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刚
【摘要】也许这就是当下人们的共识,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阅读教学的主动探究,互动发展是严重的时间浪费。是主动探究,互动发展浪费了学生学习时间,还是没有利用学生的探究造成学生学习的低效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本文所做的思考对这个问题予以了比较好的回答。
【关键词】主动探究 互动发展 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6-02
高中语文教学,始终让我们感到似乎在不断的忙碌中,稍有不慎还将会是那样严重的碌碌无为,得不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反思平时的教学,课堂上我们似乎少让学生进行着主动意义上的探究,一些无需要学生去探究的学生如快刀斩乱麻,着实需要探究甚至就是完全还探究不了的,则由教师去越俎代庖着。整个教学课堂学生是永无主动探究的地位体现,更为互动发展的可能。对此,我们必须在忙碌中另辟蹊径——让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
一、夯实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的根基——读
从相关意义上讲,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那样关注学生的读了,总以为,学生已经具备着比较理想的阅读能力,虽然文本里有那么几个比较冷僻的汉字,学生只要翻阅一下资料即能够完全解决其读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朗读训练,其朗读能力普遍比较高,尤其是不少学生还可以去即兴朗读。但这样的看法也许是完全意义上的片面,殊不知高中语文教材文本有其高中的特色,尤其是起码意义上的难度是与初中阶段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的,虽然学生可以去比较流畅地读课文,但真正意义上的感悟性阅读还是必须以读来形成感悟基础的。入选于高中语文教材多以古代文学作品和诗词之美文偏多,那些美文切不可忽视学生的读,而应当加强学生的读,而加强学生的读还不能就是比较简单的读,更应当求得美文意义上的美读。譬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这是给皇帝的奏表,而是以表去请辞赴任的。这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奏表,因为表之语言恳切,无论是表情还是达意都显得那样的淋漓尽致。这样的表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美读,那学生的感悟也就完全是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感悟,学生就是知道了些什么,也完全不可能去为表而称道的。教学时,让学生去充分地读着,让学生去美美地读着,表中所陈之情学生便比较迅速地感悟出来,学生便感到读《陈情表》不掉泪者可以完全算得上是不孝。
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的行为——趣
无论怎样的活动推进,也无论怎样教学形式的推进,其“趣”都是十分重要的。让高中学生去主动探究和互动发展,离开了一定的趣味,也许就完全可以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而学生在毫无任何兴趣意义上的探究,即使是我们去硬性地让其探究,何不似于按着鸡头去让鸡子啄米?鸡会去啄米吗?否矣!因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的行为,也还是需要以“趣”为先导的。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大家知道这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同期作品,阅罢这“赋”可以能够令人拍案叫绝,景、情、理是那样的理想交融,语言的运用是那样的妙处横生。但作为高中学生,也应当就是在完全意义的自读上就可以感悟出来的。必须去主动探究,必须去互动发展,必须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探求兴趣进行探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表现苏轼乐观旷达情怀的作品,作品的辞采非常讲究,体物铺陈的手法用得极其到位,相信一个个学生会能够凭着自己和集体的智慧探究出作品之美好的意境和表达之妙处来的。教学时,老师的简单告诉,却起到良好的煽情效果,学生便比较理想地进入主动探究的角色。学生感到苏轼所运用的赋之手法是比较具有传统意义的,他所力求排遣的是苦悶,听任的是自然;学生感到这是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作品,从“赋”的字里行间学生们意识到:这“赋”不但就表现着苏轼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而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
三、拉动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的内需——成
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互动发展,对于一个个学生而言也是极有其内在需求的,这内在需求是什么?那就是主动探究互动发展的成功。作为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则必须在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之内需拉动上去做文章,让学生去获取成功,让学生去多获取成功,让多少学生甚至就是全部学生获取成功。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就完全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学生的主动探究互动发展,教师的引领还是全然不能缺失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努力,不要将引领的行为等同于对学生的灌输,更不要以灌输去替代引领。我们必须坚信的是学生是完全可以实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多去点一点,既然能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绝无那些我们所认为的花岗岩和朽木。譬如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是一篇描写和赞美古都之秋的作品,写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间。作者为什么要去极力描写和赞美这古都的秋,应当让学生去探求。怎样让学生能够探求成功?笔者主要让学生在探求中做好知人论世的相关工作。学生在比较广泛意义上的资料搜集中,发现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戮,是一位革命烈士,在他身上闪耀着抗日救亡的光辉。在学生知晓其人的基础上,学生的探究获取着比较理想意义上的成功。学生们发现作者极力描写和赞美古都的秋,其实质是在唤醒广大的人民,争取为祖国的自由而奋斗不息,学生们便也发现郁达夫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更为光彩照人的一面。
高中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迫在眉睫的。这不仅仅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我们学生未来的需要。学生在未来能够去主动探究互动发展,也不仅仅就是一种可持续学习的问题,更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所在。作为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开拓进取,以便绽放出更为靓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于洁.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2012
[2]巩立君.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J].延边大学.2011
[3]马晓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