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娜
(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中心小学 辽宁凤城 118100)
以积累古诗词为载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黄秀娜
(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中心小学 辽宁凤城 118100)
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恰恰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这些要求。而进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那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谓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旨意。读,表面上看,只是学生的一种有声或无声的行为,从心理学看,读出潜蕴在大脑深处的语言感悟能力,即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却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因此,我在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强调读。古诗的诵读要读出字正腔圆。因此,在学生自读古诗时,要求能读得文通字顺,就像朱熹所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可根据学生诵读情况,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去范读,要读得有声有色,要掌握好诗的节奏韵调,能配乐读更好,或利用多媒体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在听中去感悟诗的意蕴,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古诗的诵读要读得抑扬顿挫,诵出古诗的情意韵味。首先是重音的处理要准确,高音要响亮,表示兴奋喜悦;低音要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其次,是语调的升降快慢的变化上。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变化,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此外,还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
诵读形式多样化: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默读,或接龙,或当场背都可以。
学习古诗,积累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了古诗,懂得了古诗蕴含的音韵,那么在谈话写作的时候,欲引用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左右追源,这才是功夫。学习古诗是为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长腿的书橱。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不积累古诗,谈何容易。背的形式可多样化,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背得多。对于背得多的学生,可以加分表奖或实物表奖等来维持学生的成就感。当堂学习的古诗当堂背会,课外积累的古诗背诵的时间可安排在语文课前5分钟或晨读时间。我每月开展班级诵读比赛,形式多样:个人展示,小组比赛,诗歌接龙,表演诵读,按指定范围背诵等。评选“小诗人”,“读书王”“小诗仙”“读书优秀小组”并适当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教师将抽象凝练的语言化为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江畔独步寻花》《江雪》《山行》。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诗意后,展开合理想象,把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画下来,(适合中高年级)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古诗的画面,或小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画面,把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美丽画面运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画面中感悟作者巧妙的比喻及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如梦令》多媒体动漫:在一块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一群孩子快乐嬉戏,直到日落西山,还沉醉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回家,却迷失在湖中。在划船中,惊起一群白鹭。一边出示画面,一边出示诗句。直观的画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扫除理解上的障碍,真是一举两得。
故事是儿童的最爱。而古诗也不外乎写景叙事抒情,多数可以编成故事让学生去演绎。首先,让学生根据诗意进行发挥想象,想象故事情节。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黄鹤楼旁开满了艳丽的鲜花,李白来到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他们依依惜别,互相说彼此珍重的话。李白:“在外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孟浩然:“保重,我们还有相见的一天!”李白:“祝你一路平安!”李白一直等到孟浩然的船消失在天边,还不肯离去。
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现了诗人喜悦之情,让学生去演一演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光是教材编排的诗歌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也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技巧运用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能有体会到学习成就的快乐,这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在课外给学生提供了其他学习的诗歌。如教学《山行》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的诗歌,教学《望洞庭》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日月山水的诗,教学《梅花》时,收集描写梅兰竹菊的古诗,学习《赠汪伦》,收集写离情别绪的诗,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收集描写思乡思亲的诗,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收集古代田园生活的诗,学习《牧童》收集,描写古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诗,还有一些是包含浅显哲理的诗歌,如《题西林壁》等。这些诗歌分门别类摘抄在积累本上。为了积起学习兴趣,我让学生给每首诗配上插图,并给自己的诗集起个名,像“浪花集”“繁星集”“梦想集”等。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要求:积累诗歌,这包括读读背背﹑默写;说说诗歌写了件什么事,或描写了什么场景,或是阐述了什么道理等。你能把他改写为小短文吗?)还可以积累像李白﹑李清照﹑杜甫﹑王维﹑辛弃疾,苏轼﹑孟浩然等著名诗人的诗,还可以积累现代诗。后来,范围也渐渐广了,从新诗美句到名人名言,谚语警句,到生活常识,甚至是记下了自己的读书心得等,孩子们每天遨游在书中自得其乐。鼓励学生去读去背,适当奖励。这一学习,通常放在课后作业中,这样的作业既积累了古诗,拓展阅读范围,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教室中可以悬挂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更换;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划出一个小角落作为“古诗角”,定期更换一首古诗;或给有写诗爱好的学生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古诗诵读活动。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大量阅读中,孩子们爱读了,会读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精妙词句,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还将继续努力地去探索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及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多学诗歌多阅读,去享受古诗文中的思想精髓,去享受审美的愉悦,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诗歌这一传统的文化的瑰宝继续弘扬其魅力,滋养一代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