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师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2016-02-19 04:18:26闫红果王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湖州33004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66580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

闫红果王 会(.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 湖州 33004;.中国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66580)



让导师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闫红果1王会2
(1.中共湖州市委党校,浙江湖州313004;2.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固有的育人职责、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导学关系”的存在,让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成为必然和可能,导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及自身的道德情操是一部可供硕士研究生学习、观摩的“活教材”。然导师队伍的异质性、多样性以及师生关系异质化的现象影响了导师的育人效果。发挥“活教材”的育人作用既需要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根据硕士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关键词:导师;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教材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先生认为: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1]陈先生对“活教材”的提法在不否定书本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教育要从尊重人的主体性出发,让受教育者在亲身的实践和经验中获取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活”的知识。活教育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重视课堂的教育作用,更要运用好导师这部日臻变化、发展、浓厚的“活教材”。

一、“活教材”育人的必要性

(一)导师育人是贯彻党和政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鲜明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并且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履行好自己的育人职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而高校人才质量的高低又由人的知识、能力、思想政治品质等综合因素来衡量。因此,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导师,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履行一定的教育义务。

(二)导师育人是目前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所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主体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文化、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及多元化的人生追求正悄悄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在社会主义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多种矛盾和尖锐问题,这些社会矛盾与社会危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受上述因素影响,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显得参差不齐、日趋多元化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在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及时地予以必要引导成为必然。

(三)特殊的“导学关系”为发挥导师活教材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

导师之所以称之为导师,是因为绝大多数导师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导师本身就是一部难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导师的思想、观念、举止等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自己的学生。这是因为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导学关系”,无论是在硕士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导师与硕士研究生接触相对较多,是其学习和生活中较为亲密的人。这让硕士研究生一方面对导师佩服与敬仰,另一方面对导师的日常教导与嘱咐言听计从。独有的导学关系为导师育人提供了便利与条件,这让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成为可能。

二、影响“活教材”育人的不利因素

导师在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但这部“活教材”作用的发挥仍受一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导师的育人作用。

(一)导师的异质性与硕士生的个性化

导师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导师类型的多元化、导师追求的多样化、导师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有研究者依据对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视程度,将导师分为奋斗拼搏型、经济实利型、顺其自然型和学术至上型四类;也有学者依据不同的追求将导师分为:工作务实型、学术理想型和中庸型三类。[3]不同类型、不同追求的导师本身在学术水平、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以及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观点上是不同的。同时,由于硕士研究生个性突出,独立性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价值取向趋于现实化,其读研动机也变得多种多样,这些让导师在塑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收效甚微。

(二)导师队伍结构的多样性

导师队伍结构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导师的年龄、导师和所带学生的比例等方面。目前高校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年轻的导师,与老教师相比他们思想活跃,崇尚民主与自由,追求个性与多元化,但自身的育人经验相对不足;师生的比例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活教材”的育人功能,一对多的师生比例可能会导致“放羊式”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而一对一或一对少的师生关系相对来说有利于取得不错的育人效果,但这可能使导师的育人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利于优化导师育人的资源配置。在发挥“活教材”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可忽略导师队伍多样性的状况。

(三)师生关系的异质化

在高等教育领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在整体上是密切联系的、健康发展的,既存在学术上的授受,又体现出人格上的平等,而在社会道德上主要是由导师促进学生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思想与观念的盛行、物质崇拜显现,一小部分导师和硕士研究生间的师生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比如近些年来高校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已见怪不怪。[4]师生关系既有师傅与学徒关系,也有老板与员工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在高等教育日趋世俗化的今天,这种异化了的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导师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发挥“活教材”育人作用的相关对策

发挥“活教材”的教育作用既要坚持导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硕士研究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这就需要导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根据硕士生的年龄特点与阶段特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并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和硕士生全程式教育

首先,要完善对导师的遴选,将是否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是否具备坚定政治立场作为选择导师评审的一个条件,而非单单看其学术水平,将学术能力与育人能力同时作为导师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选好“活教材”。其次,要建立和搭配科学合理的导师队伍结构,形成男女性别平衡、年龄结构适宜的导师格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不同年龄阶段导师间的座谈与交流,形成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扬长避短的良好局面,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对现有的导师和新上岗的导师要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这样做一方面是加强导师的育人意识,强化其育人观念,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育人知识理论,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领域与社会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证“活教材”拥有源头活水。最后,导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全程教育,并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尤其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时要指导他们做好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其良好的合作观念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前期的课程学习中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其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后期的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中要循序渐进地引领他们了解科研、参与科研,直至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并能胜任一定的科研任务;在择业过程中要适时了解其思想动向,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地做好就业推荐,让其所学能够有用武之地,能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二)针对教育对象丰富教育内容

“活教材”育人作用的发挥必须遵循硕士研究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考虑其个性化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导师要迁就其发展。一方面,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处于青年阶段,他们活力四射、精力充沛,乐于追随社会潮流。导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揣摩其内心世界,联系近期社会潮流,融入新的教育内容。具体到现阶段,导师要巧妙地选取以下内容做好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的讲话”精神为契机,与自己的学生及时约谈,探讨应如何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让这种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正能量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及时传递;二是为学习实践“中央八条规定”的精神,导师要恰当的选择时机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光盘行动”,并定期交流心得与体会,做好活动总结,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节约意识与朴素观念,使其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是导师要根据最近社会中重燃“向雷锋学习”之风,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参观“雷锋纪念馆”,并与学生讨论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硕士研究生近距离地感知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锋,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增强其在思政教育中的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同时,硕士研究生自主意识强烈,独立性较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对此就需要导师在育人中加以灵活地处理和引导,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育人,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而进行因材施教,还要根据硕士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师生携手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挥活教材的育人作用,师生必须携手共建“以人为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换位思考”的新型师生关系。古代社会“天、地、君、亲、师”思想的提出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言的流传,不仅指出了教师崇高的地位,也反映了尤为亲密的师徒关系。曾经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演绎到现代社会更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师生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对方的需要,既做师生,亦为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导师育人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提供必要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导师要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作用,以精湛的学术造诣来引导硕士研究生,以高尚的人格来熏陶硕士研究生,要给其无微不至的关爱,关注他们的身心成长,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及个人想法并加以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作为硕士研究生要尊敬自己的导师,善于听取导师的意见,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和教育,以真诚的态度向导师学习其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同时,导师与硕士生之间要打破上下尊卑的观念,善于交流并畅所欲言,表达个人的思想观念,敢于坚持多样化的学术观点,乐于互相借鉴与学习,让师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总言之,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日益重要和尤为紧迫。他们作为未来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储备人才,更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导师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较优势与重要作用,又要找出制约导师育人的各种因素,分析探究相关问题,权衡利弊得失,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才能更好地让导师这部“活教材”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6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戴雪飞,蔡茂华.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11(4):107.

[4]刘怀玉.老板文化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50.

作者简介:闫红果,男(汉族),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与德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8期)2016-09-30 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