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煌
(南京政治学院 新闻学系八队,江苏 南京 210003)
论自媒体时代记者的职业素养
连 煌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系八队,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自媒体时代的传播从形式到内容时刻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面对自媒体时代的传媒大环境,传统媒体记者应该恪守职业道德,秉承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信息辨别和整合能力,开阔的视野和缜密的新闻思维,同时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新闻记者如要继续维护好媒介权威,在自媒体时代拥有长久发言的一席之地,应该具备这些职业素养。
关键词:自媒体;记者;职业素养
回首过往,作为历史和时代忠实记录者的记者凭着对祖国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肩挑起社会公义,携时代风雷于文字,凝社情民意在笔端。用一支笔、两只脚、一颗火热的心,秉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念,奔波劳累,从漠河到西沙群岛,从西藏高原到东海前哨,从北极冰原到南极科考站……无不记录着这个风云时代的一个个变迁瞬间,诠释着震撼人心的一个个真情故事,见证了神州大地如沧海桑田般变幻的一篇篇震撼中国的报刊文章。新闻记者是时代前进的“击鼓手”,先辈们谱写了英雄的史诗,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当努力拼搏,留下铿锵的鼓音。面对自媒体对自身从业境遇的诸多巨大改变,科学严谨的新闻人仍然要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拼搏,捍卫记者的职业操守,维护好媒介权威,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博客、播客、维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为载体的微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形成了巨大挑战。传统媒体的记者需要学会顺应这种时代潮流,积极关注传播趋势,转变思维方式,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记者要研究微博,用好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的自媒体,通过对关注对象的选取和组织、对话题的互动情况和发展走势来获得更有价值的线索;另一方面,记者应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利用好微博等自媒体准确挑选新闻线索,积极探究真相而不误导大众。新闻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力和“阵地”意识,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报道事实真相,并把这一点上升到职业道德的高度来认识。新闻唯真应成为记者的一种职业自觉,记者要自觉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行为,莫让吃拿卡要、敲诈勒索成为记者行业腐败的“潜规则”,要做到站稳脚跟、耳目清净、心有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杂音所扰。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发挥着对社会舆论方向进行引导的作用。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接地气、贴民心,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百姓的共鸣点,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把道义力量、情理力量宣传渗透,体现到各领域宣传报道之中。自媒体本身的传播特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威慑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良知是记者的道德底线。新闻记者参与自媒体的首要前提是恪守良知、传播正义。记者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消息很多是通过职业行为所获取,具有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功能,这时记者的身份就不仅是普通大众,往往被公众认为其言论代表着所属媒体。大众希望所看到的记者在微博上发布的新闻信息是及时准确、客观事实的真相。基于记者“意见领袖”的天然属性,记者使用微博时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很容易迅速掀起舆论风暴。自媒体本身又是一个缺乏有效监管的传播载体,在自媒体上进行新闻参与时,新闻记者如果没有职业操守地去抢“卖点”炒作,取悦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对某些新闻事件添油加醋,捕风捉影,致使违反常识的误导性报道借助微博这样开放的平台散播出去,公众的判断即受到左右,所传播的负面信息在网络上极易引起一种煽动和错误的导向,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我国媒体公信力的良性发展。这就对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人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不仅考验新闻记者去伪存真的专业水准和公信力,更考察他们面对新闻事件时是否仍能恪守自律意识和职业精神。新闻记者参与到自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活动中必须坚守理性、敬畏理性,以负责任的态度正确对待手中的笔,谨慎使用自己的话语权。记者在认知上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丝毫不能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一支笔除了服务于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之外“不容曲用”。在采写和发表新闻时,要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尊重新闻真实,有根有据,对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让每一篇新闻都闪烁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光芒。
“自媒体”时代,网络上汇集着海量的信息。特别是进入微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博、微信、论坛等都成为个人发布消息的工具,各种信息开始在网络上高速传播。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的信息,又有虚假的谣言。一些垃圾信息、八卦、恶搞乃至夹杂的大量虚假信息,将个体推入混杂的信息洪流,增大了个体辨别是非的难度。作为新闻记者,如果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甄别“自媒体”信息的真假,虚假新闻就会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极易造成以讹传讹,混淆公众视听。从这些鱼龙混杂的线索中淘出真金并去伪存真,找到亮点,对新闻记者的信息辨别与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角色,要具有更高的捕捉收集信息和信息把关能力,以及批判的认知能力和素质,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探寻、鉴别和筛选,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序整合和立体呈现。在传媒资源搜集、梳理和呈现的基础之上,要向新闻资源、受众资源等资源的整合者转型。对于自媒体时代的记者来说,必须学会利用自媒体挖掘新闻线索,将自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线索的工具。在数十亿网民共同缔造的自媒体时代,信息源遍布民间,新闻线索空前丰富,记者不再为没有线索而苦恼,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为记者提供新闻信息。记者要成功地采集、加工这些信息,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账号,利用微博、微信与各个阶层的微博用户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联系、互动,有血有肉有感情,细“微”之处有的放矢,拉伸新闻价值。记者只要通过这些平台,就能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线索,圈定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抢占引领舆论引导的先手。作为信息的采集者,记者也应该从单纯的信息搜集者向整合者转型,还要逐步转成新闻事实的求证者。对新闻线索的认知把握应审慎负责,要认真分析其可靠性,去伪存真;对网络信息要仔细甄别其来源,冷静判断而非闻风就动;一切报道都要有取证过程,不随意引用、发布或报道网络信息;对网络线索的甄别和观点的引用,应该经过独立的调查和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妄下断言。对整个信息的传播仔细核查,“把关”净化自媒体环境,规避过激言论、谣言散布等不良现象的传播,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杜绝主观臆造、虚构故事、低俗乏味的新闻呈现,坚决抵御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新闻炒作等不良传播现象。
面对全民微博的自媒体时代,科学严谨的新闻人仍然要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素养的培养,为受众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新闻记者是一项特殊职业,代表着事实的真相和社会的良知。要积极参与到“自媒体”的传播渠道中,将自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线索源的工具,通过微信、微博互动从而提高新闻的关注度。要想跟上时代节奏,记者务必要融入这个新媒体的主流之中,积极迎接新媒体时代,在思想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由“传统媒体型”向“新媒体型”的转型。新闻记者应该抓住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掌握各种自媒体平台的使用方法和传播规律,根据自媒体的传播规律,正确、及时地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整,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摄等素质,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媒介所具备的传播技能,以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核心,加强策划、公关、协调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自媒体时代的挑战转化成机遇。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记者的职业功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最开始简单的网页,到聊天室和电子邮件,再到公开论坛、博客和播客,直到如今的微博,网络技术终于把传播终端的个人推到了传播舞台的正中间,开辟了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新渠道。面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记者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一身多能,既可以服务于广播、电视,又能胜任报刊、网络记者的角色,确保对不同媒体平台和表现手段的驾驭能力,使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新的领域、新的业态。现在很多传统媒体都开了官方微博,媒体记者应当将论坛、社区、博客到微博、微信自媒体作为信息源,对各种意见进行整合和疏导,规避信息死角。充分利用自媒体可接触范围无限扩张的现状和开放的传播环境,对自己获得的重要的新闻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做好文章并通过自媒体信息平台进行传播。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对新事物不断学习的热情,用新的视角、新的手法创新文风或表现形式,有效发挥新闻体裁多样性的优势,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度挖掘,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捕捉亮点,敏捷、精准地发掘报道重大主题,快速传递最有价值的声音。突破媒体限制,培养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观察社会的能力,从新闻现场的细节入手,将获得的第一手新闻线索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微博等自媒体抢在第一时间将现场编写好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发出去,为受众提供优质讯息。掌握更多自媒体时代记者应具备的多元化专业技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媒体,将信息资源转化成不同的媒介产品,提升多媒体新闻作品附加值,创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新闻精品力作。
自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多样,新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更快地辨明事实,从中提炼受众最关心的话题,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记者作为传播事实、制止谣言传播的新闻人,更应严守新闻真实关卡,公正客观地处理新闻素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把报道的视点放在造福社会和公共意识的提高以及良好舆论的形成上,真正从民生的角度建构话题,再现世界。记者要充分利用博客、播客、微博、QQ聊天、QQ空间、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自媒体,由单向度的理念输出方式转变为启发式双向互动性传播方式与受众互动,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在新闻报道中尊重公民隐私权,报道受害者时应坚持“减少伤害”原则,还应注意避免报道不当造成“媒介审判”等干预司法的行为。在关注网络热点时,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将社会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维护和实现上,以更好地履行舆论引导的责任。
新闻判断是神圣的知识,是新闻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秘密能力。在看待事实时应具备全局意识,培养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观察社会的能力,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力,有挖掘时效强、有质感、有深度新闻事件的脑力,有深度的采访澄清假新闻,有通过专业平台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的实力,而不应如普通大众那般,对事实以偏概全。记者能够挖掘报道的点有很多,既要考虑新闻可能带来的轰动效应,又要考虑新闻的真实性,要敏捷、精准发掘报道的重大主题,善于用新的视角、新的手法报道事物,力戒夸张、夸大或炒作报道来吸引眼球,用理性的思维传递最有价值的声音。只凭主观猜测报道新闻绝对是新闻大忌,绝不能以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自居,信口开河,随意传播小道消息。身处信息及电子科技时代的新闻人应正确认识到,即便有图,也并不一定有真相。借位拍摄与片面截取事件发生内容常常给我们以错觉。在采编新闻报道时,记者要有细节思维,培养缜密的新闻思维,对如何下笔大到情节结构小到选择细节遣词造句都要费尽心机精心设计,以提升新闻报道的魅力。例如,主题提炼、立意、画面的构图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要新颖,立意要更深刻,更具深度和厚度;要充分发挥图片所长,拍出精当而又生动感人的图片;把文字说明写得准确,有思想、有见地,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图片、文字都能拿得起,图文并茂,功能和效果独领风骚;以新闻评论的方式以及深度报道形式和解释性报道的形式,把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有效吸引受众,引导公众舆论走向,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地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晓航.新闻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职业道德反思[J].新闻传播,2013(1):82.
[2]刘立刚,胡怀庭.自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转型[J].新闻与写作,2013(4):40-42.
[3]吕新,苏媛华.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四做”与“四不做”[J].中国广播,2013(2):72-74.
[4]马骎.游走在自由与责任的边缘——自媒体时代记者微博之惑[J].青年记者,2014(4):93-94.
[5]彭彭.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个人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6]尹靓.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2012(1):44-45.
[7]刘意婷.自媒体时代,记者莫要“被新闻”[J].今传媒,2014 (3):97-98.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06-02
作者简介:连煌,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主要研究方向:军事新闻学,网络新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