会导师制是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型社会化人才培养方式,其主要形式是采取导师与学生个别或集体联系的方式,借助或走进实际工作环境,或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或到用人单位参观访问,或通过兼职实施工学交替式学习,以致达到导师与学生一起分享行业产业发展形势、企业发展蓝图的效果[3],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以外的教育引导,使学生从进校起就实现校园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的目标。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机会不足的缺陷,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尤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更有其独特优势。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社会导师制是利用并发挥校外人士知识经验优势,通过校外人士与在校大学生结对的方式,着重致力于大学生学以致用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其职业化、社会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社会导师制具有如下内涵:社会导师制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学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社会导师制的实施方式是一名导师联系一个小组、一个班级或学生个人,主要以个别指导或者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当面指导与信函、电话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实施共同研究,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社会导师制的工作时间不固定,但要求达到一定的联系频率,具体联系时间数量视导师制的定位而确定。

二、社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

社会导师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主要目标是: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社会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社会导师制模式下的师生互动,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更是一个增进知识、启迪思维、开阔眼界的机会,是大学生弥补知识缺憾、完善知识结构的机会[2]。2.以参与社会活动为机遇,培养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社会导师制,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3.以参与工作为手段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基于上述目标定位,社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日常交流指导、定期深入探讨、重点开展培训和参与实践提高。

1.日常交流指导,言传身教育人。导师制必须强调亲密的师生关系,社会导师制亦然。社会导师与学生频繁的接触,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正是为了实现有效的个别指导、言传身教。在频繁的接触下,学生的素质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如加拿大的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描述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一样,“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家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2.定期深入探讨,训练基本能力。社会导师制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尤其应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批判思维能力。定期探讨的形式可以是集体座谈会,其内容可以是学习、生活和某方面问题的专题讨论等。通过集体座谈会,使导师和学生有了更好的交流机会,学员之间在倾听他人想法和观点的同时,也触发自身的思考,从而致达到相互启迪、开阔眼界和激发创新的目的。

3.重点开展培训,提升核心能力。社会导师制中的培训与校内学习不同,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理论知识,而是借助于参观考察、专题讲座、专项活动等形式,实现学生理论认识的深化和迁移。尤其是社会导师发挥自身相对于校内教师的优势,从工作单位的视角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契合工作单位需要的观念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背景、了解专业前景,帮助学生进行学涯规划、职业规划,完成就业择业方面的指导,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这个层面讲,社会导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4.参与实务项目,突出实践能力。社会导师所在的单位能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生产设施、工作环境及管理制度,这是目前高校无法做到的。社会导师所在单位提供的实训平台和实习场地,提供了浓厚的职场氛围,达到了人才培养中知识运用与能力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实施社会导师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该确定为其最重要的目标。

三、社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

为构建卓有成效的社会导师制模式,必须确立合理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实施路径。针对当前各高校开展社会导师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把握社会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第一,合理确定社会导师制的职责定位。社会导师大都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他们不同于学校教师,他们的优势就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明确职责,发挥优势才是社会导师制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社会导师的工作在内容上,应重点包含企业文化的宣导、职业生涯的指导和能力素质的引导,具体落实到学生教育内容上,应该重点包含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在方式上,重在“导”,即引导、指导,言传身教是导,提供机会也是导。

第二,完善社会导师制的管理机制。鉴于社会导师的特殊身份和其自身繁重的本职工作任务,要确保社会导师制有效运行,应该制定一套包含导师的选聘机制、导师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导师制工作评价机制等内容的导师制管理机制。整套管理制度既要明确学校和社会导师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要确定学校和社会导师的责任和要求,既明确其必须履行的职责,也要能有效调动社会导师的积极性,从机制上保障社会导师制的持续健康运行。

第三,优化社会导师的选聘。社会导师制的实施能否取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选聘。主要是应该明确社会导师的选聘标准。社会导师的选拔应该至少达到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标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正直,热爱教育,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专业、行业相近,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本职工作成绩突出,有优秀的业务素质;沟通能力强,有较丰富的带教经验和指导技巧,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推行社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应从理念、管理及评估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要确立校内外教育一体化观念。要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学习与职前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软着陆”。其次,要加强对社会导师制的监管。要使社会导师制能真正起到作用,应该加强对导师制运行过程的监管,监管的内容与管理机制的论述大同小异,不再赘述。再次,要重视社会导师制的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评估形式、评估师生参与交流互动的时间、评估交流互动的内容、评估学生的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应跃兴.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3):87.

[2]加庆波.“社会导师制”培养模式和活动机制初探[J].理论界,2010(6):11.

[3]张正.高校企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98.

On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the Society Tutorial System

ZHANG Yi-qiu

(StudentOfficeoftheCollegeofHuaiHua,Huaihua,Hunan418008)

Abstract:The social tutorial system serves as a way to make use of off-campus professionals with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duce college stud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ies.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daily tutoring,regular visits and improve the present way of training.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concepts,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with focus o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utors and improving tutor management and tutor employment system.Tutor hired from outside the campus should be professionals with expertise.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some key concepts and proposes some approach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utorial modes.

Key words:applied talents;the society tutorial system;modes;approach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2-0121-03

作者简介:张义秋,1964年生,男,湖南辰溪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AJC001和XJK014BJC022)。

收稿日期:2015-09-10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