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杰
沈阳市康平县山东屯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 康平 110504
从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能力
郝洪杰
沈阳市康平县山东屯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康平110504
摘要: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和良好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对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来正确指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课;学习能力
从李明老师所授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这一课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兴趣的培养都是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示范课,从听这位老师的这节语文课,结合当今的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谈一谈如下几点看法。
一、做好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更是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减负方式,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习疲劳感。例如:阅读,当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只是机械化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虽完成相关文章量,但却事倍功半,起不到好的掌握效果。在这节课中,老师一开始就抓住了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的心理,由音乐《火车开了》进入这节课。从心语林站开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带着好奇、有乐趣探知欲望等这样的感觉了学习,当到达采集林时,学生会从阅读中学习了生字、生词,解决了难点的地方,很快就到了快活林,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来巩固新学的知识。再比如,在习作上,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受升学率的影响,使得学生完全是为了应试而作文,将写作视为畏途,其写作动机不纯,毫无写作兴趣,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状,改变思想。
在快活林这个环节,老师运用了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地练习,培养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种种现象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做好教学的基础。
二、做好教学的关键——设计合理的、适用的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学生的全方位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客观的共同性要求,也体现了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权利的保证。评价一节好课,关键是看授课教师在本节备课中是否设计合理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所听的这节课中,老师所选择的方法基本上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这个年龄特点。像刚开始,让学生坐着火车、听着音乐去游玩,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最愿意做的事了,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一下了把孩子们的心抓住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紧接着,老师生动的、有表情的范读课文,激起了孩子们模仿老师的热情,让孩子们少走弯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最后阶段,更是抓住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让孩子们做游戏、演角色这个方法,很快使孩子们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记得还牢固。因此说,设计合理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做好教学的关键。
三、做好教学的发展趋势——引导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
新时代发展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课程中的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倡导采取老师主导学生参与、积极探究的新方式,以此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能够通过自我意识的约束来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时刻的提高和监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并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和途径来获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拨正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顾问,一个参谋,更是一个共同的参与者,课堂中出现的是充满生命活力、教是为了学、重在能力培养等学习的特征。因此说: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做好教学设计的创新——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智慧火花是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创新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有这样的环节。捕捉到教学生成的的智慧火花,教师抓住有利契机,因势利导,乘势推进,产生课堂教学预设不到的收获。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有机结合起来,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捕捉、随机应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臧雯.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几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2]姜柳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