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民,张小波,李大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yjmviPl@126.com)
关于提高老年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技巧的探讨
于俊民,张小波,李大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yjmviPl@126.com)
〔摘要〕通过对老年医学的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医患沟通在老年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其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加强人文教育与导师的导向作用,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培养共情能力,注重倾听的方式与技巧,加强循证医学实践,注重文化背景对沟通的影响。
〔关键词〕医患沟通;老年医学;研究生培养;沟通技巧
随着人的自然衰老,人的视力、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出现脑功能衰退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退化表现,影响老年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而医生加强与病人沟通艺术的学习,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1]。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进医患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因素[2]。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研究生,首先面临的是与病人沟通的问题,尤其在老年病科,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对于老年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老年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为进一步加强老年医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医学研究生与患者沟通技巧,引导和培养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就如何培养老年医学研究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作一探讨。
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不仅仅研究人体衰老的特点,同时与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紧密相关。老年人所患的各种疾病无论在临床表现、症状、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均与一般成人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群体,老年患者除生理功能减退和储备能力下降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常见病非典型临床表现,多种慢性病并存,多重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多因素的影响。老年医学的宗旨就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3]。
目前,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17%,达到2.48亿[4]。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各器官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脑的形态、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及生物化学方面均有改变,而上述变化及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流及氧代谢率降低等,导致老年人记忆衰退、思维迟钝、行动不敏捷。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患病7种,最多已达25种,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因疾病而伴发的情绪障碍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往往产生焦虑、抑郁,担心成为家庭的累赘,甚至出现消极厌世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对预后产生影响。作为与老年患者直接接触的老年病科临床医师,培养其有效的沟通技巧,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可以增进彼此理解,有助于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态处于最佳水平,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目前老年医学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个社会问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老年病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学习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同时应不断提高人文素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对于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显得更为重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调查表明,80%的医疗纠纷是因医患沟通不良或障碍所致,即使其余20%的医疗纠纷,也都与医患沟通不到位密切相关[6]。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设置有关于医患沟通能力系统培养的课程,但临床医学研究生进入实习期后,与患者交流往往达不到有效沟通,这一问题在老年病科较为突出。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研究生培养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重视,因此,为了提高老年病科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
3.1加强人文教育与导师的导向作用
人文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深化过程,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人文教育应该自觉地贯穿于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全部医学活动中[7]。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应发挥导向作用,需逐步渗透人文精神及人文教育,尤其是在学术指导与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导师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指导研究生既做学问又做人。由于老年患者多病并存导致心理状态欠佳,治疗难度大,故对医疗保健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导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及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指导研究生充分了解老年医学专业知识,在对研究生指导、教授过程中需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人文与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临床实践中,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到“视患者为亲人”。
3.2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
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至关重要,只有让患者了解医生的能力,他们才能信任并配合诊疗工作。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医生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患者决策,医生提出检查申请、处方建议以及相关的健康卫生信息,上述这些都需患者接受、完成,即便是在紧急状况下,也需患者或家属的同意认可。医学生应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了解及掌握老年医学相关疾病的特殊性,有利于进行诊疗决策,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解决问题。老年人自尊心强,对环境、信息反应比较敏感,医护人员即使出于诊疗的必须给予帮助,但如果伤害了老人的自尊,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与老年人沟通时应注意掌握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变化,避免引发不良情绪,尽可能做到尊重老年患者的意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诊疗决策的落实,使治疗取得最大效果。
3.3培养共情能力
患者就医是对医生的一种信任,医生应充分利用患者的信任,感受患者的心情,使患者和医生产生共鸣,互相理解、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8]。共情能力是情感、认知和沟通三个成分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构建合作型医患关系。将共情能力运用于临床工作,要求医生以患者为中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帮助患者。老年医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患者往往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耐心的服务至关重要。有效的共情可以使医生与患者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增强医患之间的亲和力,有效避免潜在的医患冲突和不必要的纠纷。在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运用共情理论,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效运用共情的案例,加强互动并交流各自在临床实践中与患者沟通的感受,不断发现不足,提高共情能力。共情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对研究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患者躯体疾病的认识,并能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总之,共情式的沟通是临床医疗的基本方法,共情的反应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和完善医疗结局[9]。
3.4注重倾听的方式与技巧
听和说是沟通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活动,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医生作为听者的时间会更多一些,遗憾的是,倾听常常因繁忙的工作而被忽视。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秒钟就会被医生打断[10]。临床工作中采集病史时对患者要尊重,听患者诉说应尽量保持安静,直至诉说结束。老年人较年轻患者叙述病史更为迟缓、重复、详尽、零散,更需耐心倾听,即使与疾病关系不密切,也切勿急于打断。倾听时应投以温柔、关切的目光,让患者感到医生对其重视。倾听的技巧通常称为回应性倾听,即适时、恰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鼓励和引导医患沟通。对于患者的诉说应以点头、简单地重复、重述、反问作为回应。如患者对医生的诊疗计划持有不同看法,不要直接反驳患者,避免导致沟通障碍。可见,培养研究生耐心、专注地倾听患者叙述,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对于有效的医患沟通非常重要。
3.5加强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的、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循证医学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evid Sackett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11]。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走近患者,增加与患者交流及相处时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是快速提升研究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最佳办法。在临床实践中运用EBM方法,培养学生用循证医学思维及科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可以弥补临床带教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通过EBM实践,学生从被动知识获取者转变为主动、积极高效的自我学习者,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并掌握相关领域知识的最新进展,将最佳研究证据应用于临床诊疗决策,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6注重文化背景对沟通的影响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为老年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由此避免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工作阻力。在医患沟通中,看似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可能由于出生年代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无论是医护人员或患者,都有各自的文化,例如年轻医生和老年患者之间不但存在年龄差异、文化差异,对事物的认识均有所不同。医患双方都应该意识到自身的专业文化影响到医患之间的互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个体,我们首先要尊重患方,通过询问达到增进相互信任的效果,同时重视非语言性的交流,如肢体语言、谈话语速、眼神等。
总之,在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导向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共情能力的培养、学会耐心倾听,并将循证医学方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同时重视医患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可不断提高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培养合格的老年医学临床研究生对于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要。加强老年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医疗冲突的发生,构建健康、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医学研究生培养中进一步探索,不断总结,为医学研究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许双虹,陈治珍,胡小英,等.医患沟通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 (6):924.
[2]姚坚.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推进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28-29.
[3]刘晓红,朱鸣雷.老年人疾病特点与老年医学的干预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3.
[4]沈悌.21世纪我国老年医学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6-7.
[5]徐淼,唐云翔,崔轶,等.老年病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教学的实施和评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232-1234.
[6]王方松.论医患沟通的实现[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1):11-15.
[7]马清,李敏,陈海平.让人文关怀渗透老年医学的临床教学[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9-71.
[8]张莹,梅松丽,徐军,等.以心理学共情理论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J].医学与哲学,2014,35 (10A):51-53.
[9]姚婷,李勇,郭汉平.临床共情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2,33(2B):4-6.
[10]史从戎.医患沟通中的倾听技巧[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3):43.
[11]李琴,赵鹏飞,原振羹,等.肿瘤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03-104.
〔修回日期2015-12-03〕
〔编辑李丹霞〕
Dlscusslon on Im Provlng the Doctor-Patlent Communlcatlon Skllls of the Gerlatrlcs Graduate Students
YU Junmin,ZHANG Xiaobo,LIDahe
(DePartment of Geratology,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E-mail:yimviPl@126.com)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geratology,and then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doctor-Pa_ tient communication in geriatric researches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measurements to enhance the doctor-Pa_ 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It concluded enhancing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enhancing the self-imProvement ofmedical students,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emPathy,emPhasizing the forms and skills of listening,enhancing the Practic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mPhasiz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background on communication.
Key word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Geratology;Graduate Cultivation;Communication Skills
〔收稿日期2015-07-27〕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65(2016)01-01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