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符号认同的嬗变与重构

2016-03-01 08:23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身份认同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 丽



乡村教师符号认同的嬗变与重构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 丽

【摘要】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尴尬状况,反映出教师身份认同出现危机,如何化解危机关系到中国的乡村教育的未来。提高教师待遇,职业发展路径,均衡教育资源,引入社会工作,高校对口帮扶,重拾乡村文化,延续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是治标治本之道。

【关键词】身份认同 制度设计 高校帮扶 乡村文化

2015年4月1日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举措,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一、乡村教师符号认同危机出现

当前,中国800万乡村教师承担着亿万乡村孩子的教育使命,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突出表现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艰苦、优秀生源流失、职业发展空间狭小,留不住人才。

出现上述列举情况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即教师这一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嬗变,也可以说是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身份认同其实就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自我价值感的肯定、自我意义感的强化。

1.从“先生”到“老师”的称呼转变。“先生”是中国传统社会对老师的称呼,受儒家伦理教化和熏陶,人们十分尊重“先生”并将其视为儿童智力的启蒙者和传授者。“先生”这一文化符号代表着道德表率、礼仪风范,因此“先生”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近代教育制度之前,私塾是启蒙民众、传承村落文化的中心,私塾先生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们知识渊博、谙熟民间礼仪、博古通今、兼任乡村各种角色,具有极高权威性,自主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活动和日常活动与村民融为一体,彼此关系十分融洽。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渗透,发展新式学堂的乡村教育成为乡村国家意志的体现,乡村教师纳入国家管理体系成为必然要求,乡村教师的任命、考核、调动、选拔、工资、福利依附于政府,使得乡村教师逐渐疏远了乡村,从乡村日常事务中抽离出来,乡村教师成为受政府管理的特殊阶层,成为国家权力在乡村延伸的“代言人”。“正是国家这种对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的法定建构才使得乡村教师越发脱离乡村与乡民,继而异化成为政府管理的“犬儒”。

2.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的内心挣扎。私塾先生在指导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考取功名上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情感诉求依然流传至今,村民对乡村教师依然高度认可,教师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自我的职业价值取向。因为村民的信任,对教师的尊重,即使生活比较贫困也不会动摇职业认同。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财致富、追求更好生活是村民的现实需求,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许多村民住进了洋楼、开上小车,但是乡村教师因为不得从事其他职业,他们工资也是国家发放,物价上涨跑过工资涨幅,乡村教师把自身生存境遇同他人对比后,难免产生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正在一点一点蚕食原本的身份认同。

二、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凸显予人性关怀

面对现实的生存环境,留住乡村教师不能单靠教师个人努力,更需要集体的呵护。整个社会要形成价值共识,给予乡村教师回归内心,回归自然的弹性空间,关切他们的实际需求,保护乡村教师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1.提高教师待遇,拥有体面生活。扩大乡村教师阳光补助力度。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教师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显然不切合实际。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适宜采用“一刀切”的补助标准,要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原则实施补助。这一原则强化了地方的主体责任地位,政策具体实施时间、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等方面地方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利都存在失控的风险,实施初期按正常轨道运行,渐渐偏离轨道。因此,公平、公正、公开发放补助是关键,一方面中央加强监督,权力下放,减少具体事务性工作的干预,重点是监督政策执行情况。对于政策执行到位的给予肯定和奖励,比如中央财政从2013年,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增加了一项“综合奖补资金”,对于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到位的地方给予奖补。另一方面,地方要强化责任意识,承接好下放的权利,这就要求地方领导要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教师,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

2.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拥有人生出彩机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是人们行为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虽然鼓励大学生走向基础,为乡村教育事业做贡献,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去艰苦地区,钱理群教授说过今天的大学教育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选择更加多元,社会诱惑更加多样,在这种背景下制定良好的政策导向才能使乡村教师具有吸引力。学校定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骨干教师,建立公开、公正的职称晋升制度。

3.构建政府、社会组织、高校三级支持网格。第一,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乡村学校目前没有热水供应,厕所卫生条件差,没有医务室等问题。因此要加大食宿、医疗、卫生、安全等硬件设施配备。针对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状,应该建立支援乡村教育事业流动机制,从市、县选调优秀教师开展有期限的教学服务,服务期满再选派另一批支教队伍,从而保持队伍的连续性、发展性。

第二,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乡村教师作为“农村里的城市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弱势群体,有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社会工作是调节社会人群生存状态的‘天平’,是维系社会良好秩序发展的纽带。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从国际经验来看,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在消除弱势群体的实践中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社会工作也要将乡村教师纳入其中。

第三,高校对口帮扶,定期派教师进行工作指导。输送优秀毕业生,支持乡村教育发展,重建乡村教育,从校长开始。在调研中某地教育局领导告诉我们,希望师范类的学校多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因为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关乎乡村教育发展。这一建议值得我们反思,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下,更多是教师培养而忽视校长培养。高校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在发展教育事业领域要勇于创新。

三、延续乡村文化,固守流失水土

乡村地区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无用论”观点根深蒂固。在采访中有位老师告诉我们,开学前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因为担心家长不让孩子继续读书,他们要走访每家每户,对家长开展思想教育,说服家长允许孩子继续读书。改革开放浪潮之下,中国乡村社会面对新的情况产生一种集体身份焦虑,这种焦虑背后是一种乡村文化认同的空置与虚化,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恰恰是乡村文化认同危机的一种现象。

1.重拾乡村文化,文化精华再认同。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任何社会文化的进步都是以传统文化与文明为基石不断产生适应时代的文化形式,中国积极倡导新农村建设,营造新的文化风貌,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乡村道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农民也住上了小洋楼,但是在文化氛围、农民素养方面和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相比较还是存在失衡现象。新农村建设的内核是新文化建设,任何一种新的文化都是无法割裂与固有文化的精神纽带,因此还要回到儒家传统经典文化。“传统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一个民族在文化前进的道路中必须牢牢把握传统文化这条中轴线,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的是一种约束范式,统摄社会成员的心理,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在费孝通先生时代的中国乡村是那样淳朴、真诚,整个社会尊崇礼仪道德,对自身文化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人们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都希望得到“先生”的指导。虽然城市通过扩张和虹吸效应造成农村的空虚化,但是我们要相信乡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文化在我们探询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了”,因此,发展乡村教育、留住乡村教师,必须在乡村文化价值重建中,对传统优秀文化要素的再认同。

2.乡村课程设置承载乡村文化。受传统农耕文明影响,乡村被人为地贴上“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标签,和代表着“先进性”、“现代性”、“前沿性”的城市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导致教材编排没有吸纳乡村文化,而是顺理成章地被排斥在外。有专家指出“在选文上,几乎没有直接阐述乡村文化或以乡村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探究活动,能基本反映乡村文化的篇目在选文中所占的比例仅为 4.1%。而在表达与交流中亲近自然的主题也只占 6%”乡村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主要依据教材,教材既能承载文化内容,又能有效传递文化价值,乡村课程设置是表达乡村文化自我价值的直接途径,它最能反映乡村生活实际,通过教材了解乡土文化,学习本土知识,传承千百年的节日风俗、民间故事、山歌民谣。

毛泽东早在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指出“乡村小学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需要”,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因地制宜,教师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乡村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可能越不认同乡村价值,产生石中英老师说的“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断地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发展乡村要坚持“和而不同”理念,把城市教育的发展政策公平地对待乡村教育,搭建城乡交流舞台,用城市先进文化完善农村落后文化,给予乡村孩子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时,立足乡村实际情况,把握乡村特点,传承乡村文化的本土价值。

【参考文献】

[1]容中逵.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下的乡村教师——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J].教育学报,2009(10).

[2]裴敏超.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J].青海师专学报,2006,(6).

[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美]萨林斯著.王铭铭译.甜蜜的悲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J].语文建设, 2007(7).

[6]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12).

作者简介:(修丽,北京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身份认同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关于我国开征环保税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