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是依靠社会主流文化,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动力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知识、道德、文化、适应社会发展,这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思政教师;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一、教师道德修养发展的几个阶段
教师的职业活动与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标准、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整个大学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职业本身的形成和发展是一样的。思想道德的生成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形成阶段,随着职业分工的形成,在漫长的生活中,教师的专业慢慢承担着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教师向人民的主人,社会工作者,社会的身份,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性,教师地位一直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善。
2.在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下,根据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八十年代后,老师得到了尊敬,老师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形成,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3.完善的阶段,近年来,教师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改善,每年召开“两会”都会从教师的队伍中选出一些建言献策的人,向国家传递民声,维护教师队伍的根本利益。近年来,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政府和基础教育的诞生也在不断增加。教师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二、有效提高思政教师思想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思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思政教师工作应当认识大学生的本质,研究大学生的本质为切入点,注重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
尊重学生,关心集体。应试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尽管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实际上的独立能力却很弱。面对疑惑,教师们都能给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但对于思政教师更应从学生的思想矛盾出发来关心每位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给他们主动权,利用集体活动做到相互了解和互相沟通的目的。
引导学生,创造提升空间。大学生容易将学校的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将“管”变成“约束或禁止”对待。而思政教师在化解学生不满情绪的言语中,应积极主动衔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衡量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和理论讲演,让学生清晰规范和准则带来的益处。思政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制度的讨论和制定中去,尽可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来发现与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政教师的威信。
提供条件,保障学生的自由和权益。保护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是高校教师对学生人道主义关怀的重中之重。而思政教师也要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真诚和深切。思政教师不但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身体力行地维护学生的各项利益,还要积极的宣传,创造有利的条件,保障学生正当权益。这些都是提高思政教师队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措施。
三、拓展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新举措
从社会的角度看,道德是人们普遍认同和服从的行为准则,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社会的思想体系,在教育领域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个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态度决定了他的道德倾向,崇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观念,正确认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体现。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开展各种学习活动,领会文件精神,传授深厚文化底蕴。在浓厚的工作氛围中,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育人环境也可能直接导致学习效果和发挥的水平的高低,但教师的道德修养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是要突出人文理念和素质修养。当然,学校可以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发挥作用,在权力与示范的作用下,学习典型和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政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更新。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政治教师积极、健康、主流文化在正确传播。要提高过去懒散的工作作风,
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以最大的优势,与时俱进,重新塑造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