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审丑文化探析

2016-02-28 21:35闫晓征周晓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闫晓征 周晓艳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新媒体环境下的审丑文化探析

闫晓征 周晓艳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新媒体的开放平台使传统审美遭遇挑战。审丑文化在当下成为新的话题,这与新媒体的运作机制有关,也反映了大众心理存在的某些非理性因素。新媒体审丑文化诞生于虚拟环境,却无形中对现实社会造成了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审丑文化;审美;传播;社会影响

一、审丑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审丑”一词早已有之。从美学角度看,潘知常先生对于审丑的界定为:否定的审美活动。是通过对不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否定间接进入自由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丑、荒诞、悲剧等。这里面的“否定”,更多的表现为对现状中“不令人满意”的情或物的批判、嘲讽与抗争,以体现出对“美”的追求。从心理学角度看,丑是一种心理畸形、心理病态、心理窥视或心理快感。弗洛伊德认为人与动物一样是非理性的,有与生俱来的窥视欲,而满足看客窥视欲的人便成了审丑的对象,是利用人内心的非理性因素而形成的独特模式。

审丑文化的产生早在原始社会便有了契机,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力,那时人们印象中的自然是恐怖而丑陋的,人们创作了许多夸张丑陋的图腾来代表自然和神灵,出现了最早期的“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对美的追求,神灵形象变得美好,整个社会都转而崇尚“美”。文艺复兴思潮兴起之后,雨果和歌德等人打破了美的垄断地位,形成了“美丑共赏”的形式。直到1853年,罗森·克兰兹发表《丑的美学》,被认为是现代丑学的开创人,审丑文化自此独立成说。

审丑文化的形成:审丑文化的形成有其现实意义。正如罗森·克兰兹所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只是形式,美才是追求。人们对于丑的审视主要目的在于否定,审丑的意义在于催化美的形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改造自然释放欲望,并随着欲望的不断扩张而反思、批判自我。丑的意义是否定的,而审丑所带来的自我激励作用却是积极的。

初期审丑文化的发展是由艺术作品来体现的,此时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审丑文化,是带有揭露或讽刺意味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通过艺术手段认识到现实中的丑,并因此而反思。

就中国的艺术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乏对人性漠然的极致化描写;余华擅长采取平淡冷漠的看客语气来描写惨淡的悲剧;更有无数艺术作品对于反面角色,如妖、兽等进行极端丑恶地刻画,以此来象征人性中动物性的一面。这些作品让我们读来震撼感慨,痛苦不已,却看得到其中的现实影子,人性的自我反思便是由此开始。这是审丑文化最初的意义所在。

然而审丑文化在后期演变与发展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乏各种“为丑而丑”的艺术作品,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的描写或画面;也不乏一些以“形体艺术”为名的暴露与哗众取宠,并以此来满足看客的窥视欲;更是不乏对此类“丑”抱以冷漠麻木甚至追捧态度的看客。这些审丑形式,已经大大违背了审丑文化的初衷,但此时此类审丑形式,尚处于不为大众主流审美所接受的边缘化状态。

二、新媒体环境中的审丑文化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数字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截至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49亿人,据此估计,2015年我国互联网网民将接近7亿人,普及率将达到50%。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统媒体的颠覆式改变,除了对受众接受习惯的影响外,对传统传播模式的影响也很显著。新媒体将传播模式由传统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传播模式,受众由从前的单纯接收信息变为如今的发现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甚至投放信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由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传播模式。除此以外,新媒体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个性化信息也在挑战着传统的认知模式,新媒体受众普遍存在的求异心理成为审丑文化集中爆发的征兆。

(二)新媒体审丑文化产生的动力源泉

大众审美的异化致使新媒体环境中的审美潮流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网络受众的猎奇求异心理却仍在不断催生与主流审美相悖的互动形式。

新媒体审丑文化作为当代审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存在必然性的。

1.新媒体传播运作机制。首先,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大众性、多元性和快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致使新媒体用户使用限制极少,言论相对自由,具有极强的可导性。加之新媒体营销费用低廉、传播迅速,导致病毒营销、话题营销在这里大行其道。网络中常见的病毒式传播信息大部分有其幕后推手,他们通过病毒传播所带来的关注度谋取利益,因为在话题信息病毒式传播时,一般网络用户也在其中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因此这种传播的话题源应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网络推手为达到吸引眼球这一目的可谓用尽了各种方法,丑态尽出的网络红人、没有道德底线的所谓真实与坦率都形成于此,这其中蕴含的审丑文化,就是他们披着流行的外衣以病毒传播的实体形式服务于经济利益。

同时,新媒体的这种运作机制本身又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在于新媒体环境中所呈现出的受众选择往往是不够中肯的,甚至是夸张的。这样的选择大部分时候仅仅代表网络环境的一种观点,或许是受众在现实环境中不会做出的选择。新媒体平台本身没有合理发挥它的引导作用,这也是催化新媒体环境中审美异化的原因之一。

2.新媒体受众心理变迁。新媒体用户信息传播过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庞大的新媒体受众群放大了大众传播的部分效应,他们既求异又从众,既叛逆又可导,存在更多的意见领袖也演绎着更多沉默的螺旋。

新媒体的匿名性使得任何言论主体都不再背负可能的报复带来的恐惧感,这也使得任何攻击对象的情绪反应都不能被看到,更使得任何个人言论都被淹没在茫茫信息浪潮中。在这种空间里,人们可以顶着虚拟身份肆意放大欲望。而那些丑的事物恰恰可以满足受众窥视和攻击的欲望,给看客的欲望扩张提供了合理的理由,而事实上,“丑的东西就要用丑的行为去攻击”,这本身正是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同时,新媒体源源不断的信息浪潮与无法把控的流行风向使得人本身的叛逆求异心理在这里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这种叛逆心理的作用下,颠覆传统主流审美的事物以及与传统媒体歌功颂德喊口号式的宣传不同的传播形式,才渐渐成为新媒体的标签。审丑文化由此在新媒体之中求得了大肆繁衍的空间。

(三)审丑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体现

新媒体环境中的审丑文化与传统认知下的审丑文化存在很大不同,准确来说更像是审丑文化的异化。这种异化起源于最早期的网络红人和草根明星。

2004年,“芙蓉姐姐”将自己的“S型身材”自拍照上传至高校论坛并迅速蹿红网络,人们在审视她的“丑”的同时,伴随着嘲讽、挖苦甚至是人身攻击。芙蓉姐姐因为这种攻击而愈发活跃,转型成为艺人,经过了后期的艺人式包装,网络上又出现类似“芙蓉姐姐其实不丑”等的言论,大众审美彻底被颠覆。2008年,名为“凤姐”的修脚工人在网络上凭借骇人言论引起关注,不同于芙蓉姐姐,凤姐博取关注的重点在于其毫无底线地自吹自擂。她不断创造着更多可供人挖苦的噱头,堪称草根红人中热度最高的一位。她的热度维持至今,无数利益团体在这一过程中受益。随后,“犀利哥”、“小月月”等人也凭借另类形象或令人生厌的行为作风一夜成名,在各大社交平台被网友奉为神邸顶礼膜拜。

在那个“丑”集中爆发的网络环境中,受众的窥视欲开始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开始了作为看客的无限狂欢,反过来又大大增加了审丑对象的热度,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其背后推手的经济利益。这是网络审丑现象集中爆发的一段时间,也是受众对审丑追捧程度最深的一段时间。

随着新媒体潮流风向的不断变化,以上所谓流行转瞬即逝,可是却扭转了网络营销走势。人们摒弃传统的“美”,转而追求另一种所谓的“真实”。因为完美不存在,所以真实的即是有缺陷的,当暴露缺陷成为流行趋势,当下新媒体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自黑”风。

就娱乐界名人来说,某饱受非议的女艺人因自嘲“臭脚”、“跑调”等缺陷而受到一致好评。自此“自黑”成为名人必备能力,而不会“自黑”的人则无论如何也不会收获受众的喜爱。如某女歌手就因被疑整容而在个人微博公开一张幼时照片以示反击,而被网友冠以“做作”、“虚伪”的称号。人们对所谓真实近乎苛刻的追求形成了当下新媒体环境最常见的审丑模式,若想获得关注必然要暴露缺陷,这种缺陷可以是编造或演绎的,单纯供看客戏谑调侃,讽刺攻击。

2015年,某专栏女作家蹿红网络。该作者常发表对日常琐事及人际关系的解读。主张自我中心式价值观,热衷于质疑一切传统意识中属于美德的如帮助、奉献等行为,反复质问“凭什么”并举出反例。对不合理的现象不做合理批判,主张以丑制丑,并为自己的“丑”寻找合理借口。该作者利用每个人都存在的自私理念而收获热捧。而在当下新媒体时代,以此类话题成名的不在少数。人们用真实坦率来装裱自己扭曲的道德观,以丑为美,在审视那些“丑”的同时造成了价值观的偏移。

价值观偏移带来的更多是颠覆传统的论调,所谓“看脸”、“拼爹”等低俗而不加掩饰的流行词风靡网络,这种审丑就不仅仅是对丑的对象的审视,也包含着用“丑”的心态去审视一切事物。

三、审丑文化产生的社会影响

审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随着新媒体的传播、用户的参与而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就审丑文化本身来讲,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审丑文化产生的正面影响

1.批判精神。无论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哪一种阶段,我们是需要审丑的,没有丑的美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这种对立体现在人的身上就在于人本性中都有欲望化的一面,也都有追求崇高的一面。因此作为个人难以完全避免欲望的扩张,对丑的审视带给了人类反思,有反思也就会有进步。

这种批判和反思在新媒体环境中同样适用。新媒体环境存在特有的语言模式,带有一定的排外性。这类个性化语言以一种调侃的模式来探讨现实世界中一些丑的现象,讽刺意味浓厚,其中不乏各类反语、双关,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也实现了批判的目的。这类批判不再有传统审丑艺术作品的沉重感,更容易被人接受。

2.娱乐精神。在新媒体审丑文化基本偏离初始轨道的当下,网络中处处可见的多是不带有批判色彩的审丑。无论是近期兴起的“叶良辰”等一类网络红人还是各类名为“撕逼”的名人事件,人们对其的关注没有客观判断,单纯随着流行而出现也随流行而消亡。

于是存在这样一类对新媒体审丑文化的正面评价,即审丑文化推动娱乐产业的发展,是一种相对另类的富有创造性的流行缔造者。娱乐本身不应该被太多苛刻的条件所限制,因此审丑文化在不挑战道德和审美底线的前提下不失为一种娱乐精神的体现,可以用以缓解当代巨大的生活压力所带来的疲惫感。

在推动娱乐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前提是不挑战传统审美道德底线,否则将造成过度娱乐。这其中的度需要慎重把控。需要新媒体平台强大的控制力度,同时避免产生逆反行为。

(二)审丑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审丑文化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莫过于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的种种越过底线的审丑表现,这极大程度地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与其说是审丑文化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如说是审丑文化的异化反映了当下庞大的新媒体用户群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

1.异化的营销手段。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病毒营销模式吸引着企业进行话题营销。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使用新媒体的用户依赖于话题分类这一功能,只要有足够劲爆的话题,就可以收获关注。

2015年7月,有人上传了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一试衣间内拍的不雅视频,引起网友热议的同时使得优衣库的关注度直线上升,不免有人质疑此事乃优衣库的营销手段;一个月后,用户视频直播网站斗鱼TV同样因网友直播不雅视频一炮而红,使得斗鱼收获上亿点击;2016年春节期间,“快播涉黄”案开庭审理,检方的不专业与辩方快播CEO的巧舌如簧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人人为快播叫好,真正的法律判决结果在此形同虚设;2016年2月,某微博营销号借科学家发现“引力波”一事翻出5年前某工人在节目中谈及引力波但因不够专业被嘉宾打断的视频,声称该工人“首提引力波”却不被尊重,引起网友热议,尽管该工人的观点后被证明毫无科学性而且该工人经常以科学为由招摇撞骗,但仍无法平息讨论,“尊重”成了追捧者的唯一论据。与此同时,该工人,该信息首发者,该综艺节目以及该节目的主持人均因正面或侧面原因收获关注。

以上话题营销充分利用了网络受众窥视、叛逆、反智主义等心态,巧妙获取关注,虽然受众关注的动机不同,但显然的,这些形式是不为主流价值观所接纳的。新媒体审丑文化异化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幕后推手的创造力,他们试图挑战传统,才有了受众的选择,二者相辅相成。

2.异化的价值观。从淫秽信息到对法律的叛逆再到对权威科技的嘲讽和反攻,人们欲望扩张的一面、小人物思维的一面均被幕后推手利用起来以赚取利益。这类以“丑”为基准的营销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赚取关注,收获利益。

我们无从考究芙蓉姐姐选择这种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动机,不可否认的是,她可以成为一种现象并引领起这种审丑潮流,一定是满足了大众的某种需要。流行是可以缔造引导的,但终究是大众的选择。在新媒体世界,人们可以放任欲望,漠视法度,喜欢真实,厌恶完美,关注草根,蔑视权威。这一切手段足以引导受众都不是偶然,是因为人们心中早就种下丑的种子。审丑文化的种种夸张表现得以受到追捧,反映的是大众在虚拟环境下异化的价值观。

四、新媒体审丑文化的反思

就社会影响来看,新媒体审丑文化尚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审丑文化来自艺术作品对丑的批判,新媒体审丑文化发源自民间草根的另类行为和言论以及一定程度的展示欲望,这些源头,本身不足以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那我们有理由判断,审丑文化真正的问题在于媒介的传播和大众的解读。新媒体审丑文化作为一种中性的现象出现,最合理的解决方式不是消灭,而是规避其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审丑文化回到它本来的位置。

(一)新媒体平台合理发挥作用

1.制度约束。我国互联网起步时间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相关法律并不完备,新媒体平台作为审丑文化异化的言论载体,本身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约束作用。新媒体审丑文化的重要一环是其幕后推手,遏制幕后推手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就能相应控制审丑文化的偏激走向。针对当下媒体环境言论普遍为利益所驱使、新闻以眼球效应为中心等现象,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媒体的道德约束,强化相关管理制度,保证话题时效性和新闻的真实性,不给新媒体审丑的幕后推手以编纂的空间来博取关注。

2.言论引导。新媒体言论开放,互动性强,也导致不良信息污染网络环境,新媒体平台应发挥言论引导作用,避免错误的言论导向。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是,部分影响力足以媲美意见领袖的所谓“大V”本身正是新媒体审丑的助力者,他们利用自身影响误导受众。而在不当言论风靡网络的时候,真正担当意见领袖的人并没有对此类事件做出合理批判,也没有试图改变舆论走向,这本身正是新媒体言论引导的缺失。新媒体平台应鼓励意见领袖发挥作用,同时约束部分“大V”利用影响力推动审丑文化发展的行为。

3.文化旗帜。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之所以感到价值观混乱,在于缺乏鲜明的文化旗帜。在传统文化遭受新兴事件的冲击之时,传统文化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去利用新媒体平台旗帜与其划清界限。这也说明,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文化的渗透是循序渐进的,新媒体时代快餐文化、眼球文化充斥媒体环境,人们愈发忽视传统,包括一些文化工作者本身。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有人指明方向。新媒体环境要有足够权威的个体或组织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有将文化的力量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源净化新媒体环境。

(二)大众思维模式的与时俱进

新媒体审丑文化反映了当下网络受众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是新老价值观念的碰撞,也是新观念与传统制度的矛盾。这反映出随着时代进步的同时,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却并没有随之进行改革。

首先,传统教育所采取的更多方法是“压制”而非“引导”,这种方式带给人们的思考方式是极为单一的,在互联网兴起后问题暴露得尤其明显,人们无处释放的负面情绪被环境中的“丑”触动而打开了宣泄的阀门。传统教育在教会人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时,并没有告诉人们如何处理负面的阻力,这是方法的失误。合理宣泄是正常的举动,这与传统优秀品质本身并不冲突,正视欲望,才能合理解决。

其次,从新媒体审丑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受众面对审丑对象的第一反应普遍是挖苦攻击,以极端丑的行为来对待丑的对象,这是典型的“以暴制暴”观念。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击谩骂后,人们在承受道德反思之后往往会为审丑对象的行为寻找正当理由,转而进行赞美吹捧,审美观念开始扭曲。这是当下多数人存在的心理观念导致的,即对于问题的判断只有对与错,错的事物一定会被攻击,反之不该攻击的事物则一定是对的。这类非此即彼的对错观念往往来自于情感判断,因为出于理性的客观判断的结果往往是多面的。制造丑这一行为本身出自个人,在不受关注之前不会构成社会影响,这类事件本身无所谓对错。但对其错误地攻击之后,再企图将其“合理化”,这才是错误的开端。这类对错观点深入我国的教育观念,并在当下艺术作品当中仍占据极大比例,体现为一种恶有恶报的“结局式”思维。这是在当下多元化社会环境中,最应该改善的一种思维模式。出于现实角度分析问题并进行全面判断,是大众抗衡审丑异化的有力武器。

五、结语

事实上,审丑文化早在对某些艺术作品加工时就渐渐偏离轨道,后才在新媒体领域开花结果,形成了当下为丑而丑的局面。这不单纯是新媒体制度的缺陷,更是当代人心理与制度的矛盾。是传统审美和道德观念的扭曲。流行本身无对错,错在教育、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对人的引导,从这个角度看,审丑文化绝不单纯是娱乐化的衍生物,而是社会问题的体现。正如审丑文化出现的使命是让我们在批判中反思一样,现如今审丑文化无法带给我们反思反而带来趋同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消除审丑异化不能靠遗忘,要靠一步步在实践中修正。

参考文献:

[1]李斯托维尔.近代美学史评述[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45.

[2]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13,38-52.

[3]张中锋.从化恶到丑到欲望表现[J].文史哲,2008(3):131-139.

[4]邓迪,刘敏.大众传媒与审美文化——从“芙蓉姐姐”审丑教育的真人秀谈起[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6):15-17.

[5]刘燕.关于审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3(1):211-215.

[6]胡静.论大众娱乐审美趣味的转变[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5):60-62.

[7]余帅.网络传播下大众的“审丑疲劳”[J].新闻世界,2010 (8):269-270.

[8]杨蕾.审丑时代的来临——大众文化视域下审美形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5):41-45.

[9]胡静.娱乐审丑成为一种时尚——从影、视、网看大众娱乐的审丑趋势[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4(3):29-32.

[10]张小凡.当代自媒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1-5.

[11]董晓艳.“审丑狂欢”现象的当代追问[D].西北民族大学,2013.

[12]杨云萍.审美与审丑——感性学意义下的语文美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3]孙梦.大众审丑情趣化的文化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4]李薇薇.“网络审丑”运行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65-03

作者简介:闫晓征,山东工商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