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庚
例谈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陈永庚
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研究解困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同时,研究学困生的转化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是贯彻课标“学生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在数学学习上出现困难,暂时不能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体表现为:1.对数学的情感出现障碍,厌倦或畏惧数学学习,缺乏最基本的数学学习兴趣;2.意志力薄弱,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钻研精神;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经常出现诸如(a+b)2=a2+b2、(am)n=amn之类的错误;4.由于长期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以及同伴的嘲讽和排斥,学困生思想上往往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较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些因素往往是阻碍他们进步的最大障碍。
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往往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要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教师要对他们一视同仁,教育学生“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并用名人、科学家的事例告诉他们没有天生的聪明,只有后天的努力。当他们学习受挫折,考试成绩不佳时,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消除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要把握时机及时表扬,使他们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强化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为学困生补知识,帮助他们养成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比如,可以让学困生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和思路的误区,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使他们在“做”中激发兴趣,获得学习方法。
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时,学生对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方法感到抽象、难掌握。教师可以教给他们两种方法。一是口诀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而大大则无解。学生觉得易懂、好记。二是数形结合法:先把各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看数轴上所有解集都覆盖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数,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学生感到这样的方法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理解,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对学困生多用激励性语言,实施成功教育。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典型表现是兴趣索然,沉默寡言,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应努力改变他们这种被忽视、被冷落的状况。比如可创造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环境,在批改作业时附加一些鼓励性评语,并尽量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发现学生的作业有巧妙的解法、算理时,在相应的题旁写上解法精彩、思路新颖之类的评语,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还可以针对学困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知识点的遗漏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及时补缺,促其形成知识体系。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重点难点内容尽量讲慢些,使学困生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优秀生介绍学习方法,帮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方法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成功促兴趣,以兴趣促成功,切实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