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资料的有效使用

2016-02-05 16:31:19朱会龙
魅力中国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资料用书教案

朱会龙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语文组 330006)

试论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资料的有效使用

朱会龙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语文组 33000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资料;有效使用

每到新学期,语文教师就会领到一大堆教学资料。这个学期,笔者教高二,除教材外,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优秀教案》、《文言文图解》、《语文读本》、《新课标高中达标训练》、《语文阅读与写作》等。(后面四种,学生也是人手一册。)这么多资料,如果放弃其中的一两本不使用,显然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若是全部一视同仁,教学时间的有限又不允许我们这样去做。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这些教学资料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教材是根本。

对于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而言,备课的时候,他们也许更关注的是《优秀教案》。还记得当时的我,每每找到一篇所谓优秀的教案就会兴奋不已,以为照此上课,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不然,真到了实践的时候,很多别人的思想成果根本应用不上。要么是学生达不到预设的配合,要么就是自己对某一问题似懂非懂,而勉强讲解出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

他人的教案,是他人对教材、对学生研究的成果的反映。有些东西可以借鉴,但绝对无法完全复制。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特殊的,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另外,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每一篇课文,读者不一样,必然有不同的阅读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都会打上我们自己个性的底色。

有的课文,特别是名作,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也许我们永久的挖下去,都会挖掘到新的知识,而不同的教师,就能挖到不同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己不去深挖教材,靠索取别人的思想成果肯定是不行的。

在全面准确的把握了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甚至应该借鉴《优秀教案》,毕竟,其中许多优质的教案凝聚了前人的心血,青年教师可以从中学得经验、学得知识。

二、“用书”是方向。

《教师教学用书》对每篇课文都设置有“课文研讨”、“问题探究”、“关于练习”、“教学建议”、“有关资料”等五大板块的内容,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是有的青年教师会认为这些内容的“可操作性”非常有限。因为没有完整、明晰的教学流程、教学形态,教师自己必须抓住紧要的知识潜心会文,重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这远远不如课件、教案等来得直截了当。所以,用了一个学期的《教师教学用书》上往往没有翻阅的痕迹,没有圈点勾画,没有批注,没有思辨的踪迹。

《教师教学用书》对于教师真的无用吗?

其实这本书取到的是一种方向性的作用。

“这个单元继续学习小说。在第三册小说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上述内容选自《教师教学用书·必修 5》中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样两句简单的话,却是从整个教材系统着眼,分析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衔接,介绍了单元学习重点。我们从中既明白了教学任务,又明白了学情,备课的时候,这样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不会无的放矢。

对于每篇课文后面的五大板块的内容,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要认真阅读,因为这实质上是对教材的更深层面的解读。这些内容提示了教材的关键信息,对相关重点问题都进行了必要而充分的解读,它是我们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把握的知识。

三、兼顾其它。

其它教学资料,既然配备了,就应当合理而有效使用。这种合理而有效,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作用。

1、抓阅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没有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坚持20分钟的课外阅读,事实证明,坚持做到了的学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语文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语文读本》是与课文配套的学习内容,学生应该将其纳入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收效。当然,仅仅一本《语文读本》仍然是不够的,学生还应有计划的阅读教材后面介绍的名著。只要学生能坚持,哪怕每天仅读十几二十页的内容,三年下来,这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获。阅读量得到了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就会轻松得多。

2、重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与写作》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帮助。该书在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阶梯性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练笔评价”分为”星级训练”、“试题评析”、“佳作欣赏”、“名师点评”与“牛刀小试”五个板块的内容。其中“星级训练”一般提供从易至难三个层级的作文试题,“试题评析”则是对上述试题的写作思路分析,训练学生准确、深刻审题。“佳作赏析”板块提供的佳作,一般为考生的优秀作文,加上后面的“名师点评”,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得到写作的相关启示。所谓“牛刀小试”就是有针对性的练笔了,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学得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完全可以将此书与自己的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笔者一直努力做到的。我将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猜你喜欢
教学资料用书教案
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资料规范化问题研究
《立定跳远》教案
吃书与用书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吃书与用书
军队院校教学资料的建设与管理
用书装饰心灵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8
《半张纸》教案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4
浅谈学校建立教学资料管理系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