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盘松(漯河实验高级中学 河南漯河 462000)
用小组自主互助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刘盘松
(漯河实验高级中学 河南漯河 462000)
摘 要: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大都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知识量的陡然加重。二是学生突然从初中老师的“严盯死守”下“解放”出来感到无所适从,很难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这也给高中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摆在高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借鉴衡水中学“一个教学函数式”的解读、洋思中学“三清”的做法、杜郎口中学“10+35”的模式等等诸多名校的经验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我校课堂教学以“小组自主互助教学”为抓手,取得明显成效。这种教学法紧扣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展示提升——反馈落实——评价反思等步骤,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自主 互助 小组教学
一堂课中要保证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不算太难的事,但要在课堂上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示范性高中或是一般性高中,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存在。传统教学的固疾是:约四分之三的学生能与教师的课堂讲授同步学习,其他的学生处于消极应付状态,课堂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业负担和因考试造成的心理负担日渐加重,直至恶性循环,乃至出现心理问题。小组自主互助教学法能明显改善和提高老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
所谓自主,就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的选择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内容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读书、有思考、有练习、有生成,也有必要的切磋交流。
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按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的目标,小组构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认识统一。统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认识,大家都要积极认同并推进这种改革。统一学生的认识,同学们要明白小组互助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共同进步,更是思想品质、学习习惯及共事能力的影响提高。
2.小组人数适当。为了便于教师指导、调控、交流与互动,在兼顾学科,保证参与的基础上,需把班级的学生按6人一组分成若干组。
3.综合水平相当。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占大致相同的比例,既便于发挥优秀生的帮带作用,又有利于各小组间互动活动的开展和竞争的有序进行。
4.组员自愿组合。在任课老师、班委、组长共同参与下,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个小组的成员。每个小组采取谈判桌型、会议桌型等办法相对集中。教师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定期指导、检查、督促。
5.小组分工明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展示”的要求,确定小组成员上课时的任务。同时要确定小组及每个成员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确保每个学生的目标都切合自身实际,措施切实可行,定期组织检查评比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和措施。
布卢姆认为:1.教学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2.使教学从每个学生的起点开始和随时解决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是保证教学适应既定学习者的程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使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的有效方式。
依据以上原则,小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主要从自我预习、课堂交流、课后检查三个环节上去落实。以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来说明。
首先利用学案把时间翻转过来:变原来的自习做作业变成现在的自习即预习。预习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为抓手。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综合拓展、同步演练、评价反思等内容。要求学生新课开始之前必须预习完成能够完成的任务。
其次课堂上以导学案为线索把时间交给学生。师生按照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展示提升——反馈落实——评价反思等步骤进行教学。当然,整个过程的时间长短与内容的深浅需要老师去调控。《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会集中到“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和“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这两个问题上,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理解程度、交流广度和知识生成情况,力争做到课内解决全部问题。
再次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当然,有的时候课内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即使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一个巩固过程。比如作业批改,老师要全批全改任务太重,又是不必要的重复,因为改一部分就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小组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每天只收每组3人的作业,每组的课代表负责收发、反馈、互助理解当堂的内容。若不需要收缴的作业,则有小组成员互相检查。这样,老师节节有事干,准确地掌握了学情;学生人人有任务,丝毫不敢懈怠。
常言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小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就是围绕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讲解、答疑、交流等方式,营造一种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为更多同学提供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姜晖. “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J]. 吉林教育:综合, 2014(34):17-17.
[2]季园园. 开展互助学习 提高教学实效[J]. 山西教育:教学,2014(7).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历史教师备课能力与课堂有效教学关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JKGHZD-0048)”研究提炼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