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翠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备受好评。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自主地探究生物的奥秘,解开生物知识的神秘面纱,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对知识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进而总结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多样化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让课堂变成开放的、轻松的,适合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这样才能够将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进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1.科学构建合作小组
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通常组建小组是同桌两人,虽然这种组合较为方便,但是范围较小,所以,教师也会按照座位将前后两排的4~6名学生组成小组,这样虽然扩大了范围,增加了信息量,但是,这种组合太过随意,无法进行组内互补,因此,为了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教师在进行小组构建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固定分组,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小组内要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样的分组可以使组内成员进行互补,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竞争促进合作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竞争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过生物圈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的知识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举行小组合作竞争,教师出题随机抽取小组成员来进行回答,并且每个成员只能回答一道题,回答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養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便学生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存在,而是成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些能力将成为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