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燕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2)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
张敬燕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2)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城镇化建设难免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并利用好传统文化遗产就显得至关重要。郑州市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二是建立保护传承体系,在开发创新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提炼当地优秀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城市的文化生态塑造;四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智力支撑。
新型城镇化;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城镇化建设难免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好传统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各省市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然而在由乡到镇,由村变城的过程中,随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居住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地方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传统的文化建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历史文化资源遭到遗弃,城镇面貌千篇一律,发展失去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更新中积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郑州市作为国家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护和利用好文化资源,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郑州市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具有大量的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且类型众多,特点突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首先就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和解读。
1.类型。第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郑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本身就是一张自带光芒的名片。新郑市既是黄帝的居住地,又是我国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众多;惠济区古荥镇、登封市君召乡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郑州市历史名城名镇文化资源丰富。第二,古建筑。中原地区古建筑密集,古城、民居、书院、园林、祠堂、宗教场所、会馆等建筑类型众多。民居建筑主要是民众的居住建筑,包括普通民房、故居、庄园、祠堂、四合院以及寺院、庙宇等宗教建筑。郑州市民居带有中原传统风貌,历史悠久、特色突出。这些民居作为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第三,历史文化名人。郑州市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涉及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例如:人文始祖黄帝、上古隐士许由、道家名师列子、郑国名相子产、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代诗杰白居易等。第四,姓氏文化。姓氏文化是维系海外华人的重要纽带,也是凝聚力量的根基。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数以万计,而郑州市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姓氏众多,文化丰厚,例如,有源自新郑的姬氏、韩氏、何氏,有源自登封的高氏、郭氏,有源自荥阳的郑氏等。第五,宗教文化。儒学、佛教、道教等都在郑州市留下了大量的资源,宗教文化的典志、规范、礼仪等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文化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见证,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地传承创新。第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郑州市具有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艺术形式多项,既有黄帝拜祖大典、少林功夫、荥阳的苌家拳、新密的超化吹歌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列子传说、黄帝传说、潘安传说、黄河澄泥砚等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特性。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演进和延伸,在向周边扩展的同时,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多重文化的互动融合,塑造出了郑州市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特有的性能和价值。第一,根源性。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富足,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释法等诸子思想,以及延伸而成的礼仪制度、宇宙观念、拜祖文化等均形成于郑州市地域。第二,延续性。农业文明的发达和发展,使得以郑州市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从裴李岗文化遗址算起,中原文明延续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中原文明具有极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从未间断过,人口集聚、城市发达、经济繁荣成为中原地区的特点。第三,包容性。郑州市地区历史文化不仅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能够不断地接受、吸纳外来文化,通过与外区域文化的融合互动,达到提升和发展。中原文明不仅融合了南方的稻作文化,而且吸收了海洋文化、边疆文化的精华,尤其是通过通婚、联盟等方式,实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原民族文化体系,也提升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都很注意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规划保护不够、转化利用弱化、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1.文化资源保护缺乏长远规划,保障措施不完善。第一,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城镇规划是城市为建设和发展而制定的指导规范,但是以往的城镇化规划弱化了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导致很多资源呈现出建设性的破坏,使得原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毁于城镇化建设。郑州市城镇化建设中虽然也强调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而且规划中也提出要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但是城镇建设中的急功近利行为仍然使郑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破坏严重。尤其是长远规划不足,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多数都是依存于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虽然一些文化保护条例强调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城镇化建设和用地也要征求相关文化保护单位的意见,但城镇建设多是任务性工作,过于强调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速度,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够,以至于城镇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开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二者博弈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发展代替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最终导致人们失去对城市的记忆。第二,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保障措施不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相对分散,尤其是乡村文化资源复杂且类型多,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有力的保障措施,但是目前人才队伍、机制体制仍然不完善。一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重指标轻质量、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致使对文化保护传承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的文化特色、乡村风貌遭到破坏。二是人才队伍匮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少相应的文化人才,而且县(市)区文物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与文化保护实际需求有差距,很多技术达不到发展要求,文物鉴定、考古、文物保护等专业人才缺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综合人才不足,高学历、高水平的文化研究人才短缺。三是民间保护力量发展不够。农村社区建设、村庄撤并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主要依靠民间力量,但是由于政府扶持力量不足,推动机制没有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民间力量非常薄弱。四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缺少专门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在城镇化建设中缺少组织协调,导致很多历史文化资源管理不善。很多地方在巡察、勘探等方面缺少专项资金,或者资金不足,以至于难以满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
2.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产业转化有待提升。第一,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合村并镇、村庄撤并、旧城改造等为主,这种改造一旦规划、保护不科学,就容易导致对原有生态文化的破坏,造成文化的遗失。一是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不力。有些地方由于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监督管理不力,制度不健全,导致很多群众随意拆建、出售家具、装饰等。有的名村名镇由于缺乏保护,常年失修,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而且很多保护修缮活动拆建严重、以新代旧、违规建设问题突出。二是破坏村庄历史文化风貌。有些村庄虽然不是文化名村名镇,但是却有着特色突出的村貌和历史文化遗迹,而城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现代社区建设,简单用现代元素、城市风格来代替传统的乡村建筑和文化风貌,导致村庄失去特色,民俗文化流失,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气息消失。三是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利用方式单一。城镇化建设中很多历史文化古迹虽然得到保护,但是由于需要重建或者迁移,导致古迹保护仅仅注重形式,对内涵的设计和保护不够。很多地方对古建筑多是机械的迁移,看似建筑保存的完整,但是没有人文内涵,或者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文化价值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名人故里,仅仅是对单一主题的故里建筑重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名人的宣传和打造不足。第二,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有待提升。历史文化资源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城镇化建设必须突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目前,郑州市对于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明显滞后于城镇的发展速度,乡村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旅游结合等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是传统技艺的延续,对其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产业仍然是依靠手工、简单的器械进行加工,科技含量低。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不足,以至于其创新创意不够,门类少、结构单一,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总量小。城镇化进程中对于一些民间技艺、音乐戏曲、舞蹈美术等的开发多是传统的利用模式,小型手工作坊、销售加工店铺等,存在经营分散、规模小,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品牌少,很多产品创作仅是以自己喜好为标准,商品转化率很低,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格局还未形成。三是投资领域单一。文化产业投资仍然侧重单纯的传统领域,对于与动漫、影视等融合投入不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仍然处于相对空白状态。有些历史文化资源虽然转化为旅游产业,但是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项目、活动单调,或者对于人文资源的开发过于强调文物遗迹,而忽视了民风、人文精神等开发。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实际需要。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仅局限于个别场景、人物,对红色历史的整体开发利用不足。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足,转化利用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技艺、知识、精神和价值,没有物质文化遗产那种固定、明确的外部形态,其独特的属性需要通过人的行为和语言等来表达。因此对于这种无形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和转化利用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重点考虑。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不足。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载体日益消失。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有效的表达载体,通过表达载体来记忆、传承和延续,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人本身的传承,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价值认同和文化信仰,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这些载体正在消失,传承保护的能量日益弱化,这不仅导致转化利用的难度大,而且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例如,由于对于一些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很多石雕、端砚、玉雕等载体资源正在枯竭消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缺乏,也使得产业转化利用的难度提升。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传承人进行传承和延续,目前现有的很多传承人年龄已经较大,他们难以继续进行传承。很多年轻人长期外出务工,习惯城市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没兴趣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以致大量的戏曲、舞蹈、传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传承者,濒临消失。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依托独特的文化空间,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传统的村落被拆迁,原有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信仰体系都在改变,这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受到极大挑战。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存在矛盾。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博物馆式保护和产业开发来实现保护利用。这两种保护利用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博物馆式的保护开发是在拆迁建设后,将文化资源移植保护,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其目的是保持原有的生态空间,以能够维系其自身特色,但是这种保护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资源的潜在价值难以挖掘,其生存的空间日益局限。产业化的开发,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产业化、市场化运营,这种思路虽然符合发展趋势,但是却存在过度开发的倾向,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受到破坏,其承载的文化、价值逐渐消失。有些非物质文化项目成为附属品,很多企业借助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来投资地产,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处于静态保护与动态利用的二元困境中。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扩展问题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是目前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向,是城镇化建设中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而要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寻求价值提升的领域。而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残酷性,单薄且缺少保障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很多问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转化层级较低,仍然处于初级加工环节,技术创新不足,附加值不高,在宣传推介、品牌建设等领域仍然缺少创新创意,总体的市场竞争力不足。一些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借助现代传媒、科技平台、现代技术等,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其在保护利用和转化中的总体水平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跨界转化利用视角缺少,尤其是与动漫游戏、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入不足,开发的模式还相对单一,效益没有完全显现,产业扩展和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郑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价值,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保护传承为主线,突出科学保护、依法保护、有效保护,把保护纳入到地方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中,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强化宣传、监督和考核,不断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平。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形成有力的保障措施。
1.完善相关政策规划,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大保护力度。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建立起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和完善的经费责任保障机制。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中符合乡村实际的产业政策,在融资、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文物保护利用的法规条例,严格保护制度,对文物实行有效保护。一是依法对文物进行保护。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文物保护条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及《文物保护法》,依法保护文化遗产资源,防止对文物的破坏。二是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听取历史文化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切实把文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规划中,实现对文物的科学保护。同时,在城镇开发建设中,重视对文物的勘测和保护,接受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推进工作。三是重视对大遗址的保护。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保护措施,尤其是要对大遗址进行整体性保护开发,提升大遗址保护水平。四是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保护,坚决杜绝各种违规的拆建、乱改行为。对有重要文化特色的商业、手工业、饮食等街区,以及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特色的建筑要集中保护,建立保护区,在土地利用和项目开发时,也要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召开专家咨询会,合理开发和保护。第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整合开发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城镇化建设必定涉及乡村社会建设,而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分布较为零散,有的文化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对于这些资源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认真统计、整理、分析,通过充分的开发、合理保护,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同时,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和发展空间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利用进行规划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布局,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郑州市历史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域进行科学规划,谋划一批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区、培育一批重点保护带,走一条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郑州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
2.建立保护传承体系,在开发创新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要立足于保护,维系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体系,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地开发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有序开发、科学传承。第一,在城镇化建设中协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且多数都是在民间、乡村,基层政府要有文化城镇建设的思维,在规划、建设中预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空间,要建立健全相关保护传承机制,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积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方式,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同时,要携同传承人,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其建立影像档案数据库,使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生存下来。鼓励传承人跳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存时空,步入现代社会的变迁节奏,从局部的地域空间、家族式的封闭传承中走出来,推动传统“艺人”发展成为现代式的专业化、职业化传承人,借助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二,科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城镇化建设中梳理和归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科学、客观和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平衡、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结合地区实际,建立起科学的、量化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估。二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集约开发。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状态,导致市场空间狭小。要突出专业化、品牌化和集约化的导向,依托郑州市丰富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优势,培育一批优秀的文化品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水平。依靠优秀的文化团队,对产品进行设计、包装、运行和推广,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培育品牌化的特色产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与旅游、加工、休闲娱乐等产业的结合,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以集聚、集约来提升产业的发展层级,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城镇规划、布局中融入当地优秀文化元素,塑造现代城市的文化生态。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固有资源,提炼优秀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城镇规划、建设和布局中,用文化来引导城镇建设和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个性的城镇。一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运用好地域文化元素。系统地提炼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城镇标示、建筑和符号,在城镇内的公共设施、道路等地对于文化进行广泛宣传,运用特色文化符号进行修饰,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增强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形成自觉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二是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多元表现形式,探索用艺术形式表现人们的辛勤劳动、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成效等,将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塑造等有机结合起来,用文化来引导城市建设,用文化培育社会行为,真正实现城市与文化融合。三是培育城镇现代文化市场。要在城镇开发中自觉建设文化市场,通过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和企业开发,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艺术市场,为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创新提供载体,使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更加规范有序。
4.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郑州市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层次,依托省内外高校、市属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跨学科、跨地区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内的文化创新发展基地、文化发展科研机构、历史文化学院等,培养一批热爱中原文化、致力推动文明传承、加强文化创新发展的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鼓励全市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选拔、培训等方式,建立服务城镇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以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文化企业团队、创新团队和研究性团队,打造保护利用优秀历史文化的人才高地。积极创新人才考评机制,激活弘扬地域优秀文化的动力,打破以往人才选拔中的身份限制,以创新创意、成果研究和管理水平作为根本标准。积极探索符合郑州市实际的多元要素配置形式,实现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给予在城镇化建设中对文化保护利用有重大贡献、在文化遗产研究上有重大成果、在转化利用上有重大突破,实现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人才以重奖。
[责任编辑 游玉华]
G122
A
1671-6701(2016)06-0087-05
2016-10-06
张敬燕(1973— ),女,河南方城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编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