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护理学科研团队挖掘与分析
侯小妮,郝玉芳,段红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北京 100102)
【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领域科研合作情况,挖掘科研合作团队,为促进科研合作、加快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3年间国内10本护理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构建护理学论文合著网络。结果研究提炼出护理学高产作者,形成包含1428人、228个独立子网(科研团队)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密度为0.0023,整体呈现松散状态。其中4.4%的科研团队为15人以上规模,由6~14人构成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21.5%,5人以下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74.1%。护理学科研究团队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结论我国护理学科研合作以散在、机构内部、小规模科研团队合作为主,较大规模、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极少。护理领域需加强科研合作,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以促进护理科研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 关键词】科研合作;合作著作;研究团队;社会网络分析;护理学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5.13.001
【 中图分类号】R197.32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8-9993(2015)13-000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Chinese nursing field,explor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ursing.MethodsB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co-authorship networks based on data from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10 Chinese core periodicals of nursing during 2003 and 2013 was built.ResultsThe prolific authors in nursing were extracted.A network involving 1428 authors,228 independent sub-network was constructed,and the density of the network was 0.0023,which means the network was very loose. The research groups with 15 or more scholars accounted for 4.4% of the total teams.Groups with 6-14 scholars accounted for 21.5%,and with 5 or less scholars accounted for 74.1% of the total group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groups was very uneven.Conclusion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Chinese nursing field was sporadic,mainly occurring within the institutions and in small groups.Research collaborations within the larger scope,across institutions and regions were very limited.The collabo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across institution and regio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 收稿日期】2014-12-03【 修回日期】2015-04-26
【 作者简介】侯小妮,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信息学和护理教育
Mining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groups in Chinese Nursing Field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ou Xiaoni,Hao Yufang,Duan Hongmei(Nursing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China)
【 Key words】scientific collaboration;co-authorship;research groups;social network analysis;nursing
[Nurs J Chin PLA,2015,32(13):1-5]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科研究内容日趋广泛,科研人员已难以单独胜任某项研究,许多学术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不同学者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科研合作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科学合作著作(简称合著),科研人员通过合作发文,建立起一个合著网络,对该网络进行研究,可以挖掘科研团队,透视某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情况和水平[1,2,3]。研究合著现象的本质就是研究作者之间的关系,而要从整体上透视这种关系,需要专门的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正是以研究关系见长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科学合作和合著问题[1,2,4-6]。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护理学领域的作者合著现象进行研究,期望能揭示护理学科研合作情况,展示护理学科研合作模式,挖掘高产作者,发现科研合作团队,为促进本学科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加快学科发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建立在数学和图论基础之上的,对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7]。网络由一组相互联系的个体或群体所组成。在网络中,节点代表行动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行动者之间的某种关系。在合作网络中,节点代表某个合作者,节点越大说明合作者越多;边代表合作的次数,边越粗代表合作次数越多,反之越少[8]。在本研究中,合作网络的构建采用PAJEK软件构建[9],该软件包可进行多达数百万个节点的大型和复杂网络的可视化与分析[10]。
1.2数据来源和处理根据2013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遴选护理学领域影响因子比较靠前的核心期刊10种,分别为《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报》、《护理学杂志》、《护理管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现代临床护理》和《上海护理》。使用JAVA编写爬虫程序,获取中国知网(CNKI)2003-2013年数据,去除公告、稿约、征文、简讯、启示等,获得数据作为本研究数据集。护理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者为女性,作者重名现象普遍,故需对重名进行去除。具体方法:对作者按照发文量进行排序,对前200名作者中易重名的姓名进行标注,共标注106名作者,涉及7896条文献。研究中,对于一般情况的统计采用EXCEL进行,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中,共提取的论文总数为73 647篇,其中:合著论文56 703篇占77%,独著论文16 944篇占23%;涉及75 912位作者,其中参与合作的作者为62 861人占82.8%。对作者合作进行分析的两种常用指标包括“合作度”和“合作率”。“合作度”计算方法:( 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 作者总人次 /( 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 论文总数。“合作率”计算方法:( 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 合作论文数/( 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 论文总数[6],国内护理学领域的合作度与合作率分别为1.03和77%。
2.2护理学论文刊载数量及合作度变化趋势国内护理学领域10种核心期刊刊载论文的总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表1)。其中,从2003-2011年间上升明显,2011-2013年基本持平。
2.2.2护理学论文合作度变化趋势一定时期内的论文合作度为该时期的作者总人次与论文总数的比值。国内护理学领域合作度在2003-2013期间的变化情况呈显著上升趋势(表1)。
表1 国内护理学论文年度刊载数量与合作度情况(2003-2013年)
2.3护理学高产作者对所有作者运用Excel进行统计,发现共有42 566位作者只撰写或参与撰写了1篇论文,占总作者数的56.1%。其中,本研究将发表论文50篇以上的作者定义为高产作者,共有83人。
2.4护理学科研合作网络整体情况本研究利用PAJEK软件绘制护理领域合作网络图。根据网络规模和密集度,经反复试验测得设定阈值为5,即合著次数在5次及以上的作者被纳入网络,在本研究中认为其存在稳定的合作关系。最终本研究形成包括1428个节点、2321条边,228个独立子网构成的合作网络。其中,最大子网由287人组成。网络的整体情况如下:由15人以上构成的合作子网为10个,占网络总数的4.4%,由6~14人构成的子网为49个,占网络总数的21.5%;5人以下组成的子网为169个,占网络总数的74.1%。网络密度为网络中连接节点之间的实际关系数与理论最大可能关系数的比值。对无向网络而言,若某网络中有n个节点,则n个节点的理论最大可能关系数为n(n-1)/2,若实际关系数为m,则该网络密度为m/(n(n-1)/2)[8]。该合作网络的密度为0.0023。
2.5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护理学科研团队
2.5.1最大规模科研团队由287人构成的最大连通子网为本研究得出的最大连通子网络,即最大规模科研团队,包括来自12个高校及医院的护理研究者(表2)。其中,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和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科研团队居于网络的中心。
表2 最大护理学科研团队机构来源情况
2.5.2最大规模科研团队带头人合著网络中,某节点的“度数中心度”表示与该节点代表作者合著的人数,度数中心度越大,说明与该作者合著的人数越多,作者在网络中的“权力”越大。某节点的“中间中心度”表示该节点在多大程度上居于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是一种“控制能力”指数,中间中心度越大,说明该节点对资源的控制程度越强[11-12]。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在287人中均排在前10位的作者,称为带头人。见表3。
表3 最大连通子网带头人
2.5.3中等规模研究团队本研究中将除287人以外的其余包含15人及以上的研究团队命名为中等规模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所属单位及团队主要成员见表4。
表4 中等规模研究团队
2.6护理学科研团队地域分布对上述由15人以上组成的科研团队所在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是我国护理学科研团队最集中的城市;其他护理科研团队所在的省市包括广州、南京、苏州、温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很明显,东部地区整体的的护理科研团队数量多于中、西部地区。
3讨论
3.1护理科研论文产出稳步增长且合作意识逐步增强近十几年来,国内护理学领域10种核心期刊刊载论文的总数量超过7万篇,并且呈稳步上升趋势。护理学领域科研论文产出明显增多,这与各单位对护理科研重视程度提高、对撰写科研论文的热情增加、护理学高学历人才的增多,以及杂志社版面的增加等均可能相关。在所发表的论文中,平均每篇文章由1.03位作者撰写,每位作者撰写0.97篇文章。有约77%的论文为合著论文,这与对健康管理领域合著研究的结果相似[13]。在所有的作者中,有约82.8%的作者参与了论文合著,高出竞争情报领域66.84% 的作者参与合著,以及科学计量学领域 45.4% 参与合著的情况[6,14]。上述表明:在我国护理领域内,合著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内护理学领域的合作度平均为1.03,且在过去的10年中呈显著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参与每篇论文撰写的作者数逐渐增多,作者的合著意识越来越强。
3.2护理学高产作者众多且撰写科研论文活跃研究结果显示,共有42 566位作者只撰写或参与撰写了1篇论文,约占总作者数的56.1%,这与洛特卡定律中认为撰写1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占作者总数60%左右的论述相符[15]。高产作者论文统计显示,李亚洁发文量最多,高达221篇,年均发文20篇左右。此外,从排名第1至排名第10的作者,发文量从200多篇锐减至100多篇,而之后的作者发文量则呈缓慢递减,发文量50至100篇的之间的作者为71人,占高产作者的85.5%。与其他学科作者发文量情况进行比较,如科学学领域2001-2011年间撰写50篇以上的高产作者数为25人[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国内护理学高产作者撰写科研论文活跃,著述比较丰富。
3.3护理科研合作网络整体呈现散在和小规模状态科学合作的结果通常以研究者共同署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来体现[11]。多次合作的不同作者之间组成的作者群,可以认为存在共同的研究兴趣,是某学科研究中潜在的合作团队[3,16]。本研究按照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思路构建护理学领域合著网络,结果显示,15人以上组成的合作团体只有10个,仅占所有子网络总数的4.4%,即95.6%的合作团体规模在15人以下,其中,74.1%的合作团体规模在5人以下。整体网络的密度为0.0023,即只有0.23%的节点联系在了一起,提示护理学合著网络的整体结构非常松散。总体来讲,国内护理学领域的合作团体,呈现散在、小规模的特点,未形成多个大规模的科研合作团体。
3.4科研团队合作形式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研究得出的最大规模合作团队由来自12个系统或单位的287名护理研究者组成。这些单位几乎均为硕士培养单位,其中超过一半为博士培养单位。该最大研究团队以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和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为核心,这可能与两所学校较早地开始护理学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有相关性。一方面,这些单位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合作能力本身较强;另一方面,他们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走向了不同的单位和部门[1]。从网络中的节点连接可见,不少单位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以某个研究者为中间人的,而这个研究者在不少情况下就是毕业生,即毕业生就业形成的人才流动成为连接不同单位的重要纽带。这一方面说明部门之间真正的科研合作需要加强,也提示我们,要充分利用毕业生人才流动的关系和优势,加强科研协同,促进跨部门合作。
从最大连通子网络的内部节点连接看,来自同一系统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最为紧密,而不同系统之间节点的连接比较稀疏,甚至属于同一大系统的院校和附属医院之间,也主要以某个或某几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纽带而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倾向于单位和部门内部(医院内部、学院内部)的合作,真正跨部门的合作非常少。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模式值得推荐,可以看到,医院和学院研究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交叉网状连接,而不是借助于某个或某几个中间人,说明医院和护理学院之间的合作非常细致、密切、普遍。这种院校合作模式对于产学研结合、对于实践改革和创新、对于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都非常有利,值得推荐。此外,中等规模的团队合作的重要特点是,合作基本局限于本系统或单位内部(医院内部或学院/系内部),或者为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合作;跨系统、跨学科、跨地域的稳定合作几乎没有。若研究者一直处于独立、封闭的小单位合作状态,对于信息交流的通畅、研究视野的开阔,研究效率的提高均不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协同创新,不利于护理科研的发展。
3.5硕、博士导师和(或)所在护理院(系、部)负责人为研究团队带头人结果显示,无论是最大科研团队的“带头人”还是中等规模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几乎均为硕士或博士导师,同时也为所在护理院系的院长、副院长、医院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等。这些带头人不仅自身有较多长期稳定的合作者,而且所掌握的资源丰富,对研究资源的控制能力较强。在他们带领下,所在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比较丰富,形成了本单位的研究中坚力量。
3.6科研团队的地域分布不均从科研团队所在的地区和城市分布看,北京和上海是科研团队最多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目前护理科研的中心。这两个城市集中了第二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研团队。从地域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的科研团队较东部地区明显不足,这提示我国西部地区亟需加强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实力。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增加与东部地区科研团体的合作,有利于加快自身科研水平。
4小结
近十年来,国内护理学领域论文刊载稳步增长,护理学者合作意识逐步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著述丰富的高产作者,但未形成广泛、紧密的稳定合作关系。整体来看,国内护理领域学者合作网络结构松散,合作以机构内部、小规模的团体为主,而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极少。护理学领域需加强科研合作,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以广泛协同、合作创新、促进护理科研和学科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将论文合著作为窥视科研合作的一个角度,对近十年来中文核心期刊的护理论文进行抽样分析,反映了科研合作状况。因为研究时间及精力的限制,穷尽所有的总体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所依据10种护理学核心期刊虽不能代表所有的论文产出,包括外文论文,但至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未来可结合外文论文,从科研项目等角度讨论科研合作问题;另外,可以挖掘主要研究机构的特色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挖掘相似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者,为促进科研合作提供更多依据。
【 参考文献】
[1]郭凤娇,李长玲,刘非凡.基于SNA的我国科学学潜在合作情况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2):184-190.
[2]余丰民,汤江明.基于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合著网络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2):109-113.
[3]Yu Q,Shao H F,Duan Z G.2013 Research groups of oncology co-authorship network in China[J].Scientometrics,2011,89(2):553-567.
[4]Newman M E J.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J].Proc Nat Acad Sci US,2001,98(2):404-409.
[5]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 Informat Sci,2002,28 (6): 443-455.
[6]邱均平,王菲菲.基于SNA的国内竞争情报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30(6):35-135.
[7]Freeman L C.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M].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Empirical Press,2004:1-8.
[8]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114.
[9]孟微,庞景安.Pajek在情报学合著网络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实践研究,2008,31(4):573-575.
[10]Wouter D N.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M].2版.林枫,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3-5.
[11]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4):549-555.
[12]Yin L,Kretschmer H,Hanneman R A,et al.Connection and stratification in research collab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OLLNET network[J].Informat Process Manage,2006,42(6): 1599-1613.
[13] Zhang C C,Yu Q,Fan Q H,et al.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 communities[EB/OL].[2014-07-08].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2-6947/13/52.
[14] Hou H Y,Kretschmer H,Liu Z Y.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Scientometrics[J].Scientometrics,2008,75(2):189-202.
[15]张海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洛特卡定律研究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8):18-21.
[16]Yan E,Ding Y,Zhu Q H.Mapp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A co-authorship network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0,83(1):115-131.
(本文编辑:陈晓英)
正确使用数的修约规则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研究中,对实验检测和计算所得的数据往往都要进行修约。过去习惯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数的修约,该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将其废除。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数的修约应遵照“四舍六入”的法则进行,下面作一介绍,请广大作者遵照执行。
(1)数的修约规则的简明口诀: 4舍6入5看后, 5后有数便进1, 5后为0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
(2)数的修约操作示例见表1。
表1 数的修约操作示例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