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霞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爱”守候,用“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获得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完善。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每节课前让学生介绍听到或看到的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趣事。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他们的知识面、表达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提高。
有一次,一位男生讲述了他的两家邻居为了住房的房距而大打出手这件事。话音刚落,许多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认为这件事和地理无关。初二的学生当然不知道“住房房距”和“太阳高度角”之间的本质联系,但他们已经有了地球公转和四季更替关系的知识储备,具备了理解新知识的可能性。此刻,我面临着选择:是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填补认知上的盲区,学习他们想学的知识?还是按照大纲的规定继续推进教学?
杜威曾说过:“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
我选择了前者。并抓住问题的关键设问:“他们为什么会因房距而打架呢?”“因为通风。”“因为后面人家没有阳光了。”“怎样才能保证后面人家采光良好呢?”“两间房要离得远点。”“至少离多远?”学生语塞。他们在沉默中思考,陷入了愤悱状态。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抓耳挠腮,过了一会儿,一些学生开始争论起来……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乘此间隙,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幢前后排列的房屋。
不久,几个男生洋洋自得地举起了手,一个性急的甚至乘我不注意,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斜线,这条斜线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我不禁点头以示赞许。下面的一些学生似乎茅塞顿开,马上七嘴八舌说出了求房距的方案——利用勾股定理的公式a2+b2=c2。但马上又遇到一个难题,如何量算斜线的距离及房屋的高度呢?学生有的说用线团,有的说用长绳……这时,班上一个聪明但话不多的女生说:“用三角函数,就可以不用这些工具了。”三角函数可是初三数学的学习内容,我伸出大拇指,表扬了她。
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这只是日常教学中的一次偶发事件,但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培养了学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树立了“地理生活”和“生活地理”的新地理价值观。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个性的核心内容是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差异不是麻烦,而是资源,在课堂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地势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时,对教材的相關内容进行重组,设计一系列具有探究价值,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通过运作,有效激活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1.营造问题情境,学生感知材料。教师给出的材料是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以及介绍不同地形区自然景观、风俗民情的VCD,观看过程中,学生感情融洽,不停地“指点江山”。
2.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地势特征。为减小梯度,降低难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精心设计了A、B、C三组难度上层层推进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由选择:
A组
(1)你肯定能看得懂高程表吧,试着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
(2)你能说出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吗?
(3)沿着北纬36°纬线西行漫游中国,你会经过哪几种地形区?(4)尝试一下,你一定能总结出中国的地势特征。
B组
(5)推理出我国河流的流向并分析由此对我国海陆交通的影响。
(6)我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你能分析这和我国的地势特征有什么关系吗?
C组
(7)尝试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3.置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引发了其内在驱动力,因问题自然形成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氛围。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他们调用知识和认知背景,启动思维,交流讨论。
4.提倡以各种方式表述探究成果。
按这样一个程序组织教学,至少能凸显以下几个创新教学理念:
(1)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变“教案”为“学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提升了学生的地图素养,为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创造了机会。
(3)改进了教材整齐划一、缺乏弹性的不足,由“封闭”走向“开放”。
(4)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能力培养提供了“温床”。
(5)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和合作性学习,对不同学生不同程度上的进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地理缘于生活,寓于生活,这为地理的生活化、“现实情境化”提供了可能,为使抽象的地理事实、规律、原理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形创造了机会。
比如,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上,举例不多,使得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少感性认识,从而对其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的建立触动不大。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师在课上先组织学生讨论本镇的环境现状,学生“痛陈”每天深受“毒气”之害,并列举了一些乡邻患上不治之症的事实。为了加深感性认识,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到附近的乡镇企业,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了解到本镇化工厂较多,在为本镇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化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液体,对本镇的空气、河流、人们的健康及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这次活动让学生强烈认识到,就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问题侵害着我们最起码的生存权。教师再趁热打铁,组织学生通过板报、张贴宣传画、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中扩大影响面,相关讨论持续了两个多月。最后,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把所见所闻及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方案整理成小论文,递交给上级主管部门,为家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活动开展后的教学反思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虽然这次活动占用了比较多的课时,但达到了一个让我非常有“成就感”的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模拟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也许若干年后,当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实践创新的时候,能够回忆起这段让他们智慧和能力起飞的少年时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我学会了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舞台”留给学生,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要学会适时放手,解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课堂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样的课堂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课堂吧。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