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蓓 詹宣文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入乡未能随俗:论葛浩文译《生死疲劳》的乡土气息
田德蓓詹宣文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莫言《生死疲劳》以农村舞台为背景讲述几代人与土地的联系,呈现出浓厚乡土气息。葛浩文考虑目标语读者实际接收、原著艺术魅力与译者目标等因素,较好处理原著的乡土风味,使译文被目标语读者接收。通过综合分析译者对小说中体现乡土气息各因素的翻译方法,了解小说西译困难以及译者复杂身份,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气息;葛浩文;翻译;译者身份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话题又一次成为议论焦点。中国文学西传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中后期,蒙学通俗读物《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语拉开中国文学西传序幕[1],在国家新文化输出策略制定和实施后,中国文学再次掀起走出国门热潮,看似遍地开花,实则为“简单的点状接受”[2]。莫言小说英译主要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完成,其翻译被认为是莫言小说英译的最高水平。近年来,《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英译本的国内研究日益活跃:邵璐、褚旭贞、王萌等分别从翻译文体学、顺应论及生态翻译等角度深入研究;潘敏燕、张琦、史凡等从译者主体性、创造性叛逆及接受美学等方面探讨。本文以英译版《生死疲劳》为中心,分析译作乡土语言的处理手段,剖析我国小说西译问题,为我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提供参考。
在译本中表达原文神韵一直是文学翻译讨论焦点。小说通常以风土人情和方言土语为依托再现故乡,突显地域风貌[3]:首先,人物日常生活对话多以方言为主,掺杂习语和俚语增加对话乡土特色;其次,小说中大量运用民间谚语和歌谣,除表达言外之意,更增加幽默感,乡土氛围进一步提升;最后,特殊意蕴和特定时代文化意象使小说民间传统印记明显,延伸读者体验。以上三点使《生死疲劳》乡土气息浓厚,特色鲜明。葛浩文接受采访时提及,莫言小说的乡土味是翻译难点。
《生死疲劳》语言的乡土特色成为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阅读过程的空白和未定性,赋予读者参与作品意义构成权利,促使读者探寻作品意义[4]。
小说人物以农民角色居多,人物语言充斥乡音土语,部分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口语和俚语。原文中作家精心设计的人物语言却成为译者难题。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不仅在小说人物塑造上锦上添花,亦是探讨译者如何处理乡土味的突破口。
译本为目标语读者了解源语文本及相关文化提供途径。人物语言因语境和对象不同,意思表达不尽相同,此模糊性提供读者空白和未定性思考空间。葛浩文翻译既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又适当保留原文人物对话特色及读者与文本的互动。
比如“不要大哥长大哥短的”①莫言.生死疲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以下所引小说原文皆出自此书,不另注。被译为“You canstop that Brother this and Brother that”②Mo Yan,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M].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2012.以下所引小说英文原文皆出自此书,不另注。。译本为保留原文不耐烦与厌恶情绪刻意将“长”“短”用“this”“that”表达,与“brother”连用以接近原文表达。如此搭配在英语中十分少见,但译者在忠实于原著或读者理解中选择了前者,将译文与原文语言差异缩减到最小,通过在目标语中寻找最大限度减少读者阅读障碍的用词搭配,使译本虽与原文接近又不至无法理解,同时适当减少空白和未确定性。又如“二位兄弟,睁只眼闭只眼,大家都方便”,译文为“Good brothers,with one eye open and the other shut,everyone wins”。这句译文同样运用汉语表达方式,将“方便”替换为西方读者习惯用词“win”,使未定性明确化,既保证原文顺畅又便于读者接受,读者可通过语境参与文本互动。再如“她们一点儿也不生气,嬉皮笑脸地说:‘只要你们答应了入社,我们立马就走,如果不答应,就让我们的腚,在你们家炕上扎根,让我们的身体,在你们家抽芽、长叶、开花、结果,让我们长成大树,把你们家的房顶撑开!’”,译文为“Angry? Not a bit.With silly grins,they said:‘Join the commune and we’ll be on our way.Refuse,and our rear ends will take root here on your kang.Our bodies will sprout,grow leaves,and flower; we’ll become trees and knock the roof right off your house!’”该翻译与之前对译手法截然不同。“Angry?Not a bit”是标准英语表达方式,西方读者自然易于理解,但译文呈现风格与原文差距较大。译者采用英语表达方式,通过调整语序及句法尽力减少读者对作品的陌生感。原作者习惯大量使用富有节奏的短句增强人物语言张力与感染力。但英语表达中,短句过多会造成拖沓之感,因此翻译富有节奏的原文时往往采用合并、删除等手法将短句译为通顺长句。“让我们的……”句式在译文中均被“…will…”句式代替,更严谨且合乎英语表达方式,不仅增强读者阅读流畅感,且未丧失原文语言特色,读者依旧能够领略语言诙谐幽默,语义空白适当保留,仍能使读者主动参与语义空白填补。
以上例子中,葛浩文通常选择接近原文的词汇,但在表达方法上贴近英语。人物语言整体保留原文风格,在国外读者难以理解之处,为弥补词汇空洞适当调整语序或漏译、改译调和原著语言风格与读者习惯。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非一味再现原文,忠实不再是字面一一对应,而是寻求多种因素平衡。
除语言乡土风味,小说亦大量运用谚语和歌谣。谚语代表地区文化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表达之意与西方谚语不同,读者易因丰富内涵困扰。多元性文学阐释要求读者对文本有不同解释,而谚语的言外之意和主题的不确定性易被忽视。故译者翻译富有哲理的谚语时,必须处理好目标语读者接收此类信息时的不同反应。
比如“出水才看两脚泥!咱们骑驴看账本,走着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阳光轮着转,不会永远照着你的窝ϓ”,译文为“you don’t know your legs are muddy till you step out of water.The river flows east for thirty years and west thirty years! The sun’s rays are on the move.They won’t always shine down on your nest!”其实,四句表达相同意思——人不会一直走运。原文连用四句谚语表达,突出说话者嫉妒心理。译者翻译时,需置身浓厚地方语言环境,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使读者基于译者理解上的二度理解尽量接近原作本意。此处译者对译文并未过多干预,采取完全对应方法处理。为避免译文晦涩,译者添加主语和谓语补充句子成分并调整语序。但处理后的中国谚语难以完整传递信息,目标语读者很难参与意义建构。英译的四句话更像描述自然现象,通过相似内容重复使意义聚焦——事情在变化。虽与原文有出入,可已是综合考虑意象传达、文化差异及译本忠实等因素后的最佳选择。因此,译者将读者无法理解的空白与未定性因素“骑驴看账本,走着瞧”省略不译。
除谚语外,歌谣亦是《生死疲劳》的语言特色。歌谣语言内容丰富兼具节奏感,作者留下的想象和再创作解释却变成目标语读者的困惑。还原此类题材韵味极具难度,如“铜锣一敲铛铛铛/叫一声我的猴儿听端详/咱家在峨眉山上得了道/返回了老家要称大王/咱给各位老乡耍把戏/老乡们把咱来赏”,译文为“The bronze gong rings out bong bong bong /I tell monkey to do nothing wrong/He received the Tao on Mount Emei/And returned home as king of his trade,truly strong /He’ll perform for our countrymen/Who will pay for my song。”译者虽遵循结构对应,但非简单与原文对应,而是熟悉掌握原文信息后,再加工展现给读者。首先,歌谣人称代词“咱”均被“he”代替,因故事中庞凤凰作为第一叙述者,在整场猴戏中以“咱”表示自己和猴,但真正表演者只有猴,因此英译本中为避免读者产生疑惑采取此替换方式;其次,将歌谣句义由暗转明,减少语言未定性。“听端详”译为“to do nothing wrong”,任何文本理解均不能脱离语境,歌谣亦如此。歌谣第一句“敲锣”目的是“听端详”,提醒即将表演,故翻译符合逻辑。将“给各位老乡耍把戏”译为“perform for our countrymen”,最大程度减少语义模糊性。因此译者采用通顺翻译方法,未产生语义缺损,减少读者语义理解障碍。对歌谣节奏把握,原文主要依靠“铛”“详”“王”“赏”押“ang”韵脚,译文为还原歌谣节奏,亦采用押韵方式“bong”“wrong”“strong”“song”押“ong”韵。处理后,译文空白和未确定性适度,亦未因顾及内容而破坏结构。
因谚语和歌谣包含丰富信息兼具节奏感,文本空白和未定性信息很难为读者把握。葛浩文翻译时考虑文化差异性,还原小说谚语和歌谣的乡土气息,顾及译文语境最佳表达方式,有助读者参与。译文整体保留原著文化意象,译者经筛选,将可通过语境理解的内容添加逻辑说明与句子成分,对句子意义确定以及模仿押韵等措施进行调和,而不符合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则删除不译,西方读者得益于此,欣赏小说时方能领会谚语与歌谣风采。
民族地理、历史及文化等因素不同,人对外部世界反映不同,因此产生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言,构成民族独有文化意象,这在小说文化反射上具有重要意义。若译本过多削弱具有异域色彩的意象,易造成原著语言特色丧失,相反,则会使译本晦涩难懂。因此当中国文化以译文形式移植西方语境时,考虑目标语读者认知能力,译者通常会分析源语文化中意象的思想内涵。
中西方信仰不同,因而对生死与地狱想象不同。原文中“牛头马面”译成“Ox Head and Horse Face”,受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作品影响,中国或熟知中国文化的读者易理解“牛头马面”。西方读者的理解建立在间接基础上,虽不如国内读者准确,亦不会出现过大误差,英语版“牛头马面”被保留,“阎王”翻译则选择西方读者较易接受的“Lord Yama”。对葛浩文而言,语言转换易,但跨越中西文化隔阂任重道远。这类有着文化积淀的词语,译者首先选择相近词汇,但更多时候却在填补文化空白处。考虑不同文化联想时,需以读者接收为前提,并保证译本不会出现“尴尬”或成为“天书”。葛浩文曾说不喜添加注释解释原文[5],为避免目标语读者在阅读与原文最接近的翻译词汇和表达方式时遇到困难,译者往往采用原文对等翻译[6]。
译本处理中,针对特殊时代具有特定象征的意象采用补充说明方式帮助读者了解文化背景。如原文中“柯湘头”指当时流行发型,译文为“combed her hair in a style made fashionable by Ke Xiang,heroine of Culture Revolution same time The Red Lantern”,为使读者理解“柯湘”,有意添加解释性语句。因莫言以国内读者为主要阅读群体,他与读者对“柯湘”可能无过多困惑,但对于国外读者,“柯湘”是文化空白。当小说通过翻译进入作者未考虑到的空间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文化环境的变化,这要求译者不能忽视文化背景的交代。为保证译本阅读流畅性,译者智能将读者无法理解、需添加注释说明的内容直接融入译本,既保证译本忠实原文,亦使难解之处获得较好诠释,避免脚注等注释形式打断读者阅读。正因如此,《生死疲劳》整部译本无一处脚注。
译者不仅是语言转换技师,而且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复杂综合体。译者既是读者、作者,同时是创造者与研究者[7]。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在多个角色中切换,既要解决目标语读者需求,充当文化背景考查者,又需转换成作者对原文内容补充说明。葛浩文的译文未影响到阅读流畅性,并保留中国文学色彩。
无论是莫言小说原文抑或葛浩文英译本均离不开读者接收,但两者差别巨大。小说原文是读者第一印象,译本则是经过加工的次级印象,译本通过译者理解、加工及阐释形成与原文风格和思想呼应的作品。译本既不能等同原文,亦不能偏离原文。原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忠实原著,翻译行为被认为是对原著作者思想和写作风格的再现。随着翻译理论日益丰硕,翻译是技术层面的语言转换及译者不应有创作意识等观点引发质疑与讨论。译者亦是读者,知识能力、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等必然影响文本理解;译者还受到翻译目的、读者接收以及目标语国家诗学等外在因素影响,文本转换过程中必然掺入译者理解与阐释。
文学文本不同于学术著作或纪实作品,意义在于呈现多元性特点,给读者更大阐释空间,作品空白及未定性提供读者交流机会[8],读者阅读中不自觉投入文本解释。而译本读者则参与译者遴选后的空白与未确定性。一般认为,文学作品空白与未定性越多,提供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生成的空间越大[9]。对译者而言,更多空白和未定性内容会造成目标语读者阅读障碍,尤其当目标语读者经历、思想与本国读者具有较大差异时。译者应原貌呈现“空白”还是填补以避免引起读者阅读障碍成为作品翻译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莫言小说的乡土风味因素是体现空白和未定性的重要方式。人物语言——民间方言土语、富有特殊意蕴的文化意象均给予读者参与小说建构的机会。通过分析葛浩文对小说乡土风味的翻译,得出译者是否应填补空白需综合考虑包括读者接收内的诸多因素。译者与普通读者一样会对原文空白产生不同解释,但译者理解会通过译本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故译者作为特殊读者,需以目标语表达源语文本内涵。面对原文空白及未定性时,不能仅充当读者,亦不能为最大限度减少障碍而随意添补空白,造成文本内涵损失。
尽管译者处于翻译环节中心地位,对翻译目的制定与策略选择具有较大自主性,但不表示译者在翻译中处主宰地位。葛浩文的翻译表明,他对异质文化处理十分谨慎。同传统翻译小说一味采用归化手段不同,葛浩文面对与西方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时适当留白,不仅使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本,体会小说魅力,亦不至与原文大相径庭。
如何将中国文学以合适方法向世界展示成为难点。一方面,国内作家大多外语水平有限,无法直接从事作品翻译及翻译指导;另一方面,国内译者大多难以驾驭别具中国乡土风情的作品。葛浩文能够将莫言作品推广到欧美市场,不仅依靠对西方读者兴趣的准确把握,而且建立在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上。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提及译者道德责任感时认为,译者应在新文化或者理论语境中有效理解原文,达到基本的“正确理解”[10]。
葛浩文翻译《生死疲劳》的策略以留白和填补为主。时而遵循汉语表达方式,不顾目标语读者理解;时而采用西方读者习惯表达方式,使译本与原文风格迥异;时而通过对文章的理解采用改译、漏译,使原文与译本在读者接收层面达到平衡。翻译是对原作的改写,不论动机如何,这些改写都反映意识形态和诗学,故而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发挥对文学的操纵功能[11]。莫言自小说《红高粱》被拍成电影后逐渐为西方世界关注,后经葛浩文等汉学家推介,使莫言本人及作品在西方世界名声大噪。葛浩文毫不回避地说自己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充当一半是译者、一半是编者的角色[12]。编者身份使翻译成果受到质疑,如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对译者的要求,译者应如同玻璃人不干预原著向译作的转换。但《生死疲劳》译本中本该隐身的译者却不断“出现”在读者面前,除因译者主观能动性外,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气息中承载的传统文化亦是译者无法完全“隐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欧美文化地位、文化差异及翻译文学在欧美文学世界的边缘地位等因素,欧美翻译家翻译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选用以目标语读者为主要考量的归化翻译手段,早期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翻译《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归化策略运用的代表。但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现象使一批具有使命感的翻译家选择保留原著风貌、异化的翻译策略。矛盾显而易见,译者要保留原著品味,可读者实际接收及对具有乡土气息小说在语言与结构上的理解困难又需译者在翻译中让步。葛浩文的翻译方法一定程度上调和了这一矛盾,尽量在译本中达到平衡,以致作品为西方读者认可。大卫·丹穆若什指出:“国别文学在进入世界文学这个更大范围时,其作品本身意义上的深度会在流传中扩张,这将对于原作品风格上的损失起到抵消作用。”[10]
中国文学作品进入西方世界,必然有风格损失。通过葛浩文《生死疲劳》的翻译实践及效果发现:优秀译作在流传中形成。葛浩文既未刻意讨好目标语读者,亦未忽视其需求,而是寻找二者衔接点;译文虽有删减和改译,就效果而言可被接受。通过分析葛浩文对《生死疲劳》乡土气息语言的翻译,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上升到文化层面的转换非简单依靠某一种或多种翻译策略及某些翻译理论即可。需译者不断在多重身份间转换和调整,在读者接收、文化背景、译者身份等综合因素考虑下平衡原著作者、原著、译者、译作和目标语读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婷婷.《今古奇观》: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最早的典范与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王德威.谈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欧美世界[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1).
[3]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
[5]邵璐.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J].中国翻译,2013(3).
[6]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J].中国翻译,2012(1).
[7]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2000(6).
[8]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9]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
[10]大卫·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M].査明建,宋明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Susan Bassnett,Andre Lefrvere.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New edition),1996.
[12]Howard Goldblatt.Blue Pencil Translating: Translator as Editor[J].Translation Quarterly,2004(33).
作者简介:田德蓓(1956-),女,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805(2016)01-0088-05
收稿日期: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