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2016-01-27 04:45肖倩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特点眩晕高血压

肖倩倩

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肖倩倩

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 250000),E-mail:qqxsmile@163.com

摘要: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热毒炽盛、痰瘀阻络4个方面,进行高血压疾病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新论进行相对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并通过治法研究加以佐证。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提示对于当今背景下的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应该认识到其病因病机的新特点。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现代不良生活方式;新特点;眩晕

高血压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常继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高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学治疗逐渐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耳鸣”等证中。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出现相应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时,则可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水肿”“痰饮”及“中风”等范畴。传统高血压病因病机理论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引起阴阳平衡失调,病损的脏器主要在肝、肾及心。主要病机有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等[1]。随着中医证候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中医学界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使得高血压病呈现新的病因病机特点。

1痰湿中阻

现代中医研究者愈加强调痰湿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从痰论治眩晕(高血压病),古代医籍已有论述。如《丹溪心法》载: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作眩。又如《医碥》曰: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多痰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肥甘厚腻、油炸炙烤、嗜好烟酒,滋生痰浊,且日久则脾失健运,加剧痰湿内生。中医体质学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表明,痰湿质为除瘀血质之外高血压病发生的两大危险因素,并且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相对重要[2]。高血压病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观察表明,痰浊中阻证型比例较大,在现代人群中分布普遍。 姚建斌[3]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分布比最大的为痰湿壅盛型,占46.67%。张志斌等[4]收集320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显示痰浊壅盛型所占比例最高,占37.88%。

基于痰湿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发病病因和病机,痰湿证型是高血压病的广泛证型,化痰祛湿法治疗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药理研究表明,许多化痰药物均有降低血压,改善血脂、血黏度等作用。临床实践表明,运用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5]。化痰祛湿法不仅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压的稳定、降低,还明显改善盐敏感性以及具有降低血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等作用[6]。

2瘀血阻滞

现代医家逐步意识到瘀血在高血压致病中的突出地位。虞抟倡有“血瘀致眩”的观点;《仁斋直指方》则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医宗金鉴》亦曰:“瘀血停滞……神迷眩远”。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瘀血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角度讲,高血压病的实质在于机体存在“血流供求不平衡”,是因动脉硬化、狭窄、管壁的粥样斑块形成,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增高,血中脂质增加,致使心脏血液流变状态及微循环障碍等诸多因素引起,这符合“血瘀”的特点,在这些病变的基础上,病变的小动脉,尤其是心、脑、肾血管极易发生痉挛、半闭塞或闭塞,从而产生“瘀血”[7]。 所以,血瘀证存在于高血压病的全程,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机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以合理的活血化瘀治疗,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观点相吻合,对于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各项检查指标、减少靶器官损害、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病拓展了新的治疗思路;瘀血阻滞应该成为中医辨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中医体质学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也表明,瘀血质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两大危险因素之一[8]。

现代研究已证明,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流变性、解除血液浓黏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脂等作用[9]。高血压病的疗效评定应综合考虑治疗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心血管结构功能及各种并发症的影响。而活血化瘀药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一方面表现为直接降压效应,主要通过抗凝、抗黏起到协同降压之效及部分药物的直接扩血管效应;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预防效应,有一定抗高血脂作用,防止脂质浸入内皮下间隙导致小动脉壁损伤、变硬、变窄,从而防止外周阻力增加,更重要的是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的作用[10]。保护血管、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活血化瘀药用于防治高血压病的突出优势所在。临床实践证实,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治疗中收效较好。

3热毒炽盛

热毒致病导致高血压的病机也是近年来一些有识医家代表性的学术观点。火、热立论原发性高血压(眩晕) ,古代医籍多有论述。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首倡风、热、痰致眩的观点,认为“热”是眩晕的重要病机。金·刘完素主张眩晕应从“火”立论。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抉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倡痰火致眩学说。陈修园则在风、痰、虚的基础上加上“火”字,从而把眩晕的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四字,重视因火致眩的病机演变。《临证指南医案》认为眩晕其证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之别”。近些年来,气候转暖、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内毒素堆积,郁久化火;嗜食肥甘厚味、油炸炙烤和久坐少动,都易生痰湿郁火;烟酒更可酿生湿热之毒;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个体极易气机郁结,情志过极,郁而化火。火热可终郁积成毒,或并瘀毒、痰毒,胶结壅滞,造成了高血压病错综复杂的证候。

现代医家在用清热解毒方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临床观察以及动物实验均证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表明:清热解毒法( 黄连清降合剂) 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呈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降压作用平稳而无血压的异常波动[11]。黄连解毒降压汤[12 ]、黄连清降合剂[13]等为主治疗高血压病,不仅有明显的降压疗效,而且能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糖、脂代谢,改善血流变,从而预防或减少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等靶器官的损伤。

4痰瘀阻络

研究表明,痰湿和瘀血成为目前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病机。而痰湿和瘀血又密不可分。痰阻可致血停,瘀久可以生痰。一方面,痰浊性黏滞,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血流不畅而痰瘀互结。张山雷云:痰涎积于经髓则络中之血必滞! 另一方面,血行不畅,阻碍气机,气机失于运化,则津聚痰凝。可见瘀血日久又可变生痰浊而痰瘀同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瘀血即久,亦能化为痰水”。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痰瘀互结证发病率位居高血压证型的前列[14-15],故原发性高血压早、中、晚每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痰瘀阻络的病机变化,痰瘀阻络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候演变规律之一[16]。痰与瘀是贯穿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始终的致病因素,痰瘀的发生发展与西医学的血脂、血黏度、动脉硬化、血浆肾素水平、组织因子、内皮素、NO等因素有关[15]。

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疾病,而且是代谢病,其与脂肪、糖等代谢紊乱共存,称为紊乱综合征[ 17]。现代研究证明,痰证与瘀证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自由基以及相关血液生化改变等方面均存在极其相似的病理表现[18],此实验结果为从痰瘀相关角度论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了理论依据。活血化痰具有显著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19];活血化瘀、祛痰降浊为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主要治法[20]。

5结语

痰湿中阻、瘀血阻滞、热毒炽盛、痰瘀阻络已成为现代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化痰祛瘀法在高血压领域的运用经临床实践(包括动物实验在内)证实有效。而这些病因病机又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在现代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疾病在当今社会形成的新的病因病机特点,辨证精当,治则合理,方能收到理想疗效。

参考文献:

[1]邓旭光.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0,41(2):113-115.

[2]吴宏东,王琦,董静 高血压病体质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5):13.

[3]姚建斌.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构成及与血脂、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临床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9.

[4]张志斌,周春刚,陆曙,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 :969.

[5]李运伦.高血压病与痰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6):414.

[6]武晓光,王守富.化痰祛湿法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82.

[7]徐树楠,刘海丽.高血压病的中医病理学特点探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10-11.

[8]吴宏东,王琦,董静.高血压病体质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16(5):13.

[9]陈如泉.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9-20.

[10]高辉.活血化瘀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0):2077.

[11]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5.

[12]岳桂华,管琳,张效涛.黄连解毒降压汤改善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9):529- 530.

[13]袁成民,蔡爱华,丁书文.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4):279- 281.

[14]周文泉,于向东,崔玲,等.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证候和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58

[15]韩学杰,朱妍,陈捷,等.原发性高血压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类与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70-1274.

[16]于向东,崔军.从络论治高血压的理论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24(7):3364- 3365.

[17]Reaven GM.Role of insuline resist ance in human disease[J].Diabetes,1998,37:1595.

[18]陈银玲.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 [J].内蒙古中医药,1994(2) :33.

[19]严灿,高敏,邓中关,等.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变化及活血化痰治法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336- 338.

[20]朱明军,曾垂义,王振涛,等.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16- 17.

(本文编辑王雅洁)

中图分类号:R544.1R2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0.01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0-1108-03

(收稿日期:2015-05-08)

猜你喜欢
新特点眩晕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