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阳,王阿明,葛 琳,王文标(徐州医科大学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程阳,王阿明,葛琳,王文标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通过对徐州医科大学公共教育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从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地位与作用、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督导内容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论述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并对如何做好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探讨。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二级学院
教学督导机构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开展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监督与检查工作,以达到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1~3]。我校自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意识得到加强,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共教育学院主要面向我校各二级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开设外语、体育、数学、理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课程,涉及学生专业广,教学任务重。因此,建立完整、科学的教学督导组织对开展相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充分的文献研究及调研,我院在2012年4月成立了二级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并制定相关教学督导条例。二级学院督导组对学院院长负责,督导组设置和职能参照校督导组,根据学院学科特点开展具有本院特色的督导工作。
督导专家为本院不同教研室、不同专业的退休教授,选聘原则是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学工作、熟悉教学第一线、责任心强、在教职工中有较高威望、身体健康、具有高级职称。自2012年成立至今,教学督导组经过两次人员调整,共有5名资深老专家参与了督导工作。
学院督导工作内容丰富:在8个学期里,督导专家听课140余次,共计近300学时,涉及所有学院40余门课程;课后督导专家认真撰写相关听课记录,并给授课教师提出书面意见,教师针对专家的意见及时改进;督导专家每学期参加学院讲课比赛、教案评比,担当评委并进行点评;对试卷进行抽查,向教师通报检查结果。
2.1推行随机听课领导联动制
根据我校听课制度相关要求,学院领导每学期要达到一定的听课次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把这一工作视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组会提前和学院4位领导联系,商定本周听课的具体时间和课程,每周至少有1位院领导参加听课,以提高督导工作的影响力。
因为督导组听课、检查实践教学环节是随机的,教师备课、学生课堂纪律、迟到、缺席等情况都会如实反映出来。在这种压力下教师无形中会展现出积极应对的姿态,督导组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督导对象也有一定针对性:为提高青年教师尤其是当年新进人员教学基本功,督导专家会有侧重地随机抽取青年教师进行听课,锻炼青年教师,提高其授课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针对学生反映问题较集中的教师,督导专家组也会有针对性地听课。采用指导性听课和随机性听课相结合方式,努力实现听课点与面的结合。
2.2建立以信息及时反馈为核心的督导工作制度
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督导组成员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考察教师知识传授、内容组织与表达、学生听课效果等因素,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很多,教学督导组反馈信息的特点是及时、可靠。督导专家听课面广、量大,在与师生的接触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品德、教学态度的看法。每周听课督导专家都会撰写听课记录,给教师提出指导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院教学办公室,以便于其动态掌握教学运行中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
2.3举办讲课比赛与教案讲稿展评活动
我院每学期期末都会举行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营造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督导组专家全程参与并评分,针对每次讲课比赛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自2014年5月学院开展第一届院级优秀教案讲稿评选活动以来,针对教案中发现的问题,教学督导专家会举行相应的座谈会,面向各教研室教师明确教案书写规则和意义,点评本次展评中的优秀教案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将比赛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年度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院基本规范了教学督导组职责,督导专家尽心尽责,不断拓展督导工作内容,丰富督导方法和途径,有力推动了学院教学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得全院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吴英.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23-25.
[2]陈利华.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 (8):86-88.
[3]孙雨霞,魏屹晗,李晓霞.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3,12(4):388-391.
G420
A
1671-1246(2016)15-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