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观的《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研究

2016-03-15 21:49龙江江郎启训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建设

龙江江,郎启训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基于能力本位观的《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研究

龙江江,郎启训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 要:我国《基本乐理》课程教材版本众多无法抉择,并且该课程师资力量匮乏,文章以能力本位观为指导,从基本乐理课程理念的落实、师资力量的培育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来对《基本乐理》的课程建设展开研究,从而希望能达到促进基本乐理课程教学良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基本乐理;课程建设;能力本位

前 言

当今,很多高校实践性较强专业的课程在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缺乏的同时却不顾客观规律进行应变,从而出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都不重视、在选择教材上举棋不定、对于学术讨论后的争鸣没有得到解决等诸多的问题。笔者通过CNKI进行检索发现,各类期刊对《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以能力本位观为依据,以国家精品课程框架为指导,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实际状况对《基本乐理》课程在课程观念、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和实际教学等方面着眼来展开课程建设研究对本门课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入点。

一 能力本位观的定义

能够把某一活动成功完成,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担任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的综合叫做能力。那么能力本位观则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和思想。

能力本位观所引申出的是能力本位教育,这种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而是注重学生实际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以能力本位观为依据的《基本乐理》课程建设应当以相关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来展开课程建设研究。

二 《基本乐理》课程建设思路

(一)课程观念

在实际教学和教学管理中起指导性作用的工具被称为课程观念,它在展开教学行为过程中起支撑性作用。大到国家对课程的指导方针,小到老师在进行每个课程教学时的课程设计思维都可以划分到课程观念中。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但要以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目标,而且还要与国家把控课程的大方向相一致。就《基本乐理》这门课程的建设,从国家角度上来看,当今教育部门所颁发的文件对“基本”性持反对意见。根据各大学校的课程设置得知,几乎都是把“基本乐理”规划到“专业基础课”里面去。不过在2005年所颁发的音乐学本专科指导方案通知中明文规定《基本乐理》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从而使《基本乐理》被统一纳入到基础课中,国家主管部门和各大院校之间达成一致。

从链条原理中得知,链条强度的关键在于薄弱的环节,用链条理论来比喻课程环节虽不恰当,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作为“链条”薄弱环节的教师是能够在主观意识上有所改进的,如若在教学上松懈,则是最为严重的环节,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更不用提能力本位观的理念了。

在课程计划和政策性文件下来后,我们在现实的运用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源于课程观念的问题。观念出了问题,从而使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接着也出问题。这就让我们想到了怎样切实把实际的新课程观念落实。由于各大院校在《基本乐理》教学上都存在着“技术为本”的思想理念,所以在改变授课理念时,就要负重致远。对乐理的“技术”进行强化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应当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新课程理念不是在宏观指导和教学计划设定中出的问题,而是在进行实践环节中教师的观念不端正所导致。在这里就应当让院校在定教学指导方针时,使老师转变课程观念,增强责任心,进而让学生在能力本位观的指引下养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才能够更好的抵抗实际课程教学中的不良设计。让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渐入佳境,达到《基本乐理》课程建设良性发展的目的。

(二)师资力量

没有教师,对于课程建设来说,只是一纸空文。当前,针对师资队伍教学观念滞后的实际,对师资力量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教师队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使《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符合能力本位观的要求。想要培养雄厚的教师队伍,建立培养教师的渠道就应当从以下几点出发:

1.强化教师对《基本乐理》课程的认识,提高教学责任感。《基本乐理》不但是音乐学习时的基础,还是音乐理解与鉴赏时必要的素质要求。但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虽然把《基本乐理》设置为基础课程,但重视度却没有提高。基本乐理的知识虽然浅显但是却非常细碎;看着简单但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不过这些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培训音乐教师时,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程度,然后再培养其责任心,只有调动了音乐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端正工作状态才能够使教学得到良性的互动,真正做到符合能力本位观的教育理念。

2.加强在岗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好的教学成效的取得,不但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研究教学,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有必要时可以安排专家授课。好的教学范本呈现在他们眼前,往往就会得到较好的示范效应。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基本乐理》教科书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版本繁荣而难以取舍。根据调查得知,在国家图书馆的图书目录中,“乐理”书的信息就已经整理出了218条,单1995年以后就出版了103部乐理书,2005年这一年就有13部相继出版。虽然从数据上看起来,整个乐理类书籍的出版呈繁荣景象,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书籍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若要真正实现《基本乐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力本位应该贯穿于整个教材建设中。目前所出版的《基本乐理》教材存在以下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理性分析,可以对能力本位观下的教材建设提供理念上的反向支撑。

1.改良型现象。对乐理教材进行改良型的编撰被称为改良型现象。第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体例、叙述架构、方式角度上创新,使教材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第二,找出教材中所存的问题,并且提出修改意见,期盼整合的乐理教材能够符合大众口味;第三,应付公事,为了评职称而拼凑教材。作为出版社出版著作时遵循的是求新求异的原则,但是教材则是达成一致也就是求同的原则。所以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其内容和叙述架构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行在学术概念上的求同和出版的求异非常矛盾,所以在教材编纂时,一定要拿捏好分寸。

2.改革型现象。音乐类教材改革的代表性人物杜亚雄在1995年出了一本中西乐理研究的书籍,上面就表述了中西之间的乐理是貌合神离,并且提出了在改革乐理教材的编纂中,应该要有民族乐理的理念,并且以此为代表的代表作就是《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不过在二十年代末,就被周勤如批判,这就引起音乐学术界认识的争鸣。不过到了2000年,杜亚雄又一次回应周勤如,还对音乐学术界的通病和弊端进行争论,引发了强烈的共鸣。杜亚雄作为乐理编撰的代表人物,在2004年把《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修订后改名为《中国传统乐理教程》,不管改革的成效如何,但是杜先生的勇气值得肯定。

3.权威型现象。权威型的代表就是李重光,李老德高望重,是我国乐理界的权威人士。他所编辑的乐理书既有符合少儿阅读的版本又有符合高校学习的版本,一共有十多部。他在中国乐理界广度和深度上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最为出名的一部书就是《音乐理论基础》,被称为国内乐理教材的基础。四十多年来,各大高校以本部书为教材培养了几代学生,为我国的乐理教学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不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编辑的音乐基础书籍在编辑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本来也很正常,不过学术界却发表了很多文章来抨击李老编写的乐理教材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进行修订也就不会被学术界的学者所抨击,但李老却没有公开的回应此事,进行再版时也没有进行修订,截止到2006年,已经是37次印刷。

因为乐理教材卖方的市场具有复杂性,自然而然就导致了买方难以抉择的困境出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只要编撰者能够听从学术界的言论,及时对版本进行修订,就没有必要重新编撰。在进行教材编写时,想要编撰一本非常“完美“的书籍几乎不可能,因为各地区的师资、教学理念都各不相同,所以形不成统一的乐理课程。但是编撰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能力本位观的教学方针。这就要求编撰书籍时应当集思广益,通过学术界的学者共同进行编撰,统一一整套学术概念和定义,把图书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使好书能够得到推荐传播,这就使整个乐理界得到正值,也使乐理课程的建设得到发展。

(四)实际教学

1.课堂教学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讲授方法。教师要转变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的组织者,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自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创造环境,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允许和鼓励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

如我们在教授五线谱记录音高的方式这一章之前,便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大致教授内容,要求同学们课前预习。在课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提出问题,互问互答,带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由教师带领大家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探讨研究出的结论记忆更加深刻。

2.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多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厌学问题,要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还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比如每一知识点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回顾思考上节课所上的内容以及在做课后作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在专门建立的豆瓣小组中进行有记录的讨论发言;为保证这一学习形式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把这一互动模块作为课程考核之一,这种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形成体系,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 论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一个摸索、实践的过程,《基本乐理》课程也不例外。《基本乐理》课程建设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在改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有效扩大师资培训渠道,选编具有时代精神的教材,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居其宏.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上)——“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37-138.

[2]李金华.调、调式和调性概念辨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128-129.

[3]董讯.音乐期刊书目情报服务的探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1):237-238.

[责任编辑 贺良林]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bility Standar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asic Music Theory

LONG Jiang-jiang,LANG Qi-xun
(Conservatory of Music,Honghe University,Mengzi,Yunnan 661199,China)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 in our country,so it is difficult to decide on which one is better.Meanwhile,there is short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constructive study on the course of Basic Music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concept of Basic Music Theory,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academic research,under the guidance of ability standard concept so that it hopes to be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of Basic Music Theory.

Key words:Basic Music Theory; Course construction; Ability standard

作者简介:龙江江(1978-),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基础乐理》课程教学建设研究(JJ201303)

收稿日期:2015-06-17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2.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6)02-0114-03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课程建设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