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的使用动机及缺陷研究

2016-02-28 21:3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秦 勇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弹幕的使用动机及缺陷研究

秦 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 要:弹幕是一种新兴的观看视频时的评论方式,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用户发表的评论即时显示在视频上,其他用户观看视频时同样可以看见,并且还能与其互动,为用户构建一种共享的观看体验,营造出一个想象共同体。本文试图探讨弹幕视频的使用动机及弹幕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弹幕;动机;行为;缺陷

一、弹幕网站发展概述

能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表评论,并且评论可以在你所希望的时间点、位置以滑行或者停留的方式出现在视频中,所有观看视频的人都可以看见评论,这一类的评论叫做弹幕,此类网站叫弹幕网站。

近年,AcFun、bilibili等弹幕网站的流行,使得“弹幕”一词首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弹幕是一种字幕技术,可以将观看者的评论在视频播放过程中以滚动的形式展现,类似于射击游戏里飞来飞去的弹幕效果,故将这种字幕技术称为弹幕。它可以实现与观影者的互动,也能够将评论自动储存以实现下次播放的数据重现。这种技术最早发源于日本,引入中国后目前主要以弹幕网站与弹幕电影两种形式出现。弹幕网站是视频分享网站,主要有AcFun(俗称“A站”)、bilibili(俗称“B站”)以及豆泡等。弹幕电影是在影院等公共场所中使用弹幕功能的一种电影,2014年7月31日国产3D动画电影《秦时明月》首先提出“弹幕电影”这一概念,并在杭州影院首映,8月份的《小时代3》与《绣春刀》也尝试性地使用了“弹幕”这一新兴的观影方式。

二、文献综述

弹幕是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所以对于弹幕的研究比较零碎。目前对于弹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一是弹幕的总体概述;二是从亚文化视角解读弹幕;三是对弹幕进行个案分析;四是从教学应用视角分析弹幕;五是从营销视角解读弹幕。本文试图对用户的弹幕使用动机及弹幕存在的缺陷作简要的分析,以补充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弹幕的使用动机

在技术发展史上,后一种技术往往是对以前技术的补充,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求。在媒介的发展历程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电子媒介出现以前,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是依靠口语和书面文字,口语必须要求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参与者面对面进行,书面文字则必须依赖印刷品。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信息的传播与接收之间没有了时间间隔,媒体能同时向大众传播信息。然而,电子媒介的传播仍然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受众难以即时对媒介内容进行反馈,受众之间缺乏即时相互交流的技术手段。互联网的出现是对电子媒介缺陷的补充,利用网络技术媒介传播模式迎来彻底的颠覆,媒介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不再有技术上的障碍,弹幕则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最新代表。这种传播和评论的方式,类似于古典文学点评,如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脂砚斋评《红楼梦》,看到哪里就评到哪里,到了后来,这些评论本身,也成为了内容的一部分。

(一)社交的需要

及时性和互动性是弹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弹幕用户最重要的乐趣所在,看电视与同伴交流互动能提高观剧质量,不知不觉让剧情更有感染力,也让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其实,从更广泛的社会活动层面来说,独自进行一项活动与一群人一起进行一项活动相比,群体活动能够更深刻地影响人们对当前活动的评价以及对其的事后评价,一种“凝聚”的感觉会让人们对活动的评价更积极。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通过单向传播的方式向众多匿名的、相互孤立的受众传递相同的信息,受众之间不能进行即时有效的交流,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种情况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网络视频设置有评论区,但是这个评论区不能即时和其他受众进行互动,受众的参与感弱。弹幕的出现使得受众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发表评论,发表的评论会在视频上显示几秒钟后消失,就像大家都坐在一起共同交流一样,非常类似于人际传播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参与感。受众在观看弹幕和发表弹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受众交流彼此的观点看法,满足了其社交的需要。

(二)二次创作的需要

弹幕视频网站提供了完整的弹幕生成工具,弹幕能够兴起的关键保障就是,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产品链平台,受众可以在已有的视频和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其实这也符合后现代的文化特征:大众创作并消费,对经典元素的解构、戏仿和拼贴等。而且相比专业制作者的生产内容,通过专业媒体分发渠道向大众广播的传统模式,有完善产品体系支撑的亚文化社区能提供面向广大用户的更低门槛,提升观众的参与热情,更繁盛的二次创作。

在弹幕视频网站上,视频内容本身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每个弹幕视频用户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视频内容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或认同,或反对,或戏谑,或者完全发表一些与视频本身无关的言论,受众的二次创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受众的二次创作能力和热情被压抑,受众的参与感弱。弹幕视频网站的出现,受众变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为主动的创作者,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自由切换身份。

(三)娱乐的需要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模式,正在慢慢改变人们的观影体验,其中娱乐因素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弹幕视频出现之后,网民有了一种更加便捷的娱乐方式,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以弹幕的形式发布让其他网民看到,加深了网民观看视频的娱乐化倾向。

吐槽则是娱乐需要的具体方式之一,吐槽意味着一种娱乐性的心理,是网民心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吐槽充分体现了网民的娱乐性,由于其简短易懂,并且切入点往往出乎意料,能够带来幽默感,因而在年轻群体中非常流行。弹幕的出现使受众在观看视频的娱乐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受众往往对剧中人物的造型、逻辑的漏洞进行调侃。2015年12月乐视网推出了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其简陋的道具和服装,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在网友吐槽的过程中,电视剧本身已经退居到次要位置,而吐槽行为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娱乐性的活动。

(四)获取知识的需要

中国的网民人数众多,因此网民的构成非常复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这样的异质性导致网民对同一个视频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笔者使用弹幕视频的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有网民在弹幕上发表与视频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网民能够从弹幕上获取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对动漫不了解的网民刚开始进入A站和B站时,会看到很多动漫的视频节目,会在视频上看到很多自己不能理解的网络语言,但是经常去这些弹幕网站就会慢慢明白这些网络语言的含义,丰富自己的动漫知识。此外,当视频中出现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或者典故时,热心的网友会通过弹幕发表分析或者解释,其他网友能通过弹幕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

四、弹幕的缺陷

(一)干扰观看视频的注意力

在观看弹幕视频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故事情节出现高潮或者出现戏剧性转变的时候,弹幕视频用户会在同一时刻发表数量众多的弹幕,视频上的弹幕往往会覆盖视频,使用户难以看清视频的内容,严重影响用户的观影体验,以至于不得不关闭弹幕功能。

(二)低俗信息

互联网给予了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然而这种渠道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弹幕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用户在使用弹幕功能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弹幕用户发表的一些低俗言论,有些弹幕用户之间的价值观相抵触,弹幕用户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从而发表一些低俗的言论。此外,弹幕用户之间也会就某些问题发生争执,其他的弹幕用户在弹幕视频看到这些争执时,有些弹幕用户就会加入进来,使争执扩大化,双方的语言越来越激烈,难免会出现人身攻击,朝着低俗的方向发展。

(三)版权问题

目前,各大弹幕网站上的视频资源主要由活跃的弹幕用户上传到弹幕网站上,或者直接由其他网站链接到弹幕网站上,弹幕视频网站本身并不是视频的制作者,没有视频的版权。在国家法规越来越健全,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弹幕网站面临着侵权的风险,这是各大弹幕网站在以后的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五、结论与探讨

弹幕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主要的视频网站都已开通了弹幕功能,用户在观看弹幕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关闭或者打开弹幕。弹幕用户的使用动机有社交、二次创作、娱乐、获取知识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这些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清晰区分开来。

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是干扰视频观看的完整性、低俗信息和版权问题。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弹幕的管理,从制度层面抑制低俗信息;各大视频网站要加强对弹幕信息的管理,建立敏感词汇屏蔽系统,对于长期发表低俗信息的用户限制其弹幕使用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弹幕用户的媒介素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弹幕用户能够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言论。

参考文献:

[1]马月飞.从亚文化及群体心理视角探析弹幕功能的粘性[J].现代视听,2015(4):78-81.

[2]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J].新闻世界,2015(6):168-169.

[3]周玉基.弹幕视频的伦理反思[J].当代电视,2016(1):12-14.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274-02

作者简介:秦勇(1991—),男,重庆潼南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