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海
【摘要】朱云先生的教学风格可以用“三重”来概括:一是重语感,即通过语言敏锐地感悟语言材料传递的思想、情感、知识等人文内涵;二是重积累,即把语言文字与人文内涵俱佳的优秀作品积蓄于胸,以求“厚积而薄发”;三是重表达,让学生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感、积累、表达,这是朱老师着力培养的三种语文基本能力。有了这三种基本能力,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语文功底,学习母语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积累 表达 语感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10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02-01
曾几何时,本应该最富生气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毫无趣味。大量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是语文。甚至有教育人士公开宣称,“误尽苍生”是语文!
语文教学何以到了此般境地?语文占课时最多,语文老师工作量最重,为什么收效甚微?我想,每个语文教师都会万分焦急,也会倍感疑惑——问题究竟在哪里?
语文教育究竟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朱先云老师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她的教学风格可以用“三重”来概括:一是重语感,即通过语言敏锐地感悟语言材料传递的思想、情感、知识等人文内涵;二是重积累,即把语言文字与人文内涵俱佳的优秀作品积蓄于胸,以求“厚积而薄发”;三是重表达,让学生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感、积累、表达,这是朱老师着力培养的三种语文基本能力。有了这三种基本能力,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语文功底,学习母语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引自《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屈指一数,有十项之多。这样多的目标,都要通过教学一篇课文,甚至教学一课时来体现(至少应体现其中的若干项),这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弄得不好,语文教学可能变成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拼盘。但是,如果我们用系统论的观点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许多目标绝不是并列的、游离的、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地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个统一体就是母语。母语学习,既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又包容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抓住了母语学习,就抓住了语文教育之本。朱先云老师在教学中重语感、重积累、重表达,正是抓住了母语学习这个根本。
学习母语,无论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经验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母语教育的发展潮流来看,都要始终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单纯从语言形式上学习母语,把母语教育当作一种纯技术的教育,从而淡化了母语固有的人文内涵;二是脱离母语学习的特点,把大量时间花在与母语无关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令人心痛的少慢差费现象难以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前一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然而后一种现象又有所抬头。有的课,诵读的时间极少,却花费大量时间去干与母语不相干的事;有的课,不花功夫吟咏文本,而是从头至尾看课件;有的课,对品味词句不屑一顾,整堂课仅仅停留在内容的发散上;有的课,缺少真切的感悟和认真的积累,却热心于不着边际的谈话凡此种种,都是与学习母语的规律相违背的。
朱先云老师的经验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她紧紧围绕母语学习这个轴心,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她总是让学生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在提高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在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的过程中,来求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脱离母语这个本体、本质、本性去追求花样翻新。这样的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油水分离,不是若即若离,而是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应该追求的境界。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和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的综合反映。片面强调“育文”,往往导致学生作文失去“灵魂”,成为无本之木;片面强调“育德”,往往导致作文缺乏“灵气”,缺乏生气。其实,语文教育纵然任务繁多,但其根本任务是“立人”。
就语文教育而言,教什么远远比怎样教重要,育什么样的人远远比怎样育人重要。我想,语文教育应该牢牢把握住“立人”这个核心,育懂得辩证思考、懂得常识、懂得坦然面对的人,育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育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人。这样,考生的文章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考生也不至于“万人一面”了。每位教师,都应该为学生的“立人”做出自己的努力。唯如此,语文教育才可能在教育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才可能“功德圆满”。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研究》
[2]《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3]《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