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思考

2016-02-11 15:28韩高良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一堂课理论课考核

韩高良

(燕京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思考

韩高良

(燕京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理论素养。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陷入“费力不小,学时不少,效果不好”的尴尬境地。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其走出尴尬境地,就必须上好第一堂课,为学生“洗脑”;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完善考核机制,听其言观其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教学模式;考核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修课程。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反而陷入了“社会不满意、学生不认可”的尴尬境地。近些年来,“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为此,社会上要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笔者试图从上好第一堂课、转变教学模式和完善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为学生“洗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误解,有些学生甚至在正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前就在内心深处极度排斥。学生的偏见和误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论。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和政策宣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他们甚至把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称之为“洗脑”。二是无用论。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急功近利,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他们往往以短期内是否会使自己有所收获作为标准来判断一门课程是否有用、是否重要。按照这个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而然地就被看成了无用之课。所以,很多学生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三是学过论。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内容在高中甚至初中已经学过,到了大学就没有必要再学了。正是基于以上的偏见和误解,这些学生就不会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谈不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那么外部的任何努力都是枉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其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纠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化解学生心中的误解,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喜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一堂课上,教师无须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要针对学生的误解一一进行分析和回应。一是针对意识形态论,可以向学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而且它的内容还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理论。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其情商、塑造其人格、培养其思维、锻炼其能力等等。二是针对无用论,可以向学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期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其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会发挥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三是针对学过论,可以通过分析大学和中学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只是学习了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而大学阶段则更侧重于知识的整合、应用、评价和创造,是更高阶段的学习。其实,第一堂课就是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启发,纠正学生头脑中以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的成长、成才的意义,从而引起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

教师及其所教课程带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将会影响这门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幽默的风格以及真诚乐观、热情大方、充满活力、和蔼可亲的个人魅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必须将规章制度、课堂纪律、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环节、学生作业以及期末考核等,在第一堂课上讲清楚。既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精心设计第一堂课,而是就课程内容直接讲授,学生在误解和困惑中被灌输知识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内心更加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之,万事开头难,上好第一堂课,为学生“洗脑”,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前提。

二、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第一堂“洗脑”课,学生消除了心目中的误解和困惑,就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期待,但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发挥的还有任课教师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等因素。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都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主导,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思想,考试前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和重点,学生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和达到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甚至获取比教师更加丰富的知识。再加上,大学生多才多艺、活泼开朗、擅长动手操作、表现欲较强、爱动不爱静,这种情况下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出现睡觉、说话、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认为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知道、理解、整合、应用、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如果前面两个低级阶段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讲授还能够达到的话,那么,后面四个高级阶段的教学目标单靠学生听讲是绝对达不到的。而且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塑造健全的人格等,也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其实,“在‘教’与‘学’中,教师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过程,没有学生的参与,教育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2]。可见,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必须变革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的发展、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学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变成主演、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让教师由原来的主演变成导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

转变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将辩论、演讲、阅读、人文演绎、历史再现、哲学家故事会、新闻述评、课题展示等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组织“新闻述评”活动,即每次课的前十分钟由学生就最近一周内国际国内发生的主要新闻进行讲述和评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上组织哲学家故事会,即由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堂上展示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思想和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再现,即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堂上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来展示学生对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理解。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以“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为主题的演讲来展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以“遨游经典·精彩人生”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应用、评价和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布置相关课题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展示,比如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等等,让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展示。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从理论传授式教学到能力培养式教学、从学生被动听讲到学生主动行动和体验、从教师唱独角戏到师生共舞的转化。“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另外,如果学生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课堂氛围就会活跃起来,旷课的学生就会相应减少,学生就会更加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一些高校学生并非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对传统单向度的教学方式深感倦怠,致使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枯燥的说教课,进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厌学”[4]。

综上所述,转变教学模式,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行动和体验中转变思想、提高素质,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关键。

三、完善考核机制,听其言观其行

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学生在行动和体验中会慢慢转变,这种转变应该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但是这种转变在传统考核机制中却体现不出来,因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还有考核机制的原因。

课程考核既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方法。考核机制往往影响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机制主要是:考查+考试+平时成绩。考查主要是撰写论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种考核机制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运用所学知识去撰写论文,或者不具备撰写论文的能力,所以,提交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在网上抄袭的,而教师也没有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就让其通过,甚至获得高分。因此,这种考核机制不但考查不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一种最大的讽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考核机制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学生会选择通过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阅读去理解所学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则选择死记硬背,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种考试仍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试。“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试内容离不开书本,离不开教师讲授的内容,考试的题型又大多为客观性试题,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机械的背诵。很多高校用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往往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这种方式有悖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客观上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实现”[5]。至于上面所说的平时成绩,一是教师没有明确的平时成绩评分细则,二是所占比重过低,因而,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往的考核机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即便它能够真正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或运用所学的知识,但是这些考核也仅仅局限在知识的范围。对学生只是听其言,并未观其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出现了“高分低能”“高分无德”的现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等等。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片面的考核机制,建立能够反映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考核机制,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

具体来说,完善这种考核机制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与其他课程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考核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知识,更应该包括能体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的行为,而且行为的权重要远大于知识。比如,学生平时的助人为乐、志愿公益、尊师重道、诚信友善、见义勇为等正面积极行为,以及不文明、不诚信、违背校规校纪等负面消极行为,都应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内容。如果学生平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或公益活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都比较高,甚至面对危险能够挺身而出,被广大师生认可,这样的学生很明显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可以免试,而且应该拿到高分。二是考核形式的灵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行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就不能仅限于考试和写论文,面试、答辩、校内外活动、师生组评议等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形式。三是考核时间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需要一个过程,由知识到思想的转变、由思想到行为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开设的学期,还应该持续到整个大学阶段。期间,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避免有些学生为了成绩而短期内做出迎合的行为。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有助于巩固上好第一堂课和转变教学模式的成果,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上好第一堂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名,为学生“洗脑”,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前提;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行动者、体验者,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关键;完善考核机制,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保障。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罗筱华.高校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本[J].职教论坛,2004,(20):4-5.

[3]崔永学,李志宏.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9,(4):106-107.

[4]周洋洋.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29-32.

[5]周倩,张亚琼,乔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81-84.

[责任编辑 张敬燕]

G641

A

1671-6701(2016)06-0101-04

2016-11-10

韩高良(1985— ),男,河南鹿邑人,硕士,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一堂课理论课考核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怎样写好“一堂课”?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家庭年终考核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