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措施初探

2016-03-13 09:09叶晓芹郑强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叶晓芹,郑强霞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措施初探

叶晓芹,郑强霞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摘要: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单亲家庭大学生通常会出现心理异常,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现通过对甘肃医学院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单独访谈,分析引起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措施

1 调查基本情况

2015年9月至11月,我们对甘肃医学院8个专业的4 895名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显示各专业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共121名。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121份,收回有效问卷1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39%。在对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35名单亲家庭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和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对家庭的满意度、自我认知、对学习的态度、人际交往、对社会的认知等方面。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以自我为中心

单亲家庭学生相比一般家庭学生而言,有更多父母间的吵闹、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好、长期的不幸福经历,导致他们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常有顶撞教师、说脏话、骂同学等无礼行为。另外,很多家庭破裂,孩子暂居老人家里,而老人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造成了其狭隘自私的性格,拒绝与同学分享,导致与教师、同学的关系紧张。

2.2任性、对抗性强

单亲家庭的学生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温暖和关怀,产生了心理偏位:既然父母都不管自己了,那么只能自己来寻找快乐了。于是其在家庭以外寻找慰藉,对一切丧失信心,对教师失去信任,不接受教师的教诲,行为自由、懒散,不思进取。

2.3自卑、怯懦

由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了很强烈的失落感,父母亲重新组建家庭之后,生活并不是很幸福,使其产生了恐惧感,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表现出蛮横、强硬和粗鲁的行为,但实际是外强中干,内心自卑、怯懦,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成绩下降明显。

2.4精神不集中

从内心来说,单亲家庭学生长期成长在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内心压力大,家庭的破裂、关爱的缺失,使其注意力不在学业上,不能专心认真地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下降。

3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3.1家庭原因

3.1.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家长补偿心理过强,认为因为自身原因导致了家庭的不完整,因此要对孩子进行补偿,过分溺爱孩子;有的又走了极端,坚定地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待孩子时用粗暴简单的“棍棒式管教”;大部分单亲家庭中的家长迫于生计,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教育子女。

3.1.2家庭不良氛围的影响 一是部分家长本身文化层次不高,举止不文明,思维不够理性;二是个别家长价值观不正确,行为失当;三是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细心呵护和关爱,导致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2学校原因

3.2.1教育理念上的偏差 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关注升学率,而对单亲家庭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有的教师和学生甚至歧视单亲家庭的学生。

3.2.2教育方法上的偏差 个别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偏见,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自信。

3.3社会原因

(1)当前社会比较浮躁,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帮助指导不够,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思想观念更加保守落后,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是难以接纳。

(2)政府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缺乏有效干预,村镇、街道办和负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部门没有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成长环境给予应有的重视,形式多、措施少,收效甚微。

3.4自身原因

在日常的生活中,普通大学生有完整的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经常打电话关怀问候,有的还到学校看望。而单亲家庭大学生自认为和普通大学生不一样,通过以上的细节对比,他们失落和自卑的心理更加突出。这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是源自对单亲家庭的错误认识,而这些错误认识又反过来导致了他们的自我否认、自惭形秽和自卑敏感等消极心理。

4 应对措施

4.1家庭方面

在单亲家庭内部,要强调家长的自强自立,不怨天尤人,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通过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引导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摒弃无原则的溺爱、妥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意识,让孩子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在当好孩子朋友的同时,也要当好孩子的教练员、辅导员和监督员,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把爱心给孩子。

4.2学校方面

4.2.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一是高校开设心理课程,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二是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包括单亲家庭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调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保证心理健康。三是强化辅导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培训,掌握学生工作的技巧,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树立对生活、学习的信心,指导他们面对问题,坚强健康地成长。

4.2.2搭建平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作为一线代课教师,笔者在平时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有些关于情感方面的事情,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但愿意与关系好的同学诉说,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家庭大学生,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在学生中寻找教师的助手,如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选择有爱心、有威信的学生担任这些职位,定期与同学谈心谈话、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更多地关注单亲家庭大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问题随时反馈。

4.2.3取得家长的配合 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中,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和交流沟通很重要,必不可少。家长和教师在目的上要一致,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上。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家长和教师应确定共同的教育立场,用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法,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良好互动局面。

4.3社会方面

4.3.1强化正面舆论引导 电视电影、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要通过正面引导来给单亲家庭大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认识通过拼搏、奋斗而成功的现实事例,增强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同时,媒体要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正确认识婚姻,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摒弃自卑、抱怨、怨恨等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靠自己、靠拼搏、靠劳动也能有美好未来的信心。

4.3.2给予政策帮助 在家庭结构缺失的同时,单亲家庭往往面临经济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要给予关注,并在政策上给予帮助,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帮助他们平衡心理,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4.4自我方面

任何事物要发生质的改变,根本还是内因起作用。单亲家庭大学生要健康成长,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从内在发生改变。一是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调节,并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生活、认识自我,最重要的是要悦纳自我。二是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多与同学沟通交流,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增强自信,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三是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自立、自强,提早规划好职业生涯,并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四是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自我安慰、自我欣赏,达到自我减压、减轻焦虑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12-0019-02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