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2016-01-27 04:45杜文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杜文婷,刘 萍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杜文婷,刘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1210)

摘要: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查阅近年来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及综述。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应用甚广,对健康人群的筛查、疾病的早期防治、药物的疗效观察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颈动脉超声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的良好窗口,无创、简便、费用低,在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年化时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长。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与脑梗死等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程度[1-2]。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超声对其敏感,可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间接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方法不仅可以测量血管内中膜的厚度,还可清晰显示有否斑块形成,以及斑块性质、部位、大小和是否有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等详细情况;可作为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影像学方法,能够对检测到的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预后,对以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颈动脉超声与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其直接影响心肌血供,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坏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因此,可借助颈动脉的检测更好地预测冠状动脉事件。脂质浸润和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在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血液灌注不足,尤其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心肌供血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引起心绞痛。当冠脉痉挛、炎性反应加重等情况出现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骤然减少或完全中断,其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持久而严重地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急性坏死,即为急性心肌梗死。因而,评估冠心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需考虑粥样硬化病变累及血管部位、范围、程度和起病缓急等诸多因素。

谷成等[4]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经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病人(对照组,6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UA组,7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AMI 组,62 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并计算其Crouse积分,观察3组IMT和Crouse积分差异和相关性;入选病人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采用Gensini评分评判严重程度,观察各组间Gensini评分差异,并将 IMT、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I组、UA组IMT值及Crouse 积分较对照组高,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提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在冠心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宋荣娟等[5]研究显示,冠心病病人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无冠心病者的5倍。由此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导致病人出现冠心病,因此可以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有效参考指标,同时,因其能反映血管供血,也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有力因子。基于其有如此重要的价值,美国心脏病协会甚至推荐通过超声测量来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

2颈动脉超声与脑梗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不断上升,对脑梗死病人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脑血供最主要的来源是颈动脉,而颈动脉粥样斑块可以影响脑血供,甚则可导致急性脑缺血发生。因而,颈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相关研究显示[6],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斑块类型以脂质型为主,形状主要为不规则类型,颈动脉IMT较大,证实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脑梗死发生有明显关联性。而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脂质型的斑块,一旦受到血流切应力的作用发生溃疡或者斑块内出血,就容易形成血栓。吴才标等[7]探讨超声检查颈动脉预测脑梗死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选取117例脑梗死病人,根据入院时颈动脉超声中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和SSS评分,治疗3个月后评价其认知功能和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数。结果显示3组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和S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和增厚组。增厚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和S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而斑块组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和增厚组。增厚组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而斑块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增厚组治疗3个月后的RI、PI显著高于正常组,PSV和Vmean显著低于正常组;斑块组治疗3个月后的RI、PI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SV和Vmean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结果表明,通过颈动脉超声早期检测可预测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方惠霞等[8]对72例疑似动脉硬化病人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和动脉硬化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动脉硬化检测和动脉硬化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的准确性。动脉硬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联合检查较动脉硬化检测单独检测可更准确地辅助诊断动脉硬化。冯艳等[9]对110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显示110例病人中101例病人颈动脉有斑块,其中斑块形态可分为规则型38例和不规则形63例;斑块声学特征可分为低回声31例,等回声9例,强回声21例和不均质回声40例;其中正常或狭窄<50% 49例,狭窄50%~69% 32例,狭窄70%~99% 13例和闭塞7例。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凊晰显示进展性脑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情况,对进展性脑卒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林聪等[10]对1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PCR法检测CRP基因1059G/C多态性,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RP 1059G/C基因G/G基因型比例、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RP 1059G/C基因G/C基因型比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表明CRP 1059G/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有关CRP 1059G/C基因型可能是影响脑梗死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的危险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操作简单,且直观清晰,重复性极强,可清晰展示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与具体特征,对于脑梗死的诊断,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极为有利。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脑梗死关联密切,超声可准确检查并确定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其临床诊断价值极高。

3颈动脉超声与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直接导致血管狭窄,使血压升高,进一步损伤内皮,加重动脉僵硬,使高血压加重,进而提升病人血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见,原发性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着一个彼此促进的关系,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程的持续,颈动脉粥样硬化也会越来越严重,不仅IMT会持续增加,也会提升斑块的出现概率。谢宏[2]研究结果亦显示,高血压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有效因子。刘长萍等[11]对212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量颈总动脉IMT,计算血压晨峰值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显示,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高血压病人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血压晨峰值均高于无IMT增厚组。与无血压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中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IMT均较高。血压晨峰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结果提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是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预测价值。

4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导致慢性血糖升高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2型糖尿病多见,长期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王海静等[12]对153例老年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病人重要死亡原因,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闭塞及斑块的溃疡、出血等,而且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良好[13-14]。高鑫等[15]对185例2型糖尿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程长和高胆固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积极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控制血脂代谢紊乱,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赵小林等[16]对90例2型糖尿病病人以及9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观察研究组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显示糖尿病组病人IMT值、斑块形成率均较健康组高。糖尿病组有74例斑块形成,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3%,16例无斑块形成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0。表明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血管病变的情况,尽早诊断血管病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防治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罗云等[17]分析4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结果发现糖尿病病人颈动脉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病人斑块阳性率。因而,对于糖尿病病人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而对动脉硬化的预防也成了重中之重。颈动脉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硬化一个窗口,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分别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是预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因素之一。颈动脉硬化进展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可干预因素有吸烟、血压、LDL-C,积极推进戒烟运动、有效控制血压和LDL-C可以延缓颈动脉硬化进展,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男性更应该重视。相关研究显示[2],脑梗死、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对其颈动脉行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准确率达100%,说明对于颈动脉已明显受损的人群来说行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揭示粥样硬化程度,进而为基础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而针对健康人群也能从中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人群,说明通过超声检测能有效反映颈内动脉的生理变化,但即便病人颈动脉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也可能尚未引发其他疾病。

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对部分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积极的信息,对保障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而为多项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袁桂莉,王义成.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5):349-350.

[2]谢宏.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539-541.

[3]Simon A,Megnien JL,Chironi G.The valu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for 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0,30(2):182-185.

[4]谷成,吴东垣,李雅杰.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36-37.

[5]宋荣娟.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77-78.

[6]张秋霞.超声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100-101.

[7]吴才标,郑玉群,吴朝霞,等.超声检查颈动脉对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66-67.

[8]方惠霞,黎瑞莲,吴恩平,等.动脉硬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联合检查对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396-398.

[9]冯艳,陈静,计柳玉,等.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2):310-311.

[10]林聪,吴晓球,邓可,等.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2):128-130.

[11]刘长萍,卞文明,彭开兵.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中层厚度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2):136-139.

[12]王海静,杨连伟,周玉萍,等.15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7):153-155.

[13]卜聪亚,周玉杰,赵迎新,等.高龄冠心病伴房颤患者hsCRP、Hcy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1):59-61.

[14]张蕾,王维平,李亚琼,等.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1):53-56.

[15]高鑫,马琳,杨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分析[J].中医全科医学,2015,13(4):584-586.

[16]赵小林,孙雪艳.2 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3):304-306.

[17]罗云,李敬伟,管得宁,等.糖尿病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血脂组分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2):200.

(本文编辑王雅洁)

基金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No.12XD1404700);2015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远志杯”科创能力培养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No.12401903403)

通讯作者:刘萍,E-mail:Liuping 23@163.com

中图分类号:R54R741R2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0.020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0-1117-04

(收稿日期:2015-05-28)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略谈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帕金森病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美多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41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