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英国与韩国“还乡”主题小说比较

2016-01-31 19:03:43陈芙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还乡社会转型期

陈芙

摘  要: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大量“还乡”主题小说,纵观中国、英国与韩国,都是在这样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时期产生大量描写农村与城市矛盾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家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既有对农业文明的留恋,又无法一下子看到工业文明的前景。本文通过对英国作家哈代《还乡》与韩国作家黄皙暎《去森浦的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社会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文学作品创作主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还乡;工业文明;农业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工业化的发展给英国和韩国社会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随着工业文明的逐渐起步,其对农业文明产生很大的冲击,在这样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以“还乡”为主题的小说。这个时期的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有对农业文明的留恋,又无法一下子看到工业文明的前景。处于这种矛盾心理下,大量渴望心灵回归田园山野的“还乡”主题文学作品开始盛行。下面以英国作家哈代的《还乡》与韩国作家黄皙暎的《去森浦的路》为例进行比较。

一、“还乡”主题下人物形象的异同

哈代以其“环境与性格”小说而文明,黄皙暎被称为写实主义作家,二者所生活的时期都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社会转型期时代的印记,这也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明显体现。两位的作品都在展示一种社会变革期人们内心的矛盾状态及整个社会的不和谐。我们通过对《还乡》和《去森浦的路》两部作品来具体分析。

首先从人物形象方面来进行比较。《还乡》中的主要人物有游苔莎、克林、韦狄、朵沁、文恩。哈代从他们对爱敦荒原的态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爱敦荒原就是作者心中的故乡。游苔莎一个拥有非凡美貌、充满魅力、具有神秘感和叛逆性的人物,一出场便和荒原联系在一起。但是她却并不属于荒原,她是一位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外来人,外面世界的精彩纷呈在她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挥散不去。来到荒原,让她心中充满委屈,就像是受到惩罚被发配到荒原一样。她对爱敦荒原充满了厌恶与鄙夷,觉得这种地方配不上她高贵的身份,时刻渴望着离开这里,去往属于自己的繁华都市。

而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克林,则与游苔莎完全相反,克林是一个接受了现代文明的荒原人。目睹过繁华都市生活的他,厌倦了巴黎都市狭隘、喧闹、嘈杂的生存环境,同时怀念那广袤具有原生态的荒原,在他眼里荒原是养育自己的土地,他对荒原充满了爱与责任,并怀揣改变荒原落后面貌的美好心愿,最终决定回到荒原。他计划在荒原办学校,传授“给人带来智慧而不是财富的知识”,奉行利他主义,追求崇高理想。克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乡村的人还没有成熟到能接受他的那个程度。”哈代想要传达的是在爱敦荒原这样一个旧观念还存在的地区,新观念并无法一下子融入,城市的工业文明并无法一下子取代乡村,城市的发展如何惠及乡村,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便出现了。

在《去森浦的路》中主要人物有,英达,白桦,郑氏。这里的森浦就是作者心中的故乡。黄皙暎通过描写他们的归途来刻画人物形象。英达是一个外出打工者,十足的浪子,处在失业无处可去的境地时,刚好偶遇了要回家乡森浦的郑氏,由于自己无处可去,便决定先跟随郑氏回森浦,之后再寻找打工的机会。英达在小说中是一个没有“故乡”的流浪汉,没有心灵的栖息地。他是一个没有依靠,也给不了别人依靠的人,像浮萍一样随处漂流。

郑氏也在外打工,他结束了数十年的流浪生活,想要回到故乡的理由只是“没什么……就是年纪大了,想回去看看”。由于厌倦了工业化般的生活,想要回到离开十年的家乡森浦靠打渔为生,过平凡的农村生活。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想要回到“故乡”的人,相比英达,他有着很强烈的归乡意识。他是一个有依靠,有心灵港湾的人。小说的高潮部分是最后场景的悲剧化。向着故乡的郑氏听了老人的话,变得茫然又失望。森浦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森浦。他最后的故乡也失去了的茫然若失在这里刻画得淋漓尽致。

通过比较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游苔莎和英达都是喜欢城市生活的人,游苔莎厌恶荒原,一心想要前往巴黎过贵族般的城市生活,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对她来说没去过的巴黎才是她的“故乡”;而英达虽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但他是一个没有归属感的流浪者,为了生活不断在城市中寻找打工的机会,无非是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与其说他没有故乡,不如说在任何一个有打工机会的地方,都是他的故乡。小说中这样描写道“英达却站在一条逃往另一个地方的路上。”可以看出,游苔莎和英达的相似点在于,他们对故乡的概念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理想生活的场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养育自己的故乡。

克林和郑氏及白桦就有更多的相似点。他们都是在繁华都市生活过的人,见过流光溢彩的世界,却并没有完全沉醉于都市。到头来反而厌倦城市生活,要回到养育自己的爱敦荒原和森浦这种朴实的小乡村。故乡对他们来说是心灵的栖息地,是在外漂泊多年,一回头永远会毫无条件就接纳自己的地方。不同点在于克林在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想要改变荒原愚昧的人们,怀揣着办学的梦想回到故乡。最终梦想落空,成为巡回教士。而郑氏和白桦是单纯厌恶工业化般的生活,想要逃离城市,回到心中的净土。残酷的是故乡早已不复存在。

二、“还乡”主题下故事情节的异同

《还乡》中,游苔莎这样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了过上贵族生活,嫁给了从巴黎归来的珠宝商人克林——这个最有可能带她离开爱敦荒原的人,并梦想着成为巴黎林荫大道一幢漂亮小屋的主妇。而最终克林却不愿回到巴黎,游苔莎的命运最终走向悲剧,在水中溺亡。而克林由于对故乡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要用自己受到的文明改变故乡还无法接受新思想的人们,最终幻想破灭,成为了一个巡回教士。可以看出哈代对现代工业文明想要一下子就取代模拟工业文明,持怀疑态度。

《去森浦的路》中,英达没有目标,没有归属地漂泊,遇到郑氏后随他回森浦,但当他们即将踏上去森浦的火车时却被告知森浦早已被填平成了陆地,到处都在施工,已经没有了原来天然小岛的美丽。郑氏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心灵中的港湾也不复存在了。他变得和英达一样,都成为了无根的浮萍。

《还乡》和《去森浦的路》主人公最终都走向悲剧性地结尾。可以看出无论是哈代还是黄皙暎,他们两位都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农业文明不断被摧毁感到不满,为底层劳苦大众而担忧。哈代在揭露资本主义践踏传统文明的同时,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分裂与矛盾,底层人民的疾苦。资本主义制度入侵,传统乡村社会出现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取得成功,使得社会忽视公平正义,财富分配不均,工业化成果被小部分人占有,贫富差距变大。哈代小说一方面追思与赞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 另一方面控诉现代文明对这种和谐的破坏。

黄皙暎的小说主要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所引起的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矛盾。以及工业革命地发展对农业文明地冲击,对农村环境地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和谐状态被破坏,造成自然地失衡,人们不仅失去了养育自己的故乡,而且失去了心灵的港湾,使得内心无所依靠。将急速的产业化过程中丧失了故乡和漂泊在异乡的游民的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相通的寻根意识

不论是《还乡》还是《去森浦的路》,里面都充盈着一种很深的“寻根”意识。这与作者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 ,人们心中无所依靠,心灵无处停泊,才想要寻找心灵的家园,寻找心中的净土,才会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很明显的寻根意识。《还乡》中游苔莎认为繁华都市,上流社会是她的“根”,所以不论是最初和韦狄谈恋爱,还是最终选择嫁给有可能带她去巴黎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克林,她自始至终都在寻找自己的“根”。而克林的“根”则在给他生命,养育他长大的爱敦荒原,为此他放弃巴黎的繁华富贵,回到爱敦荒原,想要改变爱敦荒原,因为他认为这里才是他的“根”。但最终想要逃离荒原的游苔莎溺水而亡,克林失去妻子母亲,改造荒原失败,成为一个巡回教士。只有从头到尾热爱荒原的朵沁和文恩在经历重重考验与磨难之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收获了幸福。故乡眷恋的是真正爱戴她的人。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漂泊者,都是丧失了精神家园,无家可归不得不去寻找精神归宿的人。哈代在他具有飞蛾扑火精神的主人公身上反映了人类寻求自我,寻求精神家园的寻根情节。

在《去森浦的路中》,体现的是像郑氏这样一些幽灵一样无根地飘荡在他乡世界的人们,饱经沧桑之后,想要回到记忆中的故乡的寻根意识。由于入冬建筑工地停工而无处可去的英达,多年在外打拼漂泊十几年终于踏上归途的郑氏和在酒店工作的白桦都向往着回归,森浦这个他们理想中的故乡。时过境迁森浦也已经不再是他心灵的港湾。产业化已经覆盖了整个小岛。在现实生存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现实的故乡也已经变得陌生,遥远。文章中郑氏、英达、白桦虽然没有特别的言语表现,但在字里行间,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对于家乡浓浓的思念和不可缺失的归属意识。

四、社会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文学作品创作主题

不仅仅是以上分析的英国与韩国存在这种情况,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也出现大量以还乡为主题的小说,如五四时期鲁迅的《故乡》、《社戏》,包括后来的《朝花夕拾》,都是典型的还乡文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社会转型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无论是英国、韩国还是中国,当时人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是相同的,即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与破坏,以及当时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矛盾心理。正是由于处于类似的时代背景下,便产生了相似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作品上便出现了相似的还乡主题小说。所以社会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文学作品创作主题。社会转型期 “还乡”主题文学作品尤其繁荣也并非偶然现象。正是由于社会变革期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矛盾的社会意识形态,才导致了“还乡”主题小说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屈荣英.爱敦荒原人物悲剧冲突——浅析托马斯哈代的还乡,赤峰学院学报[J].2009.

[2]高谨. 一群精神的漂泊者——试析哈代还乡的主人公 语文知识[J].2007.

[3]聂宝梅.去森浦的路象征意义探析,文学作品评论[J],2011.

[4]丁凤熙.现代化与异化——论20世纪70年代韩国小说文学,论文集萃[J].2002.

猜你喜欢
还乡社会转型期
在农村与工业浪潮的对抗中,人如何成为牺牲品?
黄碧云90年代中短篇小说的悲剧哲学
华文文学(2017年1期)2017-03-13 16:02:49
社会转型期我国基层政府权威的流失与重塑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41:47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新闻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34:55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40:33
找寻迷失的自我
《还乡》中“火”意象的隐喻意义
转型时期《反家暴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实施困境
商(2016年9期)2016-04-15 01:14:18
从“窗户”的意象来看“还乡”情节下的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