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借阅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6-01-09 03:02:48曹禹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

基于用户借阅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

曹禹

(吉林化工学院 图书馆,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旨在通过统计高校图书馆门禁数据和读者借阅数据,站在读者使用的角度,挖掘用户的隐性服务需求。根据动态数据呈现出来的规律,发现用户对资源的使用习惯与用户所处的时间段、所处的年级、以及用户的专业和阅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最后,根据总结的规律,文章给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三种创新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周期规律

收稿日期:2014-10-21

作者简介:曹禹(197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02-0087-04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志码:A

图书馆存储了大量纸质和电子资源,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也是用户阅读的主场所。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大数据入手,分析隐含在用户行为中的数据信息,探寻他们的隐性诉求[1],分析用户的周期行为规律,以期达到图书馆文献服务与读者需求的双向理想控制[2]。通过对用户行为规律的摸索,文章试图找出适合用户隐性需求的服务模式,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研究对象是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隐性服务需求,并以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用户数据为例,所用的数据处理工具有EXCEL2003和SQL server2003。研究方法是统计学理论和用户调研的方法。

一、图书馆的服务

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步伐的加快及读者服务要求的提高,图书馆已经具备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3]。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是学生对纸质版资源的借阅和对电子资源的检索、传递等服务形式。随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逐渐细化,更多的服务形式将从用户的隐性数据中逐渐挖掘出来并显像化。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策略是数据的收集、组织、分析和决策中得来的[4]。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可能更具有针对性。可以预见的是以数据处理、信息挖掘和服务为优势的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及领域将会得到更大的扩展[5]。

二、基于读者数据的动态服务

若要了解读者的行为规律,首先要获取读者的动态数据,主要的数据有读者的借阅数据和用户的门禁数据[6]。

(一)门禁数据

图1是门禁一年来的数据变化情况,时间段2013-7到2014-6,横坐标是一年中的各个月份,纵坐标是一年中各月份来馆的读者数量。将一年来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下:

图1 门禁数据

从图1中不难看出,门禁各个月份的数量变化情况。2月、8月是寒暑假期间,这个时候图书馆的用户较少。但是,从图1中不难发现其他月份的数量也是参差不齐。

为了进一步挖掘用户到图书馆的行为特征,文章还统计了用户的借阅数据。希望从两项数据中找出用户的行为规律。

(二)用户的借阅情况

图2是一年中各个月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书籍的借阅情况[7]:

图2 各月份社科、自然科学类书籍的借阅情况

从图2可知,全年中自然科学类书籍的借阅量要稍高于社会科学类书籍。除了图2统计的借阅量外,文章按照中图法的5部22类进行各类目书籍借阅量的统计。从具体数据中,不难发现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以工业技术、语言、文字、文学、数理科学、化学、哲学、经济、历史类图书为主。从图2的统计数据看,社会科学类图书在3月、9月、12月、11月份的借阅量较高;自然科学类图书在12月、11月、3月、4月份的借阅量较高。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若是从学校专业设置的角度看,吉林化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书籍的借阅量自然会较高,文、综类专业设置较少,所以借阅量自然会少一些。若从学生阅读习惯角度看,书籍的借阅将受到学校阅读活动的引导,阅读活动的推广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的热情,进而促进借阅量的上升。

从学生的借阅情况看,高年级学生的借阅量较高,大一新生来馆的次数及借阅量都相对较低。这个可能与新生入校后,未能及时办理借阅卡有关,另外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阅读习惯。

从借阅的学生专业来看,还是以理工类为主。具体专业情况如下:应化、日语、英语、制药、国贸、过控、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借阅次数较高;化工、应化、日语、自动、制药、食品、过控、化学、机自、油气、英语等专业的学生借阅图书的数量较多。(排除新设置的学院和专业)

三、数据分析

从各项统计指标看,借阅数据的量随着门禁的数据量的变化而变化。门禁量多,借阅量多;门禁量少,借阅量少。

结合图1和图2,试图分析各个月份的变化规律。借阅量较多的月份为12月、3月、11月、4月、9月、10月。门禁数据量较多的月份有11月、12月、9月、10月、3月、4月。通过走访各楼层阅览室以及询问学生,总结出如下结论:图书馆11月份和12月份的门禁数量较高,主要是考研的学生较多,还有部分学生是为期末考试做准备。学生在这个阶段,每天早上都要提前来图书馆排队,由此可见,图书馆是个学习氛围较浓厚的地方。12月和11月,图书的借阅人次和借阅量主要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并且借阅的图书多数以工业技术类为主,这个与学校本身的专业设置有关,与学校的阅读活动也有着紧密关系。值得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类图书中的语言、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也比较高。通过数据统计并加以分析,借阅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学生多数是文科专业背景,也有一部分理工专业的学生,所以学生除了对专业书籍知识的需求外,也愿意阅读语言,文学类书籍,这个与阅读活动和学生长期的阅读兴趣有关。

3月、4月、9月、10月这几个月的门禁数据和借阅率也比较高。3、4月份正处于第二学期开学初,9月、10月是第一学期的开学初。经分析和走访调研发现:这四个月学生放假回来还书的较多,借阅新书的也多;另外,新学期刚开学,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校举办的阅读活动也将推进学生的阅读热情,所以这四个月的门禁和借阅数量较多。但是,9月、10月的数据中基本上看不到新生的借阅数据和门禁数据,而11、12月份的新生门禁及借阅数据要远高于9、10月份的数据。这个应该与新生办理阅读卡的时间有关,与新生的军训等校园活动安排也有关系。3、4月份与11、12月份的数据相比,各年级学生都有,只是数量多少上的区别,11、12月份是考研的关键期、也是接近学期考试的月份,所以11、12月在门禁和借阅率上的数量会高于3、4月份。

从全年的时间段上看,3月~8月是第二学期,9月~次年2月是第一学期。而门禁数据和借阅数据较高的月份分布在3月、4月、9月、10月、11月、12月,其中9月、10月、11月、12月均在第一学期。可见图书馆第一学期的工作量较大,来图书馆阅读和学习的人数较多。3月、4月、9月、10月、11月、12月份,这六个月份的借阅量和门禁数据量较高,这可能与学校地理位置有关系。学校所在东北地区,所以1月、2月、3月、4月、11月、12月的室外天气冷,室内有暖气,更多学生愿意选择在室内阅读学习,而非室外阅读。所以,图书馆的学生管理工作及阅览室的借阅工作下半年工作量较大。

门禁数据和阅读数据较少的月份有:5月、6月、7月、8月、1月、2月。

2月份、8月份是放寒暑假期间,7月、1月多数学生忙于考试,所以来图书馆借阅的人数相对较少。7月、1月,两个月份的相同点是都有半个月的时间是放寒、暑假,数量较少。5月、6月的天气较好,部分学生将阅读搬到了室外。因此,这个时期学生的门禁数据和借阅量都相对减少。

总体看来,7月、8月、1月、2月份是因为放假天数多,学生门禁数据少,导致的借阅率低。5月、6月份学生外出找工作、毕业,室外阅读等原因,致使门禁数据和借阅率较低。

四、创新服务

基于以上分析,用户的行为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根据用户的行为特点,推出了三种创新模式,如下:

(一)热门图书的推广

从统计的结果看,学校学生借阅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工业技术、数理、化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经济、历史等专业上。可提供的新服务形式有:①、新书架:根据书籍的馆藏地址,设置新书架,展示新书,学生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新进图书的上架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常来图书馆各楼层阅读的用户,通过书架,用户对本楼层新近的热门图书一目了然。②、阅读活动:新书入馆后可以通过微博,图书馆网站的公告栏等及时通知学生。这种方法适用于经常上网的学生。③、展示板:在图书馆的展示板内宣传新近的热门图书,通报书讯、给出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常来图书馆的用户,进入图书馆大门后即可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热门图书,启发引导读者借阅。④、网络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等渠道,将图书馆购进的热门新书,以通知的形式发送给用户。这种方法使用户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到及时的信息服务。

(二)分时段服务

从门禁数据和借阅数据看,3月、4月、9月、10月、11月、12月,数量较大。1月、2月、5月、6月、7月和8月的数据量较少。根据数据的疏密,可以调整各时段的工作安排,例如,对于阅览室人员的培训或者阅览室的倒架等任务,可以安排在5月、6月或者7月。而对于数据量大的时候,可以随时调节各楼层人数问题,并对各个月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灵活机动地适应学生管理工作。例如,对于数据量较高的月份会存在占座现象,如何排查并减少此种现象,解决部分学生无位置阅读的问题;对于学生较多的时候,如何保证阅览室内的秩序等。做到服务细化、规范化、人性化。

(三)用户管理

通过统计用户人数,能够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用户,又称为活跃的用户,这些用户的特点主要有:①、高年级,例如大四、大三的学生,他们对图书馆比较了解,熟悉各类书籍的馆藏位置,并且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习惯,借阅的书籍多数以理工类的专业书籍为主;②、借阅习惯,在接近放假时用户更趋于假期放松式的阅读,从借阅的书籍上即可看出,例如,学生在放假前喜爱借阅文学类书籍;而在开学初以借阅专业技术类书籍居多;而新生普遍借阅量较低,所以对于借阅量较少的新生,图书馆可以将阅读培训等工作多面向入学的新生开展,从而激发新生的阅读热情。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图书馆门禁和学生借阅等情况的数据分析看,用户的阅读与所处的时间段、学校的地理位置、是否考试阶段、图书的类别、用户的专业背景及所处的学年、阅读活动及长期以来的阅读习惯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为此,本文最后给出了应对的三种服务创新形式,期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形式,秉承学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将服务做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马晓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49-52.

[2]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3]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

[4]熊莉君,张福阳,张灿.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2013(6):6-8,38.

[5]董瑞玉,肖健.初探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发展[J].科技信息,2014(7):131-182.

[6]王菲.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管理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79-83.

[7]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网站用户借阅数据端[Z].http://tsg.jlict.edu.cn/,2014-03-24.

On the Innovation of Service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Data of Users: A Case Study of Library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CAO Yu

(Library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users’ need for service from the readers’ perspective by analyzing the entrance data and statistics of readers’ borrowing books.The dynamic data shows that the users’ habits of utilizing the librar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ime of the day,their grades,as well as their reading habits.Finally,the innovation scheme of three kinds of library service pattern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innovation;periodic law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09:48:55
基于“互联网+”的业扩双向服务研究与探索
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创新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 06:24:51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0:45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