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2016-03-09 18:06姜南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问题意识

姜南

[摘要]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业进步的表现,根据对问题意识地位与意义的研究,以及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普遍缺乏和遗失的现状,提出了想问、能问、会问三个方面的问题意识的标准,对于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问题意识;遗失原因;培养措施

孔子曰:“疑是之始,字之端,”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21世纪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问题意识的概念和意义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一系列具有积极作用的学习行为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作为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且反映了其独立性和创造性.一个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强弱,是衡量其创造能力大小和思维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但是,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

(二)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

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问题”.具有问题意识的个体会意识到寻常问题的非常之处,“于不疑处有疑”,然后提出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角.所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学生提出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而研究表明,只有在教学中提供学习的依靠点,才能培养学生的表象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又恰恰是学习的最佳依靠点.因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 个性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的主体性、个体的独特性、个体的整体性等,其中个体的主体性是核心内容.个体的主体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必须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才能形成的,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探索一切自己感到有疑问的现象,形成个体的差异性和倾向性,以及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问题意识遗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纵向推进,学生数激增,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之长期以来灌输教育观念的束缚,造成不少学生从有问题不知提问到不愿、不敢提问渐渐恶化为不思考、没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一问到底,而忽视了学生的发问,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弱化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缺失,这已成为教育中的最大问题.

有调查显示:在某校五年级的两个实验班中,分别只有一名和两名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仅占班级学生总数的2%.而从该校的四、五、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查100名学生,其中有24.7%的学生总找不到提问的机会;有70%的学生认为不能打断老师的讲课;有50%的学生对在课上提问和发言感到紧张.

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根据中学生好奇、好问及求知欲强的特点,现代教育应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教育,即将学生接连不断的疑问逐一地进行解除,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其产生新的问题,在新旧问题的循环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日俱增.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观念.被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观念会导致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本身就缺少问题意识,就更无从谈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了,同时还需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科学评价的态度,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好奇心的重要并加以引导,就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和学校,以自然生活为师,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早年所倡导的“生活教育”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采取科学评价的态度,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给予评价的方式,让社会广泛参与解答与评判.

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1.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建立积极主动的课堂,使学生“想问”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学生进行探索问题之前,教师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观察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你们是谁?‘谁错了?”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同时,也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如用“这是一个好问题”或“我很高兴你能问这个问题”鼓励学生提问,还要让学生树立“我是成功者”的信心.endprint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能问”

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出现了一道同时同地相背而行求相距距离的应用题,有一位学生就提出疑问,地球是圆的,这两列火车的相距距离是不是有两种答案?这时教师立即对他的这种质疑给予了回答并表扬:“你真了不起!站得高看得远,能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上的相遇问题.今天,我们评你为‘问题小明星,好吗?”这种做法保护和调动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肯定以及倾听学生回答的认真和耐心更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3.优化课堂,转变教学观念,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问题意识的培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始,只有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即打破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观念,才能把教学看成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才能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提出问题,所以,在学生提问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问,并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首先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①不要为提问而提问;②不要一疑即问;③表述要清楚明白.其次,按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提问法”“提问听课法”等向自己提问,再次,教师要做好示范并要以“合作者”“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意识.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问提供恰当的方法:①围绕教学课题提问;②在新旧知识联系处提问;③对知识的重难点提问;④对知识的疑点提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事半功倍.

4.布置课题研究的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好奇心强,对许多事物他们都感到新鲜有趣,渴望认识了解,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导,交给其悉心观察的方法,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去实践.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演练,学习“买卖东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物,做到“课虽尽,但学习仍在继续”.通过活动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培养学生不畏权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树立学生迈出模仿、迈向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造就不予传统、敢于创新的一代!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问题意识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